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结局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18:32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11-12 00:39
杜甫的结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11-12 01:21
1、大历三年(77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2、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2、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1-12 04:37
杜甫(712~770),他770年就逝世了,又怎么会在778年出峡呢?!大历三年是768年,大历五年是770年,那一年杜甫刚逝世。
- 2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11-12 03:08
763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却在梓州避乱,一时还回不了成都。诗人喜极而泣。“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64年春,返回成都草堂的杜甫,被代宗诏补京兆府功曹,因道路受阻未能就任。这年秋,又因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人因此 就地 入严武幕府。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
所以,他没回去洛阳。安史之乱引起的军阀割据混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结束。
然后,杜甫是这样死的。大历五年四月,在潭州贫病交加的杜甫当时仓皇携家眷出逃,不料突然遇上江水大涨,不能行舟,只得泊于方田。多日没有进食,后来县令以烤肉、白酒款待,杜甫大醉,当晚就挂了!
也就是说他是撑死的。所以每次想到他,就觉得他好凄惨,唉。。。
764年春,返回成都草堂的杜甫,被代宗诏补京兆府功曹,因道路受阻未能就任。这年秋,又因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人因此 就地 入严武幕府。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
所以,他没回去洛阳。安史之乱引起的军阀割据混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结束。
然后,杜甫是这样死的。大历五年四月,在潭州贫病交加的杜甫当时仓皇携家眷出逃,不料突然遇上江水大涨,不能行舟,只得泊于方田。多日没有进食,后来县令以烤肉、白酒款待,杜甫大醉,当晚就挂了!
也就是说他是撑死的。所以每次想到他,就觉得他好凄惨,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