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结合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1 18:15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5-11 08:54
文心雕龙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结合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5-11 09:14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 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5-11 10:00
文学的发展受世情影响
文学的兴废受时代影响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文学形式出现
战国是奴隶社会走向终点的时期,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虽然社会动荡,但文学发展繁荣。以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为辉煌.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代表作品是《左传》,《国语》,《战国策》。诗歌以屈原《离骚》及其他作品为代表。
汉朝社会比较太平。文学的特点就是在当时有许多人写“赋”。汉赋的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而且篇幅很长,代表人物司马相如,张衡,杖乘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门阀制度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特点,对这一时期文学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表现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寒士不平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面对士族把持政治权力,不少出身寒族的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发出强烈的呼喊,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文学主题。左思的《咏史》,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都将他们的不平倾注于诗中,成为这一时期此类文学的代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