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6:18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12-01 16:51
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郑观应《盛世危害》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2)《马关条约》关于通商口岸有什么新规定?(3)指出三个时期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不断加深的。(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0-11-23 07:54
(1)趋势: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大到北部;由沿海延伸到内地。(2)新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通商口岸进一步深入到长江上游和中国内地,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十一口可知其趋势;第(2)问根据教材回答;第(3)问三个时期是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第(4)问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19-11-20 12:01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