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宣布借壳深深房a,会不会带动壳资源的炒作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8:22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4-05 23:22
恒大宣布借壳深深房a,会不会带动壳资源的炒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05 23:29
10月10日受恒大借壳深深房消息影响,深圳国企改革集体暴动大涨逾3%,深物业A继涨停、深深宝涨逾9%。10月11日,深圳国资改革再度板块再度上涨超过3%,深物业A继续涨停、深深宝A涨逾5%。深物业A近几个交易日明显放量,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量4.35亿,换手率15.83%,而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深物业A的换手率达到26.02%,成交量8.35亿,10月11日早盘深物业A的成交量量和换手已经逼近10月10日的换手和成交量。深深宝A近两个交易日的成交量也明显放大。市场主力资金对其追逐非常明显。.
目前,市场对壳资源标的的选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非ST类的一些小盘股公司、地方国企开始密集出现在壳市场中,在给市场带来新的壳资源同时,也逐步改变着壳运作的市场格局。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步伐大大放缓,以及战略新兴板或被暂时搁置,壳资源将维持较高的稀缺性,与壳相关的公司有望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A股中存在不少拥有上市平台且长期处于“亏损”的企业。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步伐大大放缓,以及战略新兴板或被暂时搁置,A股上市公司“壳”资源类的价值有了显著的提高。一般经营较好的公司是不会随意放弃这一资格的,只有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场。其他想上市而无法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壳”价值资源主要体现在此。
壳公司甄待转型,并购重组后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近几年以来,已有诸如中国化工之类的央企集团出现了“让壳”的范例。可以推导出的是,类似中国化工这样“多上市平台、多同业竞争”的企业集团有较强的清理上市平台意愿,之前亏损的或处于亏损边缘的“壳资源”企业或转型升级成的新兴业务,逐渐为市场认知后获得估值提升。
2015年共有借壳案例41起(包含借壳失败的案例),其中14家已借壳完成。包括雅百特、法因数控、美年健康、湖北金环、恺英网络、桐君阁、凯撒旅游、九九久、汉麻产业、九芝堂、康欣新材、黄海机械、新民科技、七喜控股。近几年借壳上市的案例逐步增多,也反映了壳资源的重要性。
优质壳资源紧俏
市值小、业绩差,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不被投资者认可的A股上市公司,却是借壳方眼中不可多得的借壳标的,而壳资源们对此甚是欢喜,毕竟这为传统主业小市值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壳资源出现了多重变化
受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下,资本市场上的壳资源出现了一些变化。上市国企纷纷公开出让股权谋求自救,一些还未被ST的个股开始加入到壳市场中。以中房股份(600890)和大杨创世(600233)为例,忠旺集团作价282亿借壳中房股份,圆通速递作价175亿借壳大杨创世,两个案例中壳资源均为非ST公司,大杨创世停牌前市值为40亿元左右。
根据对过去两年(2014年-2015年)借壳案例的梳理,我们认为具有这五方面特征的公司更易成为被借壳的对象:1)市值小(小市值公司因其对应的收购成本较低,且壳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上市资质)便于重组方接手:市值小于40亿;2)盈利能力较差(壳资源具有更强的卖壳意愿)公司主营业务低迷或者没有主营业务: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小于5%;扣非和摊薄后每股收益EPS小于0.1元;3)负债比例相对较低(买壳方出于降低其偿债成本的考虑);4)股权较为分散且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股权较为分散(壳资源因其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较弱而更受青睐);5)非创业板公司(考虑到创业板公司不允许借壳)。
而今年带有地方国企标签的、净利润微薄的壳资源开始显露出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钱江摩托、*ST狮头、中国嘉陵(600877)等上市国企的控股股东主动进行股权的公开转让。在国企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供给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大背景下,类似上述3家公司,通过主动公开转让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将是国资处理经营不善的上市国企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种资本运作由控股股东直接出面进行,“保壳”意愿高,业务转型动力足,资本整合能力有保证,因此A股中市值小、业绩差、转型诉求强烈的上市国企值得关注。
一些壳资源还没有被ST,但他们的净利润已经很薄了。以钱江摩托为例,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15年预计亏损1-1.25亿元。钱江摩托、*ST狮头、中国嘉陵等3家公司均为传统行业,目前市值均在50亿及以下水平,行业遭遇瓶颈和公司业绩恶化迫使公司寻求业务重组转型。
伴随着去产能以及国家定下的“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的目标,一些质地较差的国企资产被清理出来,通过壳资源转让给民企,可以变相实现参股新兴产业,从控股变成参股,管理模式上也符合此前高层所倡导的淡马锡模式,可以实现资本的自由进出,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企卖壳也不失为一项管理模式创新的改革进程,未来有望继续大力推进。
目前,市场对壳资源标的的选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非ST类的一些小盘股公司、地方国企开始密集出现在壳市场中,在给市场带来新的壳资源同时,也逐步改变着壳运作的市场格局。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步伐大大放缓,以及战略新兴板或被暂时搁置,壳资源将维持较高的稀缺性,与壳相关的公司有望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A股中存在不少拥有上市平台且长期处于“亏损”的企业。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步伐大大放缓,以及战略新兴板或被暂时搁置,A股上市公司“壳”资源类的价值有了显著的提高。一般经营较好的公司是不会随意放弃这一资格的,只有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场。其他想上市而无法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壳”价值资源主要体现在此。
壳公司甄待转型,并购重组后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近几年以来,已有诸如中国化工之类的央企集团出现了“让壳”的范例。可以推导出的是,类似中国化工这样“多上市平台、多同业竞争”的企业集团有较强的清理上市平台意愿,之前亏损的或处于亏损边缘的“壳资源”企业或转型升级成的新兴业务,逐渐为市场认知后获得估值提升。
2015年共有借壳案例41起(包含借壳失败的案例),其中14家已借壳完成。包括雅百特、法因数控、美年健康、湖北金环、恺英网络、桐君阁、凯撒旅游、九九久、汉麻产业、九芝堂、康欣新材、黄海机械、新民科技、七喜控股。近几年借壳上市的案例逐步增多,也反映了壳资源的重要性。
优质壳资源紧俏
市值小、业绩差,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不被投资者认可的A股上市公司,却是借壳方眼中不可多得的借壳标的,而壳资源们对此甚是欢喜,毕竟这为传统主业小市值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壳资源出现了多重变化
受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下,资本市场上的壳资源出现了一些变化。上市国企纷纷公开出让股权谋求自救,一些还未被ST的个股开始加入到壳市场中。以中房股份(600890)和大杨创世(600233)为例,忠旺集团作价282亿借壳中房股份,圆通速递作价175亿借壳大杨创世,两个案例中壳资源均为非ST公司,大杨创世停牌前市值为40亿元左右。
根据对过去两年(2014年-2015年)借壳案例的梳理,我们认为具有这五方面特征的公司更易成为被借壳的对象:1)市值小(小市值公司因其对应的收购成本较低,且壳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上市资质)便于重组方接手:市值小于40亿;2)盈利能力较差(壳资源具有更强的卖壳意愿)公司主营业务低迷或者没有主营业务: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小于5%;扣非和摊薄后每股收益EPS小于0.1元;3)负债比例相对较低(买壳方出于降低其偿债成本的考虑);4)股权较为分散且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股权较为分散(壳资源因其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较弱而更受青睐);5)非创业板公司(考虑到创业板公司不允许借壳)。
而今年带有地方国企标签的、净利润微薄的壳资源开始显露出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钱江摩托、*ST狮头、中国嘉陵(600877)等上市国企的控股股东主动进行股权的公开转让。在国企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供给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大背景下,类似上述3家公司,通过主动公开转让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将是国资处理经营不善的上市国企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种资本运作由控股股东直接出面进行,“保壳”意愿高,业务转型动力足,资本整合能力有保证,因此A股中市值小、业绩差、转型诉求强烈的上市国企值得关注。
一些壳资源还没有被ST,但他们的净利润已经很薄了。以钱江摩托为例,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15年预计亏损1-1.25亿元。钱江摩托、*ST狮头、中国嘉陵等3家公司均为传统行业,目前市值均在50亿及以下水平,行业遭遇瓶颈和公司业绩恶化迫使公司寻求业务重组转型。
伴随着去产能以及国家定下的“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的目标,一些质地较差的国企资产被清理出来,通过壳资源转让给民企,可以变相实现参股新兴产业,从控股变成参股,管理模式上也符合此前高层所倡导的淡马锡模式,可以实现资本的自由进出,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企卖壳也不失为一项管理模式创新的改革进程,未来有望继续大力推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06 00:23
不过就是借鸡下蛋,没啥稀奇,这种资本运作,很常见,但是如果要购买他们的股票请小心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