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拜上师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22:59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2-24 07:44
如何拜上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2-24 08:49
上师瑜伽中的“瑜伽”是梵文,藏文对字是“兰木觉”或者“年木楞”,译成中文是相应、观行、相应观、实修之意。其意乃走向正道或实修正道之意。上师相应乃通过上师观想法来实修觉悟、走向正道、认识本性之意。
《无垢光荣经》云:“若无上师,则无如来,所有如来,源于上师。”密宗《六部续》云:“若体内无心脏,则将必死无疑;若无上师指点,则无解脱之道。”上师相应乃不二、无我的境界,而无我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佛离不开上师。什么叫若无上师,则无佛,意思是就像佛陀自己也离不开“恩师”两个字,他在初起时拜师学佛,领受菩萨戒;中期时实修四道、十地,最后悟出正果,世上任何一位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恩师。如果离开上师就是等于失去导游的游客,失去医生的病人,没有翅膀的小鸟,无法走向成佛之道路上。曾经出世过很多佛,很多菩萨以及历代高僧,但我们由于福报浅显,未能圣面这些佛菩萨,没有机会听取他们的教诲。
大师想:“我说什么都懂,她就不高兴,如果明天再来的话,我就要说什么都不懂。”第二天,那女士果真又来了,把昨天的问题重问了一次。大师答道:“我什么都不懂,哪儿有学习的地方?”女士很高兴,抬头回答道:“你要学知识的话,在龙魔聚集的山洞里,住着从未见过阳光的多美修波大师。如果你能去那儿学修的话,你的未来是不可思议的。”
央敦大师听到其师之名号,心中充满乐意,竟忘了问其师的具体居住之地,遂一直等待女士的到来,但结果一直没有等到。七天后,他自己去寻找上师,在卫藏(今天的前藏和后藏)地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大师又往阿里地区找了三年也没找着。央敦巴大师因此心灰,返回老家,打听上师的情况。
央敦巴大师刚到落墨地区时,两个投骰子者正在打骰子,每次打骰子,嘴里都祈祷着:“从无见过阳光的多美修波敬垂念。”央敦大师一听到此句,汗毛悉竖、眼泪涟涟,时而笑着说:“很快就能见到清净的善知识。”时而哭着说:“我找了六年都没找到,会不会又是一场空。”接着问他们:“多美修波大师,现在在何处?”那两位投骰子者说:“从这儿下去,罗门方向有个叫鲁扎森的山洞,多美修波大师就在那儿闭关修行,从小到大从未出过山洞。”央敦大师赶紧跑到山洞,拜见了上师,询问了很多寻师之事。并向上师请求大圆满耳传法。但上师对他说:“我年轻,您年老,耳传法只能传一人,因此首先传您夺舍法。”上师就让他修夺舍法,两人把身体交换了,然后把所有正法诀窍传授给央敦大师。
一千年前,西藏有一名叫勒波大师的大圆满行者,他为了学修大圆满,千辛万苦来到幸仓地区,拜幸钦鲁噶为师。他与上师之间有这样一则故事:勒波到师父家附近时,看见一位老人在用一匹马耕地,勒波大师问:“幸钦鲁噶大师在何处?”老人答道:“我就是幸钦鲁噶,你找我所为何事?”勒波回答道:“我想拜你为师。”老人就以无所谓的样子说道:“那我们就回家吧。”回家之后鲁噶大师把那匹马给杀了,马肉煮熟后,让弟子也吃肉。弟子勒波感觉很恶心,一个师父怎么能把刚刚还为他服务的马给杀了呢?刚刚还用它耕地,不但不报恩,还把他给杀了,感觉这天理难容。鲁噶大师以理所当然态度吃马肉,喝马血,吃完之后,把马的所有骨头和剩下的肉都装在马皮里,拿着马尾使劲拉了一下,那马立刻复活并站起来照样为鲁噶大师耕地。其实鲁噶大师就是想考验下他的信心,学佛人的信心必须经得起考验,不能动不动就怀疑和起疑心。
幸钦鲁噶自从收勒波为弟子开始,就只让他干砍柴、挖土、背水、背粪等粗活,这样一直折磨了他九年,不传正法。勒波大师因为师父不传心法、且每日只干粗活,而使他天天伤心流泪,但从未有过放弃或者离开的念头,一直为鲁噶大师做奴隶。其实让他做那么多的苦工也是为了培养他的耐心和忍耐力。所以作为弟子的我们,不但要检验师父,还要检验自己的信心。
《无上大圆满》云:“弟子闻法时,要远离五邪见,需具五铠甲,五不贪欲,以五种理解闻法。”
远离五邪见:
远离五邪见(即偏见)是弟子在闻法时所需要的善缘条件。以傲慢闻法,比如很多有钱人或有权势的人,把上师当做奴婢或者乞丐,把自己视为领导或国王,没有恭敬心和虔诚心,如此闻法是不允许的;如交易之邪见,即是把上师当做商人,上师的诀窍视为商品,传法当做交易,于是不依上师的心法修行,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要求这个,回避那个,讨价还价,这也是不如法的;以贪心闻法:有人把上师当做情人,修行视为爱恋,依护上师如恋爱,这样的心态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上师不是你的情人。有的人贪欲求法,执着于法,那也是属于贪婪闻法;不诚信闻法:有人把上师当做领导或国王,表面上毕恭毕敬,实际心里却不虔诚,导致一大堆修行上的障碍;不重视诀窍:就是对诀窍缺乏恭敬心、虔诚心,以可闻不可闻、可做不可做的心态去求法,有的把诀窍视为商品、或者一般的物品,导致修行障碍。作为一个修行人,这五种邪见皆不允许有。
以五铠甲传法:
五铠甲是师父在传法时所采取的一些方法。通过五种不同的方式阐释修行的方法,以防弟子的邪见和疑心。1、让弟子了解诀窍的深层用意;2、每次传法时让弟子有新的认识;3、阐释曾未闻过的心法,消除他的厌烦心;4、通过发心让弟子知道什么叫解脱,令他领悟无我;5、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而要发自内心为弟子传法,令他感受到你的用心良苦。
五不贪欲闻法:
上师传法时弟子必须远离五种贪欲,那就是不贪钱财、不贪名声地位、不贪抢夺弟子、不贪世俗红尘、不贪欲眷顾服侍。我们闻法、修法不是为得到钱财、名声、地位、世俗红尘、眷顾服侍。
以五理解闻法
:把自己当做病人,自己的烦恼当做病,视上师为能治病的医生,上师的诀窍就是能治病的良药,上师为你传法是就是治疗。治病不单单需要医生的高明医术,还需要病人的配合,包括他的心态、对医生的信任,以及按照医生的吩咐治病。同理,依护上师就是与上师配合好,包括对上师信心,对诀窍的信任,弟子的心态等等。
师父管教弟子的十种方法,那就是信心、慈悲、诀窍、勤奋、实修、智慧、见地、修法、行为。
其一、信仰如大地,若缺乏了信心,则无法起步,无法萌生解脱之幼芽。所以师父要了解弟子的心态,了解他的信仰状态。如果发现弟子没有信心,就以不同方式培养其信心,才能走到修行的路上。佛教的信仰就是信因果,信因果就是了解因果,如果弟子不了解因果,可能就无法获取健康的信仰,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弟子了解因果的来龙去脉。
其二、慈悲如温度、气候,如果行者缺乏慈悲心,就好比田地没有温度、热度一样,无法长出大乘的幼苗。所以师父要了解弟子的心,弥补他不足的地方,通过知母、念母、报母、轮回过患、人生无常等教导,培养弟子的慈悲之心。
其三、诀窍如种子,弟子即使有信仰、慈悲,但若缺乏师父的诀窍,就象良田、温度、湿度、热度皆具备,但没播种,怎能发芽。所以师父要根据弟子的根器、慧根,传授诀窍即适当的实修方法。
其四、勤奋如农民的工作,大地虽然具备温度、湿度、种子,但如果缺乏了农民勤奋的劳动,则不会有秋天的丰收。所以我们不但要具备慈悲、信任和诀窍,还需要勤奋、精进心,我们才能不懈怠,才能有日日进步。
其五、实修如阳光,种子需要阳光的温度和热度,否则无法发芽。我们也许很有信仰、慈悲心、精进心,但如果缺乏了具体实修方法的诀窍,以及通过诀窍而实修即实践的话,我们也得不到成果。
其六、如果弟子没有智慧,则难以获得觉悟、无我的精神,所以师父要让弟子听闻佛法,思考和研究内容,最后以此实修,取得智慧。
其八、修法是指依照见地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果弟子缺乏了具体修法,具体做法,那么有再高的见地,再好的师父都起不到作用,所以应教授基于出离心、慈悲心的具体修法,让弟子知道修行的具体方法。
其九、行为是具体操作,也是修行的开始,其所闻、所知、所思必须改变我们身口意三门行为,即是三门改善。如果修行没有起到三门行为改善之作用,那么其修行就没有很大的意义,应教导弟子改善三门,进入状态,认识无我,打破自我。
其十、成果就是认识本性,打破自我。如果弟子没有修行的成果,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所以要通过不同方式让弟子认识本性,打破自我,证得解脱。有时候骂几句甚至打一顿也是一种教育,因为对有的人说一大堆不如打一顿或者骂一顿,他才能很快的醒悟过来,但有的弟子却理解不到这样的用意,经常会误会、邪见、觉得自己很冤枉。有的弟子常常对师父有要求,对佛法也有要求,但不对自己有要求,不改变自己行为态度,这还是修行人吗?修行就是为了改变自己,改善自己,圆满自己的啊。
贡佐巴大师云:“首先以喇嘛为上师,其次以文字为上师,最后以自心为上师。”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即是做回自己。但目前我们跟佛无法连接,因为佛是无我的智慧,无私的爱心,而我们却有自我、贪婪、自私的心,所以我们跟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现在唯一能接触的就是佛经,但佛经自己又不会开口说话,我们的智慧又不到位,此时此刻,我所需要的就是一位师父。因此,首先要拜一位清净而合格的善知识,在其座前听闻佛,研讨佛法,被称为以喇嘛为上师;听闻之后还得思考、深入研究,《污垢光荣》云:“将会文字替代,恭敬经文如敬我。”佛经即是佛的智慧,法的精髓,修行的最佳方法,所以在师父传授的教诲中深思熟虑,研究深层用意,吸取精华,被称为以文字上师;经常在文字里绕来绕去没有用,思索内容之后,在行为上、心理上进行改进,改善,此时的我们,应该审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被称为以自心为上师。
《无垢光荣经》云:“若无上师,则无如来,所有如来,源于上师。”密宗《六部续》云:“若体内无心脏,则将必死无疑;若无上师指点,则无解脱之道。”上师相应乃不二、无我的境界,而无我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佛离不开上师。什么叫若无上师,则无佛,意思是就像佛陀自己也离不开“恩师”两个字,他在初起时拜师学佛,领受菩萨戒;中期时实修四道、十地,最后悟出正果,世上任何一位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恩师。如果离开上师就是等于失去导游的游客,失去医生的病人,没有翅膀的小鸟,无法走向成佛之道路上。曾经出世过很多佛,很多菩萨以及历代高僧,但我们由于福报浅显,未能圣面这些佛菩萨,没有机会听取他们的教诲。
大师想:“我说什么都懂,她就不高兴,如果明天再来的话,我就要说什么都不懂。”第二天,那女士果真又来了,把昨天的问题重问了一次。大师答道:“我什么都不懂,哪儿有学习的地方?”女士很高兴,抬头回答道:“你要学知识的话,在龙魔聚集的山洞里,住着从未见过阳光的多美修波大师。如果你能去那儿学修的话,你的未来是不可思议的。”
央敦大师听到其师之名号,心中充满乐意,竟忘了问其师的具体居住之地,遂一直等待女士的到来,但结果一直没有等到。七天后,他自己去寻找上师,在卫藏(今天的前藏和后藏)地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大师又往阿里地区找了三年也没找着。央敦巴大师因此心灰,返回老家,打听上师的情况。
央敦巴大师刚到落墨地区时,两个投骰子者正在打骰子,每次打骰子,嘴里都祈祷着:“从无见过阳光的多美修波敬垂念。”央敦大师一听到此句,汗毛悉竖、眼泪涟涟,时而笑着说:“很快就能见到清净的善知识。”时而哭着说:“我找了六年都没找到,会不会又是一场空。”接着问他们:“多美修波大师,现在在何处?”那两位投骰子者说:“从这儿下去,罗门方向有个叫鲁扎森的山洞,多美修波大师就在那儿闭关修行,从小到大从未出过山洞。”央敦大师赶紧跑到山洞,拜见了上师,询问了很多寻师之事。并向上师请求大圆满耳传法。但上师对他说:“我年轻,您年老,耳传法只能传一人,因此首先传您夺舍法。”上师就让他修夺舍法,两人把身体交换了,然后把所有正法诀窍传授给央敦大师。
一千年前,西藏有一名叫勒波大师的大圆满行者,他为了学修大圆满,千辛万苦来到幸仓地区,拜幸钦鲁噶为师。他与上师之间有这样一则故事:勒波到师父家附近时,看见一位老人在用一匹马耕地,勒波大师问:“幸钦鲁噶大师在何处?”老人答道:“我就是幸钦鲁噶,你找我所为何事?”勒波回答道:“我想拜你为师。”老人就以无所谓的样子说道:“那我们就回家吧。”回家之后鲁噶大师把那匹马给杀了,马肉煮熟后,让弟子也吃肉。弟子勒波感觉很恶心,一个师父怎么能把刚刚还为他服务的马给杀了呢?刚刚还用它耕地,不但不报恩,还把他给杀了,感觉这天理难容。鲁噶大师以理所当然态度吃马肉,喝马血,吃完之后,把马的所有骨头和剩下的肉都装在马皮里,拿着马尾使劲拉了一下,那马立刻复活并站起来照样为鲁噶大师耕地。其实鲁噶大师就是想考验下他的信心,学佛人的信心必须经得起考验,不能动不动就怀疑和起疑心。
幸钦鲁噶自从收勒波为弟子开始,就只让他干砍柴、挖土、背水、背粪等粗活,这样一直折磨了他九年,不传正法。勒波大师因为师父不传心法、且每日只干粗活,而使他天天伤心流泪,但从未有过放弃或者离开的念头,一直为鲁噶大师做奴隶。其实让他做那么多的苦工也是为了培养他的耐心和忍耐力。所以作为弟子的我们,不但要检验师父,还要检验自己的信心。
《无上大圆满》云:“弟子闻法时,要远离五邪见,需具五铠甲,五不贪欲,以五种理解闻法。”
远离五邪见:
远离五邪见(即偏见)是弟子在闻法时所需要的善缘条件。以傲慢闻法,比如很多有钱人或有权势的人,把上师当做奴婢或者乞丐,把自己视为领导或国王,没有恭敬心和虔诚心,如此闻法是不允许的;如交易之邪见,即是把上师当做商人,上师的诀窍视为商品,传法当做交易,于是不依上师的心法修行,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要求这个,回避那个,讨价还价,这也是不如法的;以贪心闻法:有人把上师当做情人,修行视为爱恋,依护上师如恋爱,这样的心态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上师不是你的情人。有的人贪欲求法,执着于法,那也是属于贪婪闻法;不诚信闻法:有人把上师当做领导或国王,表面上毕恭毕敬,实际心里却不虔诚,导致一大堆修行上的障碍;不重视诀窍:就是对诀窍缺乏恭敬心、虔诚心,以可闻不可闻、可做不可做的心态去求法,有的把诀窍视为商品、或者一般的物品,导致修行障碍。作为一个修行人,这五种邪见皆不允许有。
以五铠甲传法:
五铠甲是师父在传法时所采取的一些方法。通过五种不同的方式阐释修行的方法,以防弟子的邪见和疑心。1、让弟子了解诀窍的深层用意;2、每次传法时让弟子有新的认识;3、阐释曾未闻过的心法,消除他的厌烦心;4、通过发心让弟子知道什么叫解脱,令他领悟无我;5、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而要发自内心为弟子传法,令他感受到你的用心良苦。
五不贪欲闻法:
上师传法时弟子必须远离五种贪欲,那就是不贪钱财、不贪名声地位、不贪抢夺弟子、不贪世俗红尘、不贪欲眷顾服侍。我们闻法、修法不是为得到钱财、名声、地位、世俗红尘、眷顾服侍。
以五理解闻法
:把自己当做病人,自己的烦恼当做病,视上师为能治病的医生,上师的诀窍就是能治病的良药,上师为你传法是就是治疗。治病不单单需要医生的高明医术,还需要病人的配合,包括他的心态、对医生的信任,以及按照医生的吩咐治病。同理,依护上师就是与上师配合好,包括对上师信心,对诀窍的信任,弟子的心态等等。
师父管教弟子的十种方法,那就是信心、慈悲、诀窍、勤奋、实修、智慧、见地、修法、行为。
其一、信仰如大地,若缺乏了信心,则无法起步,无法萌生解脱之幼芽。所以师父要了解弟子的心态,了解他的信仰状态。如果发现弟子没有信心,就以不同方式培养其信心,才能走到修行的路上。佛教的信仰就是信因果,信因果就是了解因果,如果弟子不了解因果,可能就无法获取健康的信仰,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弟子了解因果的来龙去脉。
其二、慈悲如温度、气候,如果行者缺乏慈悲心,就好比田地没有温度、热度一样,无法长出大乘的幼苗。所以师父要了解弟子的心,弥补他不足的地方,通过知母、念母、报母、轮回过患、人生无常等教导,培养弟子的慈悲之心。
其三、诀窍如种子,弟子即使有信仰、慈悲,但若缺乏师父的诀窍,就象良田、温度、湿度、热度皆具备,但没播种,怎能发芽。所以师父要根据弟子的根器、慧根,传授诀窍即适当的实修方法。
其四、勤奋如农民的工作,大地虽然具备温度、湿度、种子,但如果缺乏了农民勤奋的劳动,则不会有秋天的丰收。所以我们不但要具备慈悲、信任和诀窍,还需要勤奋、精进心,我们才能不懈怠,才能有日日进步。
其五、实修如阳光,种子需要阳光的温度和热度,否则无法发芽。我们也许很有信仰、慈悲心、精进心,但如果缺乏了具体实修方法的诀窍,以及通过诀窍而实修即实践的话,我们也得不到成果。
其六、如果弟子没有智慧,则难以获得觉悟、无我的精神,所以师父要让弟子听闻佛法,思考和研究内容,最后以此实修,取得智慧。
其八、修法是指依照见地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果弟子缺乏了具体修法,具体做法,那么有再高的见地,再好的师父都起不到作用,所以应教授基于出离心、慈悲心的具体修法,让弟子知道修行的具体方法。
其九、行为是具体操作,也是修行的开始,其所闻、所知、所思必须改变我们身口意三门行为,即是三门改善。如果修行没有起到三门行为改善之作用,那么其修行就没有很大的意义,应教导弟子改善三门,进入状态,认识无我,打破自我。
其十、成果就是认识本性,打破自我。如果弟子没有修行的成果,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所以要通过不同方式让弟子认识本性,打破自我,证得解脱。有时候骂几句甚至打一顿也是一种教育,因为对有的人说一大堆不如打一顿或者骂一顿,他才能很快的醒悟过来,但有的弟子却理解不到这样的用意,经常会误会、邪见、觉得自己很冤枉。有的弟子常常对师父有要求,对佛法也有要求,但不对自己有要求,不改变自己行为态度,这还是修行人吗?修行就是为了改变自己,改善自己,圆满自己的啊。
贡佐巴大师云:“首先以喇嘛为上师,其次以文字为上师,最后以自心为上师。”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即是做回自己。但目前我们跟佛无法连接,因为佛是无我的智慧,无私的爱心,而我们却有自我、贪婪、自私的心,所以我们跟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现在唯一能接触的就是佛经,但佛经自己又不会开口说话,我们的智慧又不到位,此时此刻,我所需要的就是一位师父。因此,首先要拜一位清净而合格的善知识,在其座前听闻佛,研讨佛法,被称为以喇嘛为上师;听闻之后还得思考、深入研究,《污垢光荣》云:“将会文字替代,恭敬经文如敬我。”佛经即是佛的智慧,法的精髓,修行的最佳方法,所以在师父传授的教诲中深思熟虑,研究深层用意,吸取精华,被称为以文字上师;经常在文字里绕来绕去没有用,思索内容之后,在行为上、心理上进行改进,改善,此时的我们,应该审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被称为以自心为上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