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径无人自还。 作者是谁?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3:53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2-23 04:05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径无人自还。 作者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2-23 04:59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心里憔悴的诗人正准备归隐山林,青山便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归宿。
【归山】张继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心里憔悴的诗人正准备归隐山林,青山便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归宿。
【归山】张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2-23 05:52
李煜
- 2楼网友:怙棘
- 2021-02-23 05:06
开元乐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据说李煜42岁(公元978年)的大年初一,听到窗外锣鼓震天的喜庆祝福之声,有感而发,取出笔墨,写下这首《开元乐》。这首诗非常有特色,对仗工整自不必说。每句二四对应,四句一气呵成,因“心事”而念“生涯”,因念“生涯”而觅“空山”,因“空山有雪”“野路无人”而自还。词人的心路走了一个循环,由摆脱现实的悲惨到追求理想的隐遁境界,由隐遁境界的孤寂难捺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心事”是全诗的诗眼,这种“心事”是极端矛盾的,是摆脱现实而不能,追求理想而不得的无奈与不甘。
纵观李煜词,直感动人,意寡情稠是他最大特色。如写歌女“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一斛珠》)“丁香颗”喻女子牙之细白,“樱桃”喻女子口之红小,已是绝妙,一“引”一“破”捕捉了瞬间的美感。如思上汴京的七弟李从善“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清平乐》)点明时令,抒写离恨,毫不矫情,先情后景,“如雪乱”的比喻既写出了落梅之多,联系下句的“拂”字,又写出了落梅的动态,“拂了一身还满”可见词人站立之久,落花之多,愁情之浓,情景交融。
清代纳兰性德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的确,李煜之词“词中有画,画中含情”,独特而耐人寻味。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据说李煜42岁(公元978年)的大年初一,听到窗外锣鼓震天的喜庆祝福之声,有感而发,取出笔墨,写下这首《开元乐》。这首诗非常有特色,对仗工整自不必说。每句二四对应,四句一气呵成,因“心事”而念“生涯”,因念“生涯”而觅“空山”,因“空山有雪”“野路无人”而自还。词人的心路走了一个循环,由摆脱现实的悲惨到追求理想的隐遁境界,由隐遁境界的孤寂难捺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心事”是全诗的诗眼,这种“心事”是极端矛盾的,是摆脱现实而不能,追求理想而不得的无奈与不甘。
纵观李煜词,直感动人,意寡情稠是他最大特色。如写歌女“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一斛珠》)“丁香颗”喻女子牙之细白,“樱桃”喻女子口之红小,已是绝妙,一“引”一“破”捕捉了瞬间的美感。如思上汴京的七弟李从善“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清平乐》)点明时令,抒写离恨,毫不矫情,先情后景,“如雪乱”的比喻既写出了落梅之多,联系下句的“拂”字,又写出了落梅的动态,“拂了一身还满”可见词人站立之久,落花之多,愁情之浓,情景交融。
清代纳兰性德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的确,李煜之词“词中有画,画中含情”,独特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转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