有谁能描述一下阿罗汉眼中的世界?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11:05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2-02 23:47
据说阿罗汉能看到因缘生灭,慧解脱罗汉也能一样看到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03 00:39
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22、学员:北传的阿含经里面讲有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巴利三藏圣典中不知道有没有这种说法?
尊者:有。
学员:如果有这种说法的话,这两种阿罗汉有什么不同呢?第二个问题,中国禅宗说:光影门头鬼家活记,这和我们止观禅修所见的光,所见的禅相、似相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尊者:第一个问题慧解脱阿拉汉与俱解脱阿拉汉,他们的区别在于俱解脱阿拉汉有能力入灭尽定,慧解脱阿拉汉他们没有能力入灭尽定,现在有很多书籍及佛教界对 于慧解脱阿拉汉有一种误解。其实,慧解脱阿拉汉与俱解脱阿拉汉是相对的,如果一位阿拉汉圣者他可以入灭尽定就称为俱解脱,如果不能够入灭尽定就称为慧解 脱;那什么样的阿拉汉才能够入灭尽定呢?他唯有拥有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的能力,才能入灭尽定,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圣者要入灭尽定之前,他先入那个 定,出来之后再观照这种定无常、苦、无我,再进入第二个,比如初禅,从初禅出来再观初禅的名法是无常、苦、无我,再进入第二禅,再观照无常、苦、无我,第 三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但是到非想非非想处他不用观照无常、苦、无我,当他从非想非非想处定一出定之后,非想非非想定的心一灭去之后,他的心流就中断 了,中断就进入了灭尽定;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分,一共有8种慧解脱,第一种就是没有任何禅那,但是他有欲界近行定的定力,基于欲界近行定的定力修观而证得 阿拉汉果的圣者,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只有初禅,依照初禅的定力去修观证得圣果的;第三种是只有初禅和第二禅;第四种是只有三禅,第五种是四禅;第六种是拥 有空无边处的定力;第七种拥有识无边处的定力;第八种是拥有无所有处定的定力;因此有这八种慧解脱。
也就是说,只要一位阿拉汉圣者他没有非想非非想处定,当他证得阿拉汉的时候都叫慧解脱。
慧解脱的定义就是这样,但现在有人误解不用修禅那,没有禅那才叫慧解脱,那就变成说如果有些禅修者只有初禅、二禅、三禅,他应该叫什么呢?就变成是一个空档,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什么是慧解脱,什么是俱解脱,是以能不能入灭尽定来分的。
尊者是玛欣德尊者
十六观智
Vipassana Nana
?
前言
(编注:十六观智的次第修证,必须以戒清净和心清净为前提,此前言节录自《清净道论道次第简表》)
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
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来说,有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
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些业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即通过专注四十种不同的所缘而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此之谓心清净。
对于观业处(Vipassana),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
(编注:以下内容节录自泰国阿姜念著作《身念处禅观修法》,读者还可参考缅甸马哈希尊者的《七净门与禅观诸境》、缅甸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上座部佛教禅修宝典《清净道论》等著作)
1.名色识别智 (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此智是修行者体会到当下的实相。实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此智改变了妄执身心是「我」的邪见。因为妄执身心为「我」的烦恼(邪见)已经存在非常长久的时间了,所以此智(见到身心无我的智慧)对于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难以在当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人就必须奉行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所提到的四念处正确修法。
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修行者,必须以逐渐增强的思慧常常在当下观察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后引发正见。例如,正见生起的时候,修行者会知道当下正在观察什么是色身、什么是心(坐的色身,心在听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会了解到世间万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无我或无灵魂——而修行者现在知道这一点,甚至是由他内心深刻体会的。自我的邪见破除时,修行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从出生以来他从未有过这种无「我」的感觉。
由于猛利的实相智慧将我的邪见从他的感觉中根除,现在他就能体会到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实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时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用不着别人告诉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巴利经藏长部经中,佛说「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体证的」。法是不需要老师向你解释你成就了哪一种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体验知道。有时修行者也会认为他已经成就了达到某一种智慧,但并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还不肯定的话,就很可能是他还没达到那一观智。
这一观智称为见清净,因为在体证的那一刹那是没有烦恼的,但这种正见尚未真正体会到行法的三相,要见到无常、苦、无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观智)成为修行者的「归依处」,因为他亲自尝到了究竟实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样,他体会到第一观智是因为他亲自尝到它的。
从现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了解到每一个他所见到的有情众生都只是身心的现象而已。从这时候起,名色(身心)就成为他的老师了。
2.把握因缘智(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 nana)
修行者体会到第一观智的时候,如果他持续地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将体会有很多种色身和很多种心,并且观照的时候,不会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时,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苦是心受。但现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体会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体会到身心两者皆从因缘而生并且身心是互为因缘,因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它诸根(器官)和所缘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动作——走、移动等等。修行者当下体会到身心皆从因缘而生并且互为因缘(缘起),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造(邪见)。
现在的身心,事实上是从过去的无明、爱、取和业而来,身心需要食物赖以维生。修行者以智慧体会到这种因缘关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体会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缘而生),因此对于过去也是由此而生,未来也要由此而生是确信无疑了。
在七清净当中,此智(第二观智)称为度疑清净。在此智以后,修行者觉得自在了,因为他确信在他死后一定能往生善趣。能体证到此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果」(小初果)。
3.遍知智(思维智)(sammasana-nana)
在前一观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相:无我、无常。苦。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观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观智。
4.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 nana)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观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么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相,而见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的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槃。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十二观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杂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杂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槃。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成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槃,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不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观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观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这个观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观察心法了。
(注1:见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观禅(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是:
1)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
2)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
3)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二十品,330页)。)
观的杂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杂染:
1.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槃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瞋也只是暂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观禅的杂染,是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槃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槃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觉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净中,此智(第四观智)至第十一观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以上是16观智的其中前5个。 而您说的应该是第二智,把握因缘智(缘摄受智) 一直到生灭随观智 。 说真的,在下不能说这是初级,因为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看到‘这些,而这是相当深入的观智了。 慧解脱阿拉汉和俱解脱阿拉汉的差别就在上面,而在观智方面是一样的。
22、学员:北传的阿含经里面讲有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巴利三藏圣典中不知道有没有这种说法?
尊者:有。
学员:如果有这种说法的话,这两种阿罗汉有什么不同呢?第二个问题,中国禅宗说:光影门头鬼家活记,这和我们止观禅修所见的光,所见的禅相、似相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尊者:第一个问题慧解脱阿拉汉与俱解脱阿拉汉,他们的区别在于俱解脱阿拉汉有能力入灭尽定,慧解脱阿拉汉他们没有能力入灭尽定,现在有很多书籍及佛教界对 于慧解脱阿拉汉有一种误解。其实,慧解脱阿拉汉与俱解脱阿拉汉是相对的,如果一位阿拉汉圣者他可以入灭尽定就称为俱解脱,如果不能够入灭尽定就称为慧解 脱;那什么样的阿拉汉才能够入灭尽定呢?他唯有拥有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的能力,才能入灭尽定,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圣者要入灭尽定之前,他先入那个 定,出来之后再观照这种定无常、苦、无我,再进入第二个,比如初禅,从初禅出来再观初禅的名法是无常、苦、无我,再进入第二禅,再观照无常、苦、无我,第 三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但是到非想非非想处他不用观照无常、苦、无我,当他从非想非非想处定一出定之后,非想非非想定的心一灭去之后,他的心流就中断 了,中断就进入了灭尽定;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分,一共有8种慧解脱,第一种就是没有任何禅那,但是他有欲界近行定的定力,基于欲界近行定的定力修观而证得 阿拉汉果的圣者,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只有初禅,依照初禅的定力去修观证得圣果的;第三种是只有初禅和第二禅;第四种是只有三禅,第五种是四禅;第六种是拥 有空无边处的定力;第七种拥有识无边处的定力;第八种是拥有无所有处定的定力;因此有这八种慧解脱。
也就是说,只要一位阿拉汉圣者他没有非想非非想处定,当他证得阿拉汉的时候都叫慧解脱。
慧解脱的定义就是这样,但现在有人误解不用修禅那,没有禅那才叫慧解脱,那就变成说如果有些禅修者只有初禅、二禅、三禅,他应该叫什么呢?就变成是一个空档,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什么是慧解脱,什么是俱解脱,是以能不能入灭尽定来分的。
尊者是玛欣德尊者
十六观智
Vipassana Nana
?
前言
(编注:十六观智的次第修证,必须以戒清净和心清净为前提,此前言节录自《清净道论道次第简表》)
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
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来说,有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
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些业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即通过专注四十种不同的所缘而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此之谓心清净。
对于观业处(Vipassana),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
(编注:以下内容节录自泰国阿姜念著作《身念处禅观修法》,读者还可参考缅甸马哈希尊者的《七净门与禅观诸境》、缅甸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上座部佛教禅修宝典《清净道论》等著作)
1.名色识别智 (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此智是修行者体会到当下的实相。实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此智改变了妄执身心是「我」的邪见。因为妄执身心为「我」的烦恼(邪见)已经存在非常长久的时间了,所以此智(见到身心无我的智慧)对于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难以在当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人就必须奉行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所提到的四念处正确修法。
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修行者,必须以逐渐增强的思慧常常在当下观察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后引发正见。例如,正见生起的时候,修行者会知道当下正在观察什么是色身、什么是心(坐的色身,心在听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会了解到世间万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无我或无灵魂——而修行者现在知道这一点,甚至是由他内心深刻体会的。自我的邪见破除时,修行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从出生以来他从未有过这种无「我」的感觉。
由于猛利的实相智慧将我的邪见从他的感觉中根除,现在他就能体会到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实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时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用不着别人告诉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巴利经藏长部经中,佛说「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体证的」。法是不需要老师向你解释你成就了哪一种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体验知道。有时修行者也会认为他已经成就了达到某一种智慧,但并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还不肯定的话,就很可能是他还没达到那一观智。
这一观智称为见清净,因为在体证的那一刹那是没有烦恼的,但这种正见尚未真正体会到行法的三相,要见到无常、苦、无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观智)成为修行者的「归依处」,因为他亲自尝到了究竟实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样,他体会到第一观智是因为他亲自尝到它的。
从现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了解到每一个他所见到的有情众生都只是身心的现象而已。从这时候起,名色(身心)就成为他的老师了。
2.把握因缘智(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 nana)
修行者体会到第一观智的时候,如果他持续地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将体会有很多种色身和很多种心,并且观照的时候,不会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时,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苦是心受。但现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体会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体会到身心两者皆从因缘而生并且身心是互为因缘,因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它诸根(器官)和所缘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动作——走、移动等等。修行者当下体会到身心皆从因缘而生并且互为因缘(缘起),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造(邪见)。
现在的身心,事实上是从过去的无明、爱、取和业而来,身心需要食物赖以维生。修行者以智慧体会到这种因缘关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体会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缘而生),因此对于过去也是由此而生,未来也要由此而生是确信无疑了。
在七清净当中,此智(第二观智)称为度疑清净。在此智以后,修行者觉得自在了,因为他确信在他死后一定能往生善趣。能体证到此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果」(小初果)。
3.遍知智(思维智)(sammasana-nana)
在前一观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相:无我、无常。苦。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观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观智。
4.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 nana)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观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么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相,而见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的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槃。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十二观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杂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杂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槃。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成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槃,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不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观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观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这个观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观察心法了。
(注1:见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观禅(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是:
1)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
2)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
3)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二十品,330页)。)
观的杂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杂染:
1.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槃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瞋也只是暂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观禅的杂染,是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槃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槃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觉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净中,此智(第四观智)至第十一观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以上是16观智的其中前5个。 而您说的应该是第二智,把握因缘智(缘摄受智) 一直到生灭随观智 。 说真的,在下不能说这是初级,因为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看到‘这些,而这是相当深入的观智了。 慧解脱阿拉汉和俱解脱阿拉汉的差别就在上面,而在观智方面是一样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2-03 01:48
哈哈,是不是楼主证得什么了!恭喜恭喜啊!但好像因缘生灭一般的修行者就能见到吧@因为有一种修观的方法就叫“观因缘”。是修般若禅的方法之一@可以看看“定慧之路”里面就有这种观法!是初级观法!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2-03 00:47
阿罗汉是以度己为重,不管他人死活,佛菩萨是既度己也度人,度人就是度己,以度人为重,渐发大愿。 阿罗汉是小乘佛法,偏空,不能接受大乘,是根基的原因,只要不入大乘,就会有所住,住,就不可能有上升的机会,因为他放不下,放下了,自然能得到上升,阿罗汉停留在住里面,受世人供养,是福田,福田大小视境界而定,佛,是最高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