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限速二十》的结局是什么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8-11 19:1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8-11 19:57
小说故事发生的学校,不出意外的话,只能是上海大学,因为主人公程让非复旦、同济、交大之流。另华师大在嘉宁校区(感觉是“嘉定校区”的谐音)似乎没有分校。
王若虚的小说比诸上海大学另一出来的写作名人郭敬明而言,劲道十足,且能贴着人物的家庭出身、嗜好趣味、车子品牌及其情感关系的逻辑变奏等带有特定年龄段气质的生活地表路线图而行走。这种务虚的小说能力,落实于文本空间中,可谓风流本色,八面玲珑,且理性色彩沛然,读来饶有兴味。
这也意味着“80后写作”这一被污名化或固板化的名分,本身就存在着歧义性。更有甚者,王若虚小说里的人物,虽然以大学校园中身为“富二代”的有车族为主,但并不弃绝对那些艰难打拼、读书求学、从事各种职业并坚守某种生活原则与精神尺度的女孩子进行孜孜不倦的打量、观照。即便那些“小四”,在小说中,也各有各的不同,不能一概以“金钱至上”来衡量。最明显的是王若虚所塑造出的两个主人公程让与廖梦洁,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与我们周遭世界里的男生女生,甚至曾经、已经或未经的你我他(她),其实并无多大差异;而且小说在敞露其个人性格、情爱标准、生活理念、交友方式、处事准则等方面,也尽显其彼此的丰富性和多义感。
因此,小说《限速二十》的叙事伦理,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并自觉对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甚至其它各代人,易于形成一个不能以年限为准依规则的看法;它通过近距离接触,采纳对话与倾听的方式,给以多侧面的呈示,绝不随意对人下一个不假思索的真值判断或道德裁决。比如常海波这个玩世不恭的人物,你通过他收藏的那些从廖梦洁处购买的香烟这一细节,即能感觉到这个因“经济危机”而自杀者,同样有着无比柔软而痴情的心。
王若虚驾驭长篇文体的能力,游刃有余,倒叙、预叙抑或是插叙、补叙等讲述形式,皆获得必要的施展。有悬念,也有揭秘;有激荡,也有迂缓。尽管一些看似灵机的议论句稍显造作,但毕竟小说是王若虚实现回溯自我、整合自我、超越自我以及铺设各种对话场域、以求完成相互认同的必要手段。
一个跨越性别鸿沟、情感障碍的郎才女貌“小团圆”结尾,以离开上海的返乡方式,让年轻的主人公,完成了青春期的化蝶仪式。这本意味着年轻的写作者王若虚,在以务虚的小说修辞,让这代人抵达永无尽头的不断成长之路,从而谋求完整的人格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