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实乃甚于加赋……”
——摘自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材料三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1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在统治阶级内部所面临的困境。(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21:29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3-06 22:3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06 23:49
(答案→)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找到王安石的话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要充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中反映出司马光在理财方法上与王安石有分歧,说明统治阶级内部对王安石变法的思想不一致;材料二中苏辙认为王安石“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明显是反对变法。第(3)问据材料三要注意提取信息的全面性。第(4)问要在材料四中找到中心语句,据中心语句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3-06 23:55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