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傅燮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7 17:02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4-16 23:32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傅燮(xi8)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后为护军司马,与左中郎皇甫嵩俱讨贼张角。燮素疾中官(宦官),既行,因上疏曰:“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箫墙,而祸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辞伐罪,始到颍川,战无不克。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①。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②矣。”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以为安定都尉。以疾免。 后拜议郎。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役赋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③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帝从燮议。由是朝廷重其方略,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执金吾甄举等谓忠曰:“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忠纳其言,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道也。”燮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后汉书·傅燮传》节选) [注]①市虎成于三夫:市中本无虎,然三人言而成虎。喻流言可混淆视听。②杜邮之戮:秦将白起因诬陷免职,自杀在杜邮。③左衽之虏:指当时的少数民族。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危亡之兆见 兆:征兆B.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 弭:消除C.以副众心 副:符合D.权贵亦多疾之 疾:嫉妒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傅燮“忠谏直言”的一组是①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 ②烈坚执先议 ③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④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⑤傅燮岂求私赏哉 ⑥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A.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⑥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傅燮认为当时天下之祸,不是由于西羌的反叛,而是由于国内黄巾作乱。B.对于流传的谣言,傅燮认为:君主如果不仔细地考察真伪,忠臣就有像秦将白起一样遭受诬陷被杀戮的危险。C.尚书郎杨赞启奏皇上指责傅燮在朝廷上侮辱大臣,傅燮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揭露崔烈对皇帝不忠。D.面对西羌的反叛,皇帝诏令朝廷百官讨论,崔烈抢先发言,恶人先告状。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②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③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19-09-23 08:13
答案:解析: 1.D 2.C 3.C 4.C 5.①因为奸佞和忠良不能共处一朝,就像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器皿中一样。 ②奸佞之徒知道忠良之臣功勋显赫,他们自己就危险了。 ③因而将巧辞饰说,增长虚伪,欺骗皇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19-06-01 22:16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