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热爱和溺爱的尺度以及严格与严厉的分寸的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23:15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1-28 20:16
如何把握热爱和溺爱的尺度以及严格与严厉的分寸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鸽屿
- 2021-01-28 21:04
就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俱进,铸造新时代师魂,就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敬业爱岗、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做一名学识渊博,能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盘的合格老师。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必须重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接下来自己谈谈点看法:
一、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传统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古代,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原意就是:“爱着他,能不为他付出操劳。忠于他,能不为他尽心劝导。”表现出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国家前途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热爱与溺爱的尺度,掌握好严格与严厉的分寸。
教师对学生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宽严相济,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敬而钦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师本身的师识本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师”。
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
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继续教育学习能力的增强,加强“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
三、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
中国传统的教师道德,特别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
同时,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过程中,教师还有必要注重个人人格的建立。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必须重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接下来自己谈谈点看法:
一、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传统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古代,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原意就是:“爱着他,能不为他付出操劳。忠于他,能不为他尽心劝导。”表现出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国家前途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热爱与溺爱的尺度,掌握好严格与严厉的分寸。
教师对学生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宽严相济,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敬而钦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师本身的师识本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师”。
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
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继续教育学习能力的增强,加强“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
三、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
中国传统的教师道德,特别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
同时,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过程中,教师还有必要注重个人人格的建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1-28 22:41
有些事情别人帮不了你,还是得自己拿主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