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杨梅吗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01:43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3-22 18:01
青梅是杨梅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3-22 19:22
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指青梅。
梅原产我国西南山区,后在长江和黄淮一带栽培繁殖,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选育,现在我国梅的品种已超过200多个。梅总的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类,果梅即食用梅。“望梅止渴”中的梅,即是这种梅的果实。花多为单瓣,花后结果,六月成熟,是制作饮料、蜜饯、果酱的原料。如酸梅汤、奶油话梅、陈皮话梅、乌梅等。有润喉止咳、开胃生津和解毒功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现代版。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
事实上,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浅色。心理学家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做过一个有关色听联觉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音符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而且对同一个人来说,音调和颜色的联系是相当稳定的,有些人在7年后仍保持c音符与红色,d音符与紫色,f音符与粉红色,b音符与非常明亮的铜色的对应关系。
正因为联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中把这一心理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的广告中有相当普遍的应用。
梅原产我国西南山区,后在长江和黄淮一带栽培繁殖,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选育,现在我国梅的品种已超过200多个。梅总的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类,果梅即食用梅。“望梅止渴”中的梅,即是这种梅的果实。花多为单瓣,花后结果,六月成熟,是制作饮料、蜜饯、果酱的原料。如酸梅汤、奶油话梅、陈皮话梅、乌梅等。有润喉止咳、开胃生津和解毒功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现代版。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
事实上,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浅色。心理学家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做过一个有关色听联觉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音符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而且对同一个人来说,音调和颜色的联系是相当稳定的,有些人在7年后仍保持c音符与红色,d音符与紫色,f音符与粉红色,b音符与非常明亮的铜色的对应关系。
正因为联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中把这一心理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的广告中有相当普遍的应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21-03-22 22:04
普通的酸梅。
- 2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3-22 21:57
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指青梅。
梅原产我国西南山区,后在长江和黄淮一带栽培繁殖,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选育,现在我国梅的品种已超过200多个。梅总的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类,果梅即食用梅。“望梅止渴”中的梅,即是这种梅的果实。花多为单瓣,花后结果,六月成熟,是制作饮料、蜜饯、果酱的原料。如酸梅汤、奶油话梅、陈皮话梅、乌梅等。有润喉止咳、开胃生津和解毒功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
- 3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22 21:50
应该不是,杨梅太甜了。估计应该说的是青梅,不然怎么将军一讲梅子林,士兵们就都会流口水止渴了呢。
- 4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22 20:30
是
因为人们想到杨梅就会分泌唾液,
让人不再感到口渴
- 5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3-22 20:18
望梅止渴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来源〗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三国时期,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时,经过方城县一个叫梅林铺的地方。时值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曹操派人四处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终见不到一滴水。
士兵们全军都很口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加快行进速度,最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指青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