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别说说。藏,通,别,圆。四教的六即佛即十乘观法的差别相???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15:15
- 提问者网友:ミ烙印ゝ
- 2021-02-28 12:20
请分别说说。藏,通,别,圆。四教的六即佛即十乘观法的差别相???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2-28 13:50
指天台圆教所立的六种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证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称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绝、六如。
(1)理即佛:谓一切众生皆具足三千三谛之理,而无缺减。
(2)名字即佛:谓了解三千三谛之理,对十方三世之佛法无疑。
(3)观行即佛:谓念念观照三千三谛之理,相续不止。
(4)相似即佛:谓三千三谛之观念相续,使见思二惑尽,而得六根清净。
(5)分真即佛:谓彻底观照三千三谛之理境,无明之惑渐除,法性的理体部份彰显。
(6)究竟即佛:谓无明之惑全尽,法性的理体究竟彰显。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圆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
(1)为令无信行人离卑下之心。
(2)为令无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诃止观》卷一(下)云(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无信者谓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为表凡夫与佛无异,而立此六即。又无智者执即佛之一边,谓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与八位、五十二位等阶位之关系,配列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名字即(已闻佛法)
│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十信位─┐ │
│ ┌─十住位 │ │六即┤ ├─十行位 │ ├八位
│分真即(分证)┼─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觉位 │ │
└究竟即(极证)──妙觉位─┴────┘
此外,日莲宗亦立六即义,《御义口传》《寿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头顶“南无妙法莲华经”时是名字即,闻奉修行是观行即,伏惑障云相似即,出而化他云分真即,究竟无作三身之佛云究竟即。
附:慧岳《天台教学史》第二章(摘录)
“即”是指不二义(体一),但在修证的进程上,方便分为六段(用异)的阶位。换言之:其所证在名目上,虽有深浅之分,但其理体,却是不二(即)。因为具六阶段的差别,才能显明凡圣的不同(事异),然其理体是平等(理造),且焦点是置于平等上而分差别,故称为“六即”。但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属坚执于理的“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则容易生起自认为与佛无异的增上慢!若只知“六”而不悉“即”,则易生自卑感!故前者属暗证禅者,不悉教门的位次;后者是局限于文字,昧于本具的理体,竟是空劳,于道无益。是以智者大师,为辅救两者间的获益,了知证果的阶位,特立六即而显明凡圣的始终(六阶段),并理体的初后不二(即)为旨趣。所谓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
A理即佛:是指一切众生,悉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但迷的众生,虽是具真如佛性之理,因为缺乏解行证的总用,故无法证得。在《摩诃止观》卷一(大正46·10b)说:“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理即”是指“理即佛”(菩提心),在表面看来,唯针对理而无惑业苦,然其实际,却是: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不离实相,故事用的惑、业、苦三障的显现,即本具理性,当体即佛。
B名字即佛:然虽在日常中,不离一切理,却迷于理,现由善友,或依经论而了解一实菩提之理,乃属知识上的言教了解,故云名字。在《摩诃止观》(同上)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
于此证明名字是属口耳所闻的学问,如刻字者,唯会刻字而不知其义理似的,故名字即,是属尚未证入实践修观的理体,但却已发菩提心,或云:发菩提心位。
C观行即佛:或云:观行五品位。依教法修行,证悟心观,获得理与慧相应,明了其所言、所行的所证位。这在圆教八位是属弟子五品位,若依《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即:“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为五品位。所谓:兼行六度,是指:专修理观为心,以六度为助行。正行六度是:戒清净,乃至利根智慧,问答无碍,得自行、化他,而以专修六度为正行,具足观心,获事理不二,将事六度相,悉能融会于不二,遂能伏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烦恼(等于别教十信位)。然智者大师的晚年,自说已证“弟子五品位”。
上述的理即、名字即,尚未入外凡位,至观行即,才称是外凡位。相似即,始能称为内凡位。
D相似即佛:明静止观,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尘沙惑,唯能降伏无明惑,即相似于真证──圆教内凡十信位(别教三贤)。因眼能彻见三千世界的内外,耳能彻闻三千世界的音声等,得获六根的胜用,任运显现,故云“六根清净位”。
E分证即佛:或云分真即。断一份无明,证一份法身,即能显自家宝,而呈现真如,且于普门示现,行利他济度的事业。本来,菩萨的阶次,具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生补处)。
F究竟即佛:是智断的圆满位。永别无明烦恼,妙证涅盘,显现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净土。
上述的六即说之思想,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五十二位说为骨干,并以《华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依据,将初位上的圣位,随所断的无明,分为四十二品,亦以别教的妙觉为十行中的第二行,特以圆教的极果,远置于第四十二位,这种论法,纯系智者大师的独创。
(1)理即佛:谓一切众生皆具足三千三谛之理,而无缺减。
(2)名字即佛:谓了解三千三谛之理,对十方三世之佛法无疑。
(3)观行即佛:谓念念观照三千三谛之理,相续不止。
(4)相似即佛:谓三千三谛之观念相续,使见思二惑尽,而得六根清净。
(5)分真即佛:谓彻底观照三千三谛之理境,无明之惑渐除,法性的理体部份彰显。
(6)究竟即佛:谓无明之惑全尽,法性的理体究竟彰显。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圆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
(1)为令无信行人离卑下之心。
(2)为令无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诃止观》卷一(下)云(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无信者谓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为表凡夫与佛无异,而立此六即。又无智者执即佛之一边,谓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与八位、五十二位等阶位之关系,配列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名字即(已闻佛法)
│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十信位─┐ │
│ ┌─十住位 │ │六即┤ ├─十行位 │ ├八位
│分真即(分证)┼─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觉位 │ │
└究竟即(极证)──妙觉位─┴────┘
此外,日莲宗亦立六即义,《御义口传》《寿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头顶“南无妙法莲华经”时是名字即,闻奉修行是观行即,伏惑障云相似即,出而化他云分真即,究竟无作三身之佛云究竟即。
附:慧岳《天台教学史》第二章(摘录)
“即”是指不二义(体一),但在修证的进程上,方便分为六段(用异)的阶位。换言之:其所证在名目上,虽有深浅之分,但其理体,却是不二(即)。因为具六阶段的差别,才能显明凡圣的不同(事异),然其理体是平等(理造),且焦点是置于平等上而分差别,故称为“六即”。但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属坚执于理的“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则容易生起自认为与佛无异的增上慢!若只知“六”而不悉“即”,则易生自卑感!故前者属暗证禅者,不悉教门的位次;后者是局限于文字,昧于本具的理体,竟是空劳,于道无益。是以智者大师,为辅救两者间的获益,了知证果的阶位,特立六即而显明凡圣的始终(六阶段),并理体的初后不二(即)为旨趣。所谓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
A理即佛:是指一切众生,悉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但迷的众生,虽是具真如佛性之理,因为缺乏解行证的总用,故无法证得。在《摩诃止观》卷一(大正46·10b)说:“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理即”是指“理即佛”(菩提心),在表面看来,唯针对理而无惑业苦,然其实际,却是: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不离实相,故事用的惑、业、苦三障的显现,即本具理性,当体即佛。
B名字即佛:然虽在日常中,不离一切理,却迷于理,现由善友,或依经论而了解一实菩提之理,乃属知识上的言教了解,故云名字。在《摩诃止观》(同上)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
于此证明名字是属口耳所闻的学问,如刻字者,唯会刻字而不知其义理似的,故名字即,是属尚未证入实践修观的理体,但却已发菩提心,或云:发菩提心位。
C观行即佛:或云:观行五品位。依教法修行,证悟心观,获得理与慧相应,明了其所言、所行的所证位。这在圆教八位是属弟子五品位,若依《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即:“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为五品位。所谓:兼行六度,是指:专修理观为心,以六度为助行。正行六度是:戒清净,乃至利根智慧,问答无碍,得自行、化他,而以专修六度为正行,具足观心,获事理不二,将事六度相,悉能融会于不二,遂能伏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烦恼(等于别教十信位)。然智者大师的晚年,自说已证“弟子五品位”。
上述的理即、名字即,尚未入外凡位,至观行即,才称是外凡位。相似即,始能称为内凡位。
D相似即佛:明静止观,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尘沙惑,唯能降伏无明惑,即相似于真证──圆教内凡十信位(别教三贤)。因眼能彻见三千世界的内外,耳能彻闻三千世界的音声等,得获六根的胜用,任运显现,故云“六根清净位”。
E分证即佛:或云分真即。断一份无明,证一份法身,即能显自家宝,而呈现真如,且于普门示现,行利他济度的事业。本来,菩萨的阶次,具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生补处)。
F究竟即佛:是智断的圆满位。永别无明烦恼,妙证涅盘,显现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净土。
上述的六即说之思想,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五十二位说为骨干,并以《华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依据,将初位上的圣位,随所断的无明,分为四十二品,亦以别教的妙觉为十行中的第二行,特以圆教的极果,远置于第四十二位,这种论法,纯系智者大师的独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2-28 15:41
《教观纲宗》建议学学。学过了基本掌握了天台化法四教。
- 2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2-28 15:08
藏教六即释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1 二别释自为六、初理即。乃至究竞即。今初、 理即者、偏真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况苦集道。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2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生。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3观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4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5五分证即。初果破见惑尽、即证真理。障理之惑虽破、思惑未除、则事障未消。而于真理、未尽清净。且思惑必须分除、而真理亦宜分净、故曰分证。由破惑之多寡、致圣位有高下。故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七贤已如上说。七圣著、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七不时解脱。成论明空门入道、学人有十八、无学有九。学人十八者、一信行。二法行、此二为贤。三信解、以二十五皆名为圣。四见得、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子、八向初果、九得初果、十向二果、十一得二果、十二向三果、十三得三果、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行般、十七不行般、十八上流般。无学有九者、一退、二思、三护、四住、五进、六不动、七不退、八慧解脱、九俱解脱。以凡位不备、今家不用。释签云、今依有门明声闻位者、有三意。一、凡圣位足。二、佛法根本。三、符顺教旨。佛法根本者、有门所说世间诸法、乃是无明正因缘生。不同外道邪无因缘生也。又四教义云、大乘经论破小用小、多取有门、少取空门。故须略出毗昙有门佛法根本贤圣之位。今文不明七圣、直作四果释者、名义显故。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四果无学位之前三果、故云前三果、研真断惑、名曰有学。指重虑缘真、断思惑而言也。须陀洹果、最初预入圣道之法流、故云预流、又圣道之始、故云初也。、集注云、然初果位、从世第一后心、苦忍真明。(或云苦忍明发、即欲界苦谛下苦法忍也、明发、即苦法智也、谓真智明发也、)于八谛下、发八忍八智。总十六心。有门以十五心名见道、为初果向。十六心是修道、初果摄。空门十六心名见道、为初果。二果去方属修道。今此且准空门以十六心为见道。欲令易解、故云八忍八智断见惑。 释义。八忍八智、欲界四谛下、各有一忍一智。谓苦法忍、苦法智等、色无色界四谛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谓苦类忍、苦类智等。合为八忍八智。忍即无漏禅定。智即无漏观慧也。无间道中、三昧断惑、名之为忍。乃即慧之定。解脱道中、观慧证理、名之为智。乃即定之慧。 见惑者、分别曰见。三界共八十八使、已如上说。止观云、见惑附体而生。还能障体。如炎依空、而动乱于空。似梦因眠、梦昏于眠。梦若不息、眠不得觉。以是而言、此惑不断、虽如天而然之真理、终无得见之日。今于世第一后心、顿发八忍。以无碍道而顿破兹惑、故曰顿断。以八智证理、故曰见道。初预圣流如上说。金刚云入流。或云逆流、逆生死流也。此位亦名随信行、即信行人。是钝根凭他生解、凭教入道也。亦名随法行、即法行人。利根自以智力而入道也。二斯陀含、既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之六品、则欲界犹有一番生死、故云一来。若有门亦名信解。亦名见得。初果之后、此果之前、断一品至五品、皆名二果向。小超断三四品、或五品、功同四品、须论家家。此约命终而言。所谓家家者、有人家家。有天家家。人中三洲、张王不同。天上六欲、宫殿等别。若是任断根性、须经七生、方断九品惑。惑有粗细、故分九品。无漏智力、故经七生。于七世中、无漏智熟、如服酥法、七日病消。如歌罗逻、七日一变。如亲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步蛇、四大力故、行至七步。蛇毒力故、不至八步。惑力至七、道力非八。若据婆沙、应云十四。何故云七、然中有、本有、数不出七、故但云七。若总论生、应云七人七天。十四中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不出七、故但云七耳。思惑九品如上言。以惑润生、经生断惑、略为点示。上上品润二生、经二番生死、始断此品。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则经三番生死、断兹三品。中中、中下二品、共润一生。则经一番生死、断兹二品。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共润一生。则经第七番生死、断斯三品。是名以惑润生、经生断惑也。今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者。是下三品润一番生死、则又有一番受生也。三阿那含、此云不还者。欲界九品思断尽、则不来欲界受生、故云不来。二果之后、此果之前、断七品或八品思、名三果向。亦名胜斯陀含。小超断至八品而命终者。名一种子。进断上八地思者、自三果后断色无色界之八地各九品思、取证四果、而般涅槃。就此释般那含、此名从略、乃是般涅槃之阿那含。次断初禅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罗汉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此是任断根性、)辅行引大论有七种。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五上流般、(色界、)六现般、(欲界、)七无色般(云云)、广如集注、须者往检。既进断上八地思、故不复还来欲界受生。自初果后、即重虑缘真、故名修道也。6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 智穷理极、故曰究竟。声闻乘四谛、缘觉乘十二因缘。菩萨乘六度、故曰三乘。七十二品思惑俱尽。四智已圆。真穷惑尽。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 二别释分三、初小乘。二中乘。三大乘。 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馀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馀涅槃。藏教十乘观法释十法成乘者、一观正因缘境。破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二真正发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轮、菩萨兼悯一切、三遵修止观。谓五停名止、四念处观。四遍破见爱烦恼。五识道灭还灭、六度是通。苦集流转、六蔽是塞。六调适三十七品、入三解脱门。七若根钝不入应修对治事禅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须识次位、凡圣不滥。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