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最好是概念辨析类的和图像类的 谢谢了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2:55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2-11 17:05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最好是概念辨析类的和图像类的 谢谢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11 18:01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
A.v2 B.2v2-v1
C. D.
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ax,得v-v=2aL,又v2-v=2a·(2L),由此可得v=.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
答案:ABD
解析:甲由x1处从t=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t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t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t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1处,所以ABD选项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后又观测10s,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0.3m/s2 B.0.36m/s2
C.0.5m/s2 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后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m/s2=0.36m/s2.即选项B正确.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1)∶1 B.2∶1
C.1∶(+1) D.1∶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1)=(+1)∶1.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v0+v)/2
B.小于(v0+v)/2
C.大于(v0+v)/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利用面积求解.
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一半所用时间是它通过整个斜面所用时间的n倍,则n等于
( )
A.-1 B.
C. D.
答案:D
解析:设通过斜面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斜面全长所用的时间为t2,由x=at2,得t=,故t1==,t2=,则n==.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先后经过A和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时间为t,则该段时间内,后内通过的位移比前内通过的位移大
( )
A.4vt B.vt
C.3vt D.3vt
答案:B
解析:该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vt/2==4v,前内的位移s1=·=·=vt,后内的位移s2=·=·=vt,故Δs=s2-s1=vt,B正确.
10.初速度为v0的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vt=nv0=v0+at与s=v0t+at2联立得s=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静止的小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BD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答案:D
3.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木棒受到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它与台阶接触处的公切面,所以正确选项是D.
4.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所以绳上的弹力方向只能沿绳并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和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5.如甲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图乙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
( )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6.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右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断
(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答案:A
解析:可把A、B当做一个物体,由二力平衡知,A受桌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0g,对物体B,运动状态不变,没有相对A运动的趋势,故B不受摩擦力,A正确.
7.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若使两个力的合力也是60N,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
( )
A.30° B.45°
C.90° D.120°
答案:D
解析:本题求两分力的夹角,利用三角形法则解决最简捷,两分力与合力的矢量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三条边相等,故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F1与F2夹角为120°,仅D正确.
8.如右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答案:C
解析:采用图解法.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绳长增加时,绳与墙的夹角变小,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分析可得,F1和F2都减小.
9.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F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2;B图中的合力为2F1;C图中的合力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10.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重力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同
B.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
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和斜面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
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将沿斜面向下
答案:CD
解析: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可知,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压紧斜面的力和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发生变化,重力产生的效果变为压紧斜面的力和使小球下滑的力,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故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
B.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C.重力和支持力组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D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其大小相等,故A、B错;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反之亦然,故C错,D对.
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上,使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各经t1、t2时间后,两物体速度相同,则两物体通过的位移比是
( )
A.m1∶m2 B.m2∶m1
C.t1∶t2 D.t∶t
答案:A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知,速度相同时,a1t1=a2t2.
物体加速度为:a1=,a2=.
物体的位移为:s1=a1t,s2=a2t.
整理得,==.
故答案为A、C.
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a-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D.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答案:B
解析: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a与成正比,即a与m成反比,故A错,B对;质量只决定于物体本身,与加速度无关,故C、D均错.
4.(2010·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 )
A.mg B.mg
C.mg D.mg
答案:D
解析:3Fcos30°=mg
F=mg,选D.
5.某物体同时受到F1、F2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作用力而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F1、F2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其具有最大速度时,位移是
( )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在0~2m内合力的方向为正,所以加速度为正,一直在加速.在x>2m后,合力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故x=2m处物体的速度最大.
6.(2010·高考山东卷)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在斜面上,f=μmgcosθ,在水平面上f=μmg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C正确,A、B错误,s-t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可知D错误.
7.如图所示,m=2kg的物体,在F1=40N,F2=30N的两个相反的水平拉力及竖直向下的力F3的作用下仍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水平外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
A.0 B.5m/s2
C.15m/s2 D.20m/s2
答案:ABC
解析:由静止状态时受力可知,Fμ≥10N,撤去F2后,∑F=F1-Fμ≤40-10=30(N),故amax=30/2=15(m/s2).
8.(2009·全国卷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
答案:B
解析:设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甲、a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由题图知,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a乙==m/s2=10m/s2
t1时刻甲、乙速度相同,均为v=1m/s,由v=v0-a甲t1得
t1==s=0.3s
所以甲的加速度大小
a甲==m/s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
因此,选项B正确.
9.如图所示,物体m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皮带速度恒定,m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D.m可能不受摩擦力
答案:BD
解析:物块若加速运动,其合外力由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来提供,故加速度大,摩擦力大,B正确;当物块匀速运动时,物块不受摩擦力,故D正确.
10.某同学从6楼乘电梯到1楼,电梯刚刚起动时
( )
A.他受的重力增大
B.他受的重力减小
C.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增大
D.他对电梯地板的电力减小
答案:D
( )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
A.v2 B.2v2-v1
C. D.
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ax,得v-v=2aL,又v2-v=2a·(2L),由此可得v=.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
答案:ABD
解析:甲由x1处从t=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t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t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t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1处,所以ABD选项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后又观测10s,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0.3m/s2 B.0.36m/s2
C.0.5m/s2 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后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m/s2=0.36m/s2.即选项B正确.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1)∶1 B.2∶1
C.1∶(+1) D.1∶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1)=(+1)∶1.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v0+v)/2
B.小于(v0+v)/2
C.大于(v0+v)/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利用面积求解.
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一半所用时间是它通过整个斜面所用时间的n倍,则n等于
( )
A.-1 B.
C. D.
答案:D
解析:设通过斜面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斜面全长所用的时间为t2,由x=at2,得t=,故t1==,t2=,则n==.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先后经过A和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时间为t,则该段时间内,后内通过的位移比前内通过的位移大
( )
A.4vt B.vt
C.3vt D.3vt
答案:B
解析:该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vt/2==4v,前内的位移s1=·=·=vt,后内的位移s2=·=·=vt,故Δs=s2-s1=vt,B正确.
10.初速度为v0的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vt=nv0=v0+at与s=v0t+at2联立得s=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静止的小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BD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答案:D
3.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木棒受到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它与台阶接触处的公切面,所以正确选项是D.
4.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所以绳上的弹力方向只能沿绳并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和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5.如甲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图乙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
( )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6.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右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断
(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答案:A
解析:可把A、B当做一个物体,由二力平衡知,A受桌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0g,对物体B,运动状态不变,没有相对A运动的趋势,故B不受摩擦力,A正确.
7.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若使两个力的合力也是60N,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
( )
A.30° B.45°
C.90° D.120°
答案:D
解析:本题求两分力的夹角,利用三角形法则解决最简捷,两分力与合力的矢量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三条边相等,故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F1与F2夹角为120°,仅D正确.
8.如右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答案:C
解析:采用图解法.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绳长增加时,绳与墙的夹角变小,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分析可得,F1和F2都减小.
9.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F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2;B图中的合力为2F1;C图中的合力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10.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重力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同
B.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
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和斜面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
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将沿斜面向下
答案:CD
解析: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可知,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压紧斜面的力和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发生变化,重力产生的效果变为压紧斜面的力和使小球下滑的力,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故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
B.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C.重力和支持力组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D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其大小相等,故A、B错;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反之亦然,故C错,D对.
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上,使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各经t1、t2时间后,两物体速度相同,则两物体通过的位移比是
( )
A.m1∶m2 B.m2∶m1
C.t1∶t2 D.t∶t
答案:A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知,速度相同时,a1t1=a2t2.
物体加速度为:a1=,a2=.
物体的位移为:s1=a1t,s2=a2t.
整理得,==.
故答案为A、C.
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a-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D.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答案:B
解析: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a与成正比,即a与m成反比,故A错,B对;质量只决定于物体本身,与加速度无关,故C、D均错.
4.(2010·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 )
A.mg B.mg
C.mg D.mg
答案:D
解析:3Fcos30°=mg
F=mg,选D.
5.某物体同时受到F1、F2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作用力而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F1、F2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其具有最大速度时,位移是
( )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在0~2m内合力的方向为正,所以加速度为正,一直在加速.在x>2m后,合力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故x=2m处物体的速度最大.
6.(2010·高考山东卷)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在斜面上,f=μmgcosθ,在水平面上f=μmg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C正确,A、B错误,s-t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可知D错误.
7.如图所示,m=2kg的物体,在F1=40N,F2=30N的两个相反的水平拉力及竖直向下的力F3的作用下仍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水平外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
A.0 B.5m/s2
C.15m/s2 D.20m/s2
答案:ABC
解析:由静止状态时受力可知,Fμ≥10N,撤去F2后,∑F=F1-Fμ≤40-10=30(N),故amax=30/2=15(m/s2).
8.(2009·全国卷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
答案:B
解析:设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甲、a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由题图知,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a乙==m/s2=10m/s2
t1时刻甲、乙速度相同,均为v=1m/s,由v=v0-a甲t1得
t1==s=0.3s
所以甲的加速度大小
a甲==m/s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
因此,选项B正确.
9.如图所示,物体m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皮带速度恒定,m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D.m可能不受摩擦力
答案:BD
解析:物块若加速运动,其合外力由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来提供,故加速度大,摩擦力大,B正确;当物块匀速运动时,物块不受摩擦力,故D正确.
10.某同学从6楼乘电梯到1楼,电梯刚刚起动时
( )
A.他受的重力增大
B.他受的重力减小
C.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增大
D.他对电梯地板的电力减小
答案: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2-11 18:09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