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10分)
材料二: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发展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4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分)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13:33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3-06 08:3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3-06 08:44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分) 解析:(1)题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知识点限制——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那么就必须在这个知识点的范围内回答问题,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文化生活的书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点有: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特点、影响的两面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题目要分析的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一个“根深蒂固”说明这个传统观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即要回答传统文化的特点;接下来要回答这个观点的影响,“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后回答如何正确对待这个传统观点,即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养儿防老”观念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本题的知识范围限制是政治生活,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提出建议,二是要说出理由。养老,涉及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考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眼提出建议: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社区养老的重要作用,注重居家养老,然后分别说出理由,政府养老涉及的是政府的职能;社区养老涉及的是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家庭养老涉及的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3-06 10:02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