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崎第三版 信度一章的课后习题: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在接受同一测验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误差?
不同水平不就是T值不同么?T值与随机误差是独立的啊,怎么书上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不懂~~,求解答
关于心理测量,误差的问题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6:32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3-21 17:0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21 17:14
除了信度还有效度吧,我不是专业的,不过说实在的,我知道一个测不准原理,测量会改变被测事物。
心理测量的工具具有针对性,建模的时候肯定有常模,基本上都是高斯分布的,就智力测试而言,只是针对普通人的,你去测爱因斯坦的智力,估计测不出来。极少数的个别不在常模的考虑范围。
我找到标答了,T=50+10z',非线性转化的标准分数,显然线性标准分有误差的情况下,t值的误差也是非线性的。
心理测量的工具具有针对性,建模的时候肯定有常模,基本上都是高斯分布的,就智力测试而言,只是针对普通人的,你去测爱因斯坦的智力,估计测不出来。极少数的个别不在常模的考虑范围。
我找到标答了,T=50+10z',非线性转化的标准分数,显然线性标准分有误差的情况下,t值的误差也是非线性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3-21 17:37
1.通过实践,不断的分析周围的人,积累经验;并不断地总结出规律,创造自己的一种分析方法。
2.在下定结论前,要收集足够的信息,直到你有85%以上的把握再下结论。
2.练习的时间越久,误差越小,熟能生巧。
3.完全避免误差是不可能的,只能尽可能的降低误差。不用太担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