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无分微尘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07:34
无分微尘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问题一:抉择二无我什么意思 “二无我”
其实就是一切法无我,
把一切法归摄在
人、
法两类当中,
以二无我说明从色法到一切种智之间
的一切法,
没有不观待其它而独立存在的自性,
这就是
四法印中所说的诸法无我。“我”
就是自性,
即事物具有不观待其他而独自成
立的体性。现在问:我们心识前的人、法、器、情……
这无数种的法在真实之中是怎样存在的?真有所谓的
实体吗?这就是开始探索有我和无我的问题。佛教有别于外教的地方,
就是佛教宣说了无我。

佛教当中,
有一些宗派承许了部分无我,
同时也承许胜
义中存在某些法,
比如,
小乘承许胜义中有无分微尘和
无分刹那。
唯识宗承许一个识上本没有所取能取,
但无
二取的不可思议的识是有实体的。
像这些宗派都只说到
部分空性,还没有抉择到圆满的空性。这部论的主题是抉择二无我,
就是认定人无我和法
无我的体相。我们学习自空中观的重点就是抉择无我问题二:物质是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麻烦告诉我 我就问,你是不是以一种静止的思维来看物质或色法,心里想的色法是象果冻那样连续的可以任意切割的?他回答是。 显然,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微观物质图像绝不是这样一种静止的状态。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构成。唯识宗是怎样来证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呢?无著在其所著的《唯识二十颂》中说:“极微与六合,一应分成六,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对这段话有各种讲解[1,2],我觉得于凌波居士讲的最贴切[2],这里就直接引用: 【 讲解:极微是物质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最後单元,这邻乎太虚的单元,有没有方分,是否可与六方相合?如果有方分,可与六方相合,那麽一个极微仍可分成六分,分後的极微仍可再分下去,如果是这样,则所谓极微者,是但有其名,并无此物,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存在。故颂文说:“极微与六合,一应分成六。”
----方分,是佛学名词,其实就是体积。凡是物质,以其有质碍性,所以必有体积(即长乘阔乘高的三度空间) ,且占有空间。有体积,必有上下左右前後六接触面,此即颂文中的 “与六合”。事实上,古代印度学者分析体积,用的是七分法,即一物分割去六个接触面後,还有中心的一部分,也就是一分为七。所以才合七极微为一微量,合七微量为一金尘。
如果说极微没有方分 (即以其邻乎太虚,没有体积而言。) 则即使七极微合而为一,合後其量并没有加大,仍然是没有体积。如果是这样,则聚极微集合成粗色的理论就不能成立 (如果极微是零,聚多少零仍然是零。) 粗色仍不能为五识所缘。反之,如果粗色能为五识所缘,则证明极微有方分 (体积) ,极微又可“一应分成六” 了。】
其它的解释[1]所用的逻辑推理就不够清晰。
那么上面分析方法是不是可以用于实际的微观粒子上面呢?我们不妨试试。在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上,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当人们还不知道原子内部结构而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的时候,如果用上述六尘绕中尘的方法来分析,我们可以把任何原子分成六分(或七分)。我们现在知道最简单原子氢原子其原子核是一个质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分解氢原子只能分成两份,即电子和质子。显然唯识这种六尘绕中尘的方法在这里是失败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电子是高速运行的。因为氢原子的体积是由核外电子所运行的空间所决定的,你把这样的空间一分为六是没有意义的。就象我们用一支点着的香高速旋转,香头就会划出一个火圈,如果有人说把火圈可以分成几份,那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体积不是被静止的物质充满,实际上是无法运用唯识这种六尘绕中尘的办法。原子是可分的,但是原子不是任意可分的,要分割原子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你可以把氢原子分成电子和质子,但不是简单地把氢原子所占的空间任意划分得到的。换句话说,物质的可分性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
无论是最现代最尖端的科学观察,还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南传佛教内观观察,物质都不是静止的。南传佛教内观所观察到的极微粒子,本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粒子之间是由没有四大的空间隔开来,而且这些粒子即生即灭,生灭的速度极快,而每个粒子里面的四大是一同生起一同灭掉。南传佛教讲的极微粒子或色聚是由内观观察看到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南传佛教只是观察四大自然聚集形成的形态,虽然极微粒子有组成成分——地水火风,但是它们是聚集在一起而不单独存在。
实际唯识的方法只是证明了没有四大的虚空是无限可分的。这相当于中学数学课本里几何或解析几何的内容。在数学的抽象空间里,任何体积都是无限可分的,中学生都明白这点。没有物质的虚空或者按数学想象的空间不存在物质的相互作用,一个人可以用思维去任意分割。而在物理学里面......余下全文>>问题三:无方分与极微抉择为空性,有区别吗 此内容为转帖,希望对您有启发。
1、 无方分括两种:无方分微尘、无方分刹那。无方分微尘与极微是一个意思。
《量理宝藏论》:无方微尘:也称无分微尘、极微,是一种最小的微粒,小乘承许它是组成一切色法的基础,无法再分,无有方向。
《中观庄严论释》的观点:“什么叫做有部宗的世俗谛和胜义谛?他们认为:无法舍弃的无分刹那心识与无分微尘无情法,这两个极微一定要存在,这就是有部宗许的胜义谛。”
2、 中观宗与因明抉择空性都用到了离一多因,但仍有不同之处,故不会有相同的过失:
1) 目的不同。因明的观点并不抉择离戏,只是抉择名言中的实相;中观宗抉择万法本来空性,离一切戏论,无一法可得。2) 结论不同。因明中的这一段辩论是唯识宗在建立自宗之前,也就是说它所说明的目的是破斥外境不存在,从而建立无境唯心的观点;中观宗不单单将有部宗的无分微尘抉择为空性,而且将识也抉择为空性。问题四:佛经中色和空的意思 色是“色法”之简,色法有变异、阻碍两个特质,现代哲学中的“物质”基本可包含在“色法”概念中。空是指没有自我性,这是万法的通性。比如说“车”没有自我性,意即不存在一个实有的车,当你去分析的时候,除了零件没有所谓的车(零件一直分下去直到无分微尘,“无分微尘”到最后也不存在)。车,只是我们的一种假设和定义而已。心经上讲的“色不异空”,首先破的是色法。问题五: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还有密宗又是怎么一回事?越详细越好~~~谢谢 次第回答。 全面辨析大小乘之间的差别,要从见、修、行、果方面观察。 (见解、修持、行为、结果) 如果高僧详细讲解,那么,写一本书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仅仅只能尽力而为。 大小乘的差别,从根本上讲,是菩提心; 即发愿为了普度一切众生的苦难而立誓要证悟佛果。 (因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虽多,比如,治疗其疾病,增加其财富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病去又来,财聚又散。只有从这个轮回世间中,将众生解脱出来,才是治本。那么,如何才能最快、最好的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证悟佛果。佛陀全面了知从轮回世间解脱出来的方法--看看《大藏经》中数目不菲的经文,便能了知一二。) 有这颗心是大乘佛教; 没有的,只愿意解决自己安乐的,是小乘佛教。 区分大小,这是唯一标准。 有人说,大小的差别是空性。这不准确。反问: 成就小乘解脱果位--阿罗汉果位、缘觉果位不需要证悟空性吗? 也是需要的。虽然大小乘之间的空性确有差别, 但是大乘独有,小乘绝无的,就是菩提心。 再说见解。 小乘佛教的见解: 首先, 小乘佛教认为,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是无分微尘;无分微尘是实有存在的。因为,他们认为,眼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能无中生有,他得有个产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无分微尘。 这个微尘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原子。只是相似的理解,因为微尘和原子有差别。 原子下面还有夸克,亚夸克,科学家说他们都还可以再分,只是,暂时受实验器械的限制而已。正因为原子可再分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础单位。而小乘佛教认为,有一种微尘不可再分,所以这个不可再分的微尘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 多种多样的微尘组成了眼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说他喜欢黄金,喜欢的不得了,喜欢的睡不着觉。这个人到底喜欢的是什么呢?在小乘佛教徒的眼里,这个人喜欢的是一堆微尘--组成黄金的那一种。 然后, 在这个观点见解的基础上,小乘佛教通过推理论证,发现了‘人无我’。 推翻七个观点之后,‘人无我’的观点就得以建立。 ‘人’是由精神意识和物质肉体两部分组成的。由上述所言可知,肉体由多种微尘,大量的聚集组成的。 (我个人更愿意用细胞来思考,因为我对生物课有感觉,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人’和‘我’的关系可以用‘车的零件’和‘车’的关系,来做比喻,七个观点是: 第一,车与零件是一体,第二,车与零件不是一体, 第三,车拥有这些零件。第四,零件拥有这辆车。第五,零件存在车上头。第六,只堆起这一堆零件,叫做车。第七,这些零件,所形成的形状叫做车。 是不是觉得有点乱,‘是一体’不行,‘不是一体’也不行,貌似很是纠结!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感觉,反正我有。但是,深入了解之后,反而豁然开朗。 解释: 第一个观点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的观点。我们认为这是对的。实际上,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到处漏水。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这个车的轮子如何抗磨,这个车的发动机如何有劲儿...车的这个,车的那个...我们都这么说。 当你想要夸一个车子好的时候,就会说这个车子的零件好,因为我们心里一直认定,车的零件和车是一会儿事儿,用小乘佛教的话说就是他们是‘一体’的。 你会想这有什么可说的,这不是再平常不过了吗?我从小就这样啊。 是啊,这再平常不过了。就像我把手松开,帽子就落到地上一样平常。可就在这平常的现象里面,牛顿发现了真理。所以,面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 现在, 我把车的轮子扔进海里; 然后扔车的发动机、车的电瓶等等这些存在于车的内部,平时看不见的东东; 再来车的壳子; 再车的底盘,包括上面的车座子、方向盘等等, 总之,车......余下全文>>问题六:中观五大因是什么?你觉得哪个比较实用?举例说明 缘起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破四句生因。其中缘起因是本师所说,为根本因,其他因都包含在缘起因中,世尊并没有分开来说。后来世尊授记的龙树菩萨,月称,清辩,阿底峡等论师把中观逐渐细分,方便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个人觉得离一多因最实用,因为少不成立则多不成立,多不成立则少也不成立,如果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不成立,那么,粗大的时间、空间、物质等皆不成立,这在逻辑上是怎么推导的呢?以无分刹那为例,到底存不存在最小不可再分的时间呢?科学上目前是认可最小的无分刹那,叫做普朗克时间,就是目前认定的最小不可再分的时间,大概是10的负43次方秒,但是,问题来了,两个无分刹那间是如何连接的呢?比如无分刹那a和无分刹那b之间是断开的,那么,断开的缝隙算什么?哪怕再细微也得算时间吧,那就意味着还可以再分,不能算无分刹那,如果两个无分刹那是紧密连接的,那么,ab则成一体,时间就变成连续的了,而时间和空间不是连续的已经被很多科学实验所论证,如果时间和空间是连续的,世界则会停止不前,可参考”芝诺悖论”。这样就推导出无分刹那不成立,无分微尘也是这么推导的,既然,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皆不成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有法只是我们的错觉,是唯心所现。本师是这么说的:诸行无常,念念不住,是生灭法。直接说结论,后世论师也是为方便,故说五大因。问题七:佛法不是说无常,无我吗?那为什么通过一些方法如催眠,禅定等找到前世的记忆? 这是因一句话,世界不可思议、凡夫喜执边见,崖理,所以永远达不到无碍真实义尔时,八十四亿天子至于佛所,合掌顶礼,白佛言:“善哉!世尊,如是法藏,愿住阎浮提。”
尔时,复有十八千亿尼揵子,来诣佛所,白佛言:“胜也!沙门瞿昙。”
佛告尼揵:“如来常胜!汝等住颠倒,云何见汝等胜?汝无胜也。汝等善听,今为利益汝等,为汝等说:
“凡夫无慧乐, 何处得有胜?
不知于正道, 云何得有胜?尔时,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行梵行者,甚为希有!何以故?世尊,如来行难得。”
佛告一切勇:“如是,善男子,梵行难得。若行梵行,若昼若夜常见如来,若见如来则见佛国,若见佛国则见法藏。临命终时,其心不怖,不受胎生,无复忧恼,不为爱河之所漂没。”
尔时,世尊复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善男子,如来出世,难可值遇!”佛告一切勇:“乐小法者亦复如是,不能听受如是法门。一切勇,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一切勇,若有曾见百千亿恒河沙如来,闻此法门能生净信,起如实想,不生诽谤。一切勇听,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亿千世界,如阿弥陀国,彼人佛土,亦复如是。一切勇,彼诸众生,寿命八万四千劫。一切勇,若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于此法门闻四句偈诸众生,设使造五逆罪,教人随喜;若能听受一四句偈,所有罪业能令除灭。”
尔时,世尊复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往昔有人破塔坏僧,动菩提萨埵三昧,坏灭佛法,杀害父母,作已生悔:‘我失今世、后世之乐,当于恶道一切受苦,生大愁忧,受大苦恼。’一切勇,如是之人,一切世人所共恶贱,作如是言:‘此人失于世间、出世间法!’此众生于无量劫,犹如燋树不能复生。譬如画堂,不以燋柱而作庄严;此人亦尔,今世后世所至之处,人皆轻贱,打骂毁辱,不施饮食。彼受饥渴,打骂苦恼,自忆念言:‘我造逆罪,破塔坏僧。’作是思惟:‘我向何处?谁能救我?’作如是念:‘我当入山自灭其身,无人救我。’
“尔时,彼人而说偈言:
“‘我造不善业, 犹如燋木柱,
今世不庄严, 他世亦如是,
室内不庄严, 在外亦如是。
恶因造恶业, 因之入恶道,
后世受苦痛, 不知住何处?
诸天悉闻我, 悲泣啼哭声,
无有救护者, 必入于地狱。
自作不善业, 自受苦痛报,
我无归依处, 必受苦痛受。
杀父母坏塔, 我作五逆业!
我登高山顶, 自坠令碎灭。’
“时,诸天告言:
“‘莫去愚痴人! 莫作不善业!
汝作多不善, 作已今悔过!
杀害自身命, 必受地狱苦,
寻即堕于地, 如被忧箭射。
不以此精进, 而得成佛道,
不得菩萨道, 不得声闻果,
更起余精进。
汝诣仙圣山, 往见大圣主,
头面礼彼仙, 愿救苦众生,
善作利益我, 惊怖不安隐。’
“仙人闻告言:
“‘汝坐暂时听, 惊怖苦不安, 当悔众恶业!’
“仙人告言:‘我施汝食,汝可食之。愁忧苦恼,饥渴恐怖,世间无归,我施汝食,汝当食之。然后我当为汝说法,令汝罪业悉得消灭。’彼食讫已,须臾澡手,绕仙人已,前面胡跪。仙人问言:‘汝说作恶业?’答仙人言:‘我杀母、杀父、破塔,乱菩提萨埵三昧,坏灭佛法。’尔时,仙人告彼人言:‘汝作不善,造斯恶业,自作教人诸不善业,汝当忏悔!’尔时,彼人心惊惶怖,悲泣而言:‘谁救护我?我作恶业,必受苦报。’尔时,彼人长跪合掌,而作是言:‘我作恶业,自作教人,莫使我得不善之报!勿使受苦!愿大仙人,当见救济!我为仙人常作僮仆,所作不善愿令消灭。......余下全文>>问题八:怎样驳斥食米派、有部、经部对微尘的观点? 先搞清楚几个因明的名词:色:色法的法相即是插入的意思。
说词、释词:
而且,按照因明的观点,一个名词可以有释词、说词兼具以及只具其中之一的三种解释方法。
比如水生,对于水中生长的莲花来说,它既有说词也有释词。也就是说,由于是水中生长的莲花,可以称为水生,因此具有释词;在辞藻学中,尤其在藏文诗学中,一提到“水生”就知道是莲花,因此也有说词。这是释词、说词兼具的情况。只有说词、没有释词的情况,比如地上生长的莲花,虽然可以称之为水生,但不是水中生长的缘故,不具足释词。水中生长的青蛙,我们可以说是水生,但只是一种释词,因为提及“水生”时,任何人都不知道是指青蛙。所以,它只具足释词、不具足说词。
极微:对于这些粗大的无情法一分再分,直到最后再也无法分割时,论典当中将其统称为极微。也就是说,一个微尘具有四十九个极微的量。极微的七倍即是铁尘,依此类推,水尘、兔毛尘、羊毛尘、象毛尘、日光尘、虮尘、虱尘直至指节之间,以七倍递增。
大种:指地水火风。
大种所造:指色声香味触,若有声音则具足五种,无有声音则只有四种。
食米派、外道大自在派
的观点:微尘必须要相互接触并且聚合在一起才能组合,如果不相接触,那么粗大的实法不可能成为一体,因此所有微尘绝对要一个粘合一个而存在。
破:实际上,由于他们认为微尘常有,这样一来,微尘粘合和不粘合都是不行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而易举遮破这种观点。
所谓的无分微尘,也就是指最细微的、再也无法分割的法。但按照你宗的观点,无分微尘在粘合时,必定会出现东方的微尘、西方的微尘等不同方向的微尘与其粘合,如此也就出现了接触和未接触的部分,这样一来,所谓的无分微尘必将无有立足之地。为什么呢?无分微尘现在已经成为有分微尘了,因为出现了接触东方微尘和接触西方微尘的部分,从而变成了有分微尘,这与你们自宗的观点明显相违。
对方对此辩解说:并不存在未粘连的部分。
这样的话,东方的微尘和西方的微尘等,无数的微尘都与这一微尘融为一体,如此将导致粗法永远也无法建立,因为这一微尘的体积永远都不会扩大,最后,须弥山也变成了一个微尘。内道有部宗的观点:柱子等是由微尘组成的,而微尘与微尘之间无有任何间隔,依靠风的力量积聚在一起,因此它们之间不会散开。他们认为既有失散的能力,也有积聚的能力。微尘与微尘的间隔中为什么不会插入更多微尘呢?他们说:这是名言万法的一种规律,中间虽然存在很多的空间,但也不会有其他微尘趣入。
破:如果这些微尘相互有间隔,则明暗的极微就有钻入那一位置的机会。比如柱子当中存在很多空隙,这样的话,柱子的空隙当中应该有光明的微尘、黑暗的微尘进入。或者说,我们所见到的光明的微尘也由众多微尘组成,当阳光普照大地时,虽然以肉眼见不到其中有很多空隙,但实际上其中应该存在很多的空隙,这样一来,黑暗的微尘应该进入到这些空隙当中,如此必定会导致光明与黑暗共存的过失。
实有的微尘之间既然存在空隙,这样的空隙当中必定会出现其他的微尘,这一点勿庸置疑。
由于承许实有的微尘中间存在空隙,微尘与微尘之间必定会插入其他的微尘,到最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可以容纳在两个微尘之间,这是一个很大的过失,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合理。经部等宗派认为:接触是接触,但并不粘连在一起。问题九:佛教中的空 佛教中的空,不是有无之空,是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此空是中道义,就是离常见、断灭见的一如心。此空是离一切有、无之分别见,无著无染之清净自性。不能从有相、空无来理解空义。
佛说诸法空,
不离诸有故;
若复著于空,
诸佛不能度。
全部回答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飞机上可以使用相机吗
1.4249≈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
请问,我选用何种护肤品好,我的很干,冬天里老
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位置在哪
怎么给视频配音
交口称赞的意思是什么
天猫上为什么评价失败
2009年十月一日,是新中国六十华诞,为展示新
人人车二手车这个网站怎么样
我的号在火山直播平台用了非法名字被封禁了怎
画图怎么设计尺寸
眉山到凉山州距离
杭州到河南安阳多少公里啊
通讯录里联糸人找不到
两只眼睛跳是怎么回事
推荐资讯
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羚字五笔怎么打
神农架林区环境保护局办公地址在什么地方?我
斗战神牛魔带什么宝宝
颐达车选用什么机油最好?
怎样起一坛泡菜水
请问,亚琛1:3汉诺威---------,@!!!!!!!!!!!!!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角的两边关于角
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在
三星note3系统通知栏在哪里设置?
夏天,刚从冰柜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冒“白气”.
手机号码被标记怎么去掉呢??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