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疫苗接种一共分几批?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05-16 09:0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5-16 09:54
中国疾控中心梁晓峰谈甲流防控及疫苗接种
.
【梁晓峰】: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能做到每一个人都接种一支流感疫苗的国家并不多,这些国家大部分是欧美的发达国家。我们知道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的产量能达到50亿,这是一年的产量。但是现在最新的数据表明,大概只能达到30亿,所以这样的话有许多人还是接种不到疫苗的。不过,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正在筹集疫苗给95个没有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捐助疫苗,大概数量是2个亿,可以满足这些国家2%人口的接种,而我们国家的比例将会高于2%。
.
. 根据测算,我们年底前要生产6500万剂次的疫苗,明年第一季度前共生产1亿剂次,尽管如此,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做到每个人有一支疫苗接种。我们国家新的疫苗流感的生产能力是,现在一共有10个厂家。目前批准生产的有8个厂家,因此,现在肯定产量是不足的,但我听说最近这些厂家也在加班加点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多生产疫苗,我们在这里对这些企业表示感谢。
.
【梁晓峰】:目前优先接种三个人群:首先是维持社会公共运转的人群,包括水电煤气、交通、医务人员。第二个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第三个是患有慢性病的这些人群。这个权利是谁来决定?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来定当地接种优先的对象,现在都是免费接种,不存在给钱就打,不给钱就打的问题。
.
【梁晓峰】:人口的流动的确是造成传染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在国庆节、元旦、春节这几个大的节日,都是有一些防控措施的,我们想在春节期间抓好这个工作仍然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
. 预测疫情是非常难的问题,目前的监测虽然能反应出一些趋势,但是要准确预测这是世界难题。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南半球前一段时间疫情比较轻,虽然也有病例死亡,但是比想象的要轻一些,而且现在疫情基本上过去了,而北半球国家疫情却正在高发期,什么时候到了峰顶,什么时候下降,这个现在还很难说。根据以往季节性流感的发病情况,目前应该说是疫情刚刚开始,而且今年的发病会来的快,来的比较早,持续的时间可能至少要到明年的3月份。所以由此推断,春节期间是不是高峰很难说,但仍然处在流行期内。
.
【梁晓峰】:流感、呼吸道传染病就是在冬春季高发,这是自然的规律,大家这个知识基本上都有。近年来病的增多,与环境的改变和人类生态环境变化确实有很大关系,因为病毒一类也是生物体,会随着环境变化、气温变化发生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首先说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一些责任,往大里讲是保护生存的环境,往具体来讲也是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
【梁晓峰】: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甲型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希望大家能消除这样的顾虑,按照当地的安排积极去接种疫苗。也希望各位网友都能够采取一些预防的手段,使自己免受流感的侵害,祝您健康、祝您快乐!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5-16 13:43
第一批5万份甲流疫苗已有1.6万人接种。第二批12万份甲流疫苗前日也抵达深圳。昨日,市疾病控制中心表示,8万名学生和教师在前两批疫苗接种范围。至于全市132万师生(包括幼儿园)如何分配,教育部门称,重点用于毕业班的初三、高三师生。
小学生属于第二批
- 2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5-16 12:31
- 3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5-16 11:43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没有分明确的批次,国家是按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先接种的原则,至于接种人群,我们目前和世界卫生组织大致是一致的,公共人员、学校、有基础病的人员,包括孕妇,目前阶段我国还是没有给孕妇接种,下一步会不会接种,药监局和有关部门、和卫生部的专家都有讨论,包括三岁以下的儿童,这些都是要看发病的变化情况,目前发行人群是青年人居多,所以这部分人群还是重点。将来如果发病模式和年龄段发生了变化,肯定还要进行调整。原来我们要求是中小学生,北京进行了一些调整,扩大到大学生的范围内。这个调整的权力是在各省、市卫生厅局,国家有一个总体的要求,各地具体的微观要求根据各地的情况自行制定。
所以要说小学生是第几批,那要看地方上疫苗的供应量,如果量足的话,接种完公共人员应该考虑的就是学生,但是具体接种方案要视地方实际情况而定。
- 4楼网友:逃夭
- 2021-05-16 10:21
我国实行的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接种的原则。所谓重点地区就是,优先考虑在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十月底前,我国将完成2600万剂疫苗收储,第二批将完成1亿剂疫苗收储。对于非重点人群来说,不接种疫苗,但要做好日常防护,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人们要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
五类人群优先接种甲流疫苗 |
中小学生及教职工;一线医疗、公共卫生人员;铁路、民航、交通等公共服务者;重要公共机构公务员;60岁以上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