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提出了民主的思想。近代以来,追求民主、自由更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
(7月29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
(8月2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考核属员。……
(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巡抚,河南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
——赵恒烈、徐锡祺《中国历史资料选》
材料四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指出黄宗羲、顾炎武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差异?(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谋求民主政治的实践效果。(6分)
(4)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兴民权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6分)他们在兴民权的手段和政体上有什么不同?(4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的婚姻观念?(4分)从思想的角度指出这种新观念产生的原因?(2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4分)
(32分)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提出了民主的思想。近代以来,追求民主、自由更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08:59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1-26 02:5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26 04:22
(答案→)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题黄宗羲、顾炎武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当时的经济、政治角度考虑。第二题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差异可以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出发找关键句和关键词,变法法令中的关键句如:“衙门的删改”“考核属员”“裁撤冗员”等对官僚制度的具体整饬,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表明他主张的是改革政治制度。这些差异说明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第三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意义,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四题,导致产生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兴民权的政治主张思想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政治制度的腐败和封建经济的衰落,以及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和外国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考虑。康有为和孙中山所属的派别不同,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用改良的方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而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以他主张用革命的手段确立共和政体。第五题,由“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可知当时的新婚姻观念破除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根据当时的时间1902年可知西方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1-26 05:10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