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认为写得好的美文时文是什么?需要八篇
大家认为写得好的美文时文是什么?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4-25 19:0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4-25 20:42
O(∩_∩)O哈哈~ 第一篇:隐秘的河湾
历史,虽有庄严的面容,却很难抵拒假装学问的臆想、冒称严谨的偷换、貌似公平的掩饰、形同证据的伪造。它因人们的轻信而成为舆论,因时间的易逝而难以辩驳,因文痞的无耻而延续谬误,因学者的怯懦而知错不纠。结果,它所失落的,往往倒是社会进程中的一些最关键的隐秘。
尤其是历史转折时期的隐秘,更其复杂。这是一个最容易被人们忘记的时期,因为不管用转折前还是转折后的坐标都无法读解它,而无法读解就无法记录。
历史的转折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道的弯口上常常汇聚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第二篇: 智能的梦魇
“构思过度”对创作是一种危害,营养过度对健康是一种摧残,而江河湖泊水质中的营养过度,实际上是一种污染。智能也是一样,过分地运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就会导向灾难。
前一篇文章提到一个绑票杀人的大学教师,从案情看,似乎不必先把“性本恶”的帽子加到他头上。
事情的起点竟然是一次愉快的嬉戏。这位教师从老家回单位的半道上看到河堤上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就凑了过去,后来其他孩子陆续走了,他还在与一个七岁的孩子玩着左转右转的游戏,十分开心。没想到孩子转晕了,一头栽进河堤边的污水沟里,摔落了几颗牙齿,满脸是血。这位教师紧张又慌乱,担心孩子的家长加罪于自己,只能用手去捂孩子血淋淋的嘴,这一捂他的手就没有放下来……
不知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论述胆怯和疯狂之间的关系的,在实际生活中这两个极端却总是相辅相成、互相转换。一切疯狂背后总隐藏着胆怯,而极度的胆怯又会转化为疯狂。但是,在我看来,无论导致多大的疯狂,在事过之后大多还是会良知复苏的,尽管这种复苏有时已经于事无补。
第三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有一天,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尽的我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
无奈之下,我不禁有些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我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它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我不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后面,任蜗牛慢慢向前爬。咦,这时候,我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花园。接着,我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一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等我跑步赶上它时,它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迎接我。未等我开口,它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向另一个“驿站”爬去……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这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
第四篇:爱莲说(原文)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上为美文↑ 以下为时文↓
第五篇:地铁里的阅读风(片段)
有些人在地铁到站之前刚好能看完《纽约人》杂志中《大话城乡》板块的所有文章,有些人趁此时间细读经典著作,还有的人随身携带两本小说,以便在缓慢的六路线上看完了第一本之后,就无所事事。布鲁克林的一名律师前两个月里把地铁里乘客阅读的书籍分了类,她把结果放到了博客上。“地铁书会”、纽约新学院的一名学生花去整个暑假的时间向乘客们共发放了600余本赠书,把自己阅读的激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还有人观察着地铁里的读书人,想象着他们正在读的故事。二路地铁里穿正装的那名男士正在读《罗斯塔·石学三级意大利语》,他或许是要去拜访未婚妻的父母;81号大街上那个读儿童小说的女人是不是一名正在备课的老师?大多数人往往只会去猜猜就罢了,然而我却花了12小时,在四个地铁站之间穿来梭往,去了解他们正在读什么,为什么喜欢读手中的书。
学意大利语的男性鲍勃·艾德森(Bob Alderson),今年46岁,是一名专利律师,他没有明确的旅行计划,但却一心向往去远方。“我总有一天要去趟意大利,所以我想现在开始学学意大利语。”他对记者说。
那么这个这在读《玻璃城市》的女人呢?她是不是想到留着口水的恶魔和英俊潇洒的男巫师?26岁获得审判心理学学位的遛狗师吉姆波利·聂瑟(Kimberly Nessel)告诉我们,她在书店工作的时候,就开始痴迷科幻小说中的黑暗情节。
打了好久的!别伤人心啊!!~~~~(>_<)~~~~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4-25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