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坏账如何处理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9:30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02-19 03:43
企业坏账如何处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2-19 04:13
问题一:企业坏账准备如何处理? 首先预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企业发生坏账的时候,确认坏账,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以前年度发生的坏账又收回的时候,坏账转回,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问题二:什么是坏账?怎样处理坏账?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企业发生坏帐,造成坏帐损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过3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具体彩何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问题三:企业要注销,坏账怎么做处理? 未计提出现坏账,不管你计入什么科目 只要进入损益科目就要牵扯利润,年底汇算清缴都要调整,可以算算缴纳多少。是否去一家税务所出个财产损失报告。
关于资产损失的列支。
按照财税[2009]57号的规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按照国税发[2009]88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两大类。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第二十三条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问题四: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会计处理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即 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会计处理上有顶种处理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计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计提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问题五:对于企业的坏账准备应怎样处理?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以前年度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直接记: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坏账准备余额,其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比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或: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求采纳问题六: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后没发生坏账该怎么处理? 如果你有年限长的应收款建议你挂帐,如果没有年限长的就做反分录冲回问题七: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进行坏账准备的核算,首先要明确一点:“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年末时始终保持“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固定比例,这一点记住了,不管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年中”如何变化,“年终”都要保持这个比例!
上题中你没有给出坏账的提取比例,以0.5%为例:
1、07年应提取
300000*0.5%=1500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坏账准备 1500
2、08年末,坏账准备应保持余额250000*0.5%=1250,由于当年没有发生坏账,因此年初结转的“坏账准备”没有发生变动,因此超额1500-1250=250,应冲减
借:管理费用 -250
贷:坏账准备 -250
3、09年发生坏账10000,意味着“坏账准备”发生变动
借:坏账准备1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
这样的话,09年初账面上提取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250不足以列支10000的坏账,出现了借方余额1250-10000=-8750。而09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0,那么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应为贷方400000*0.5%=2000,要保持这个余额,需要提取8750+2000=10750.分录同1问题八: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处理方法有哪些 二、如何处理坏账?
坏账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冲销法,二是备抵法。(1)、直接冲销法。
直接冲销法下,公司要等到信用部门确定顾客的款项不可收回时,才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确认为坏账。在注销某一客户应收账款的同时,把坏账损失列为发生期的管理费用。
优势:简便易行,对于规模小,且应收账款数额较小或坏账不易发生的企业,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弊端: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即在前期不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由于不能当期确认损失,容易使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高估。不符合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2)、备抵法。
直接冲销法应用起来十分简单,如果坏账损失金额不大,它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错误。但它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不够准确。相比之下,备抵法是一种应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坏账费用的更好方法。
备抵法是按期计提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确认某一应收账款为坏账是,注销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
计提坏账准备主要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
对于年内报表(月报或季报),企业可使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因为该法容易应用。年末,企业可使用应收账款账龄法以确保应收账款预期可实现金额,即预期可收回金额列报。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很好,因为百分比法着重衡量利润表中的坏账费用,而应收账款账龄法用于衡量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净额。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这种方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估计收不回应收账款金额,并为之建立相应的坏账准备。其中估计坏账率是一个会计估计问题,所采用的比例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和当前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且及时调整,但并不是随意的。
②账龄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应收账款的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理论上讲,应收账款被拖欠的期限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利用账龄分析表提供的信息(不同期限的账款估计坏账率不同),就能确定坏账准备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时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其中预付账款较少而计入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是应剔除。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比例: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一是比例不限,二是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滥用,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由以上可以看出,企业采用备抵法:
优势:将坏账及时入账,体现了配比原则,避免了企业利润虚增,真实揭示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我国目前一般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
劣势:核算手续比较繁琐,坏账准备是估计金额,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估计金额受会计人员的学识、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利用坏账的处理来掩盖挪用或贪污公款的情......余下全文>>问题九:企业坏账的会计分录 2002年
借;资产减值准备5000
贷:坏账准备5000
2003年坏账损失6000
借;坏账准备6000
贷:应收账款6000
200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准备5500
贷:坏账准备5500
2004年发生坏账3000
借;坏账准备3000
贷:应收账款3000
同时收回上年已冲坏账4000
借:应收账款4000
贷;坏账准备4000
借:银行存款4000
贷:应收账款4000
2004年营收账款余额80万计提坏账。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准备2500问题十:如何确定企业的坏账? 1.债务人依法被宣告破产的,企业应当取得其破产公告、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注销工商登记的证明,或者是政府部门责令其停业的文件等相关的法律资料,扣除以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仍然不能收回的货款,应当记为“坏账损失”;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死亡或失踪,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并且没有继承人承担的应收账款,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记为“坏账损失”。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如果债务人属于自然死亡,应该取得当地政府部门开具的死亡证明;如果债务人依法被宣告死亡的,应当取得法院等相关部门死亡宣告;如果债务人失踪,应当取得政府部门的失踪宣告。除此之外,应当取得法院有关债务人遗产或财产的分配的裁定书等有效法律文件。
3.债务人因遭受意外事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停产的,其财产在3年以内无法清偿的账款,并取得相关证明资料后,记为“坏账损失”。
4.涉诉的应收账款,由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判定为胜诉但是因无法执行而被终止执行的,记为“坏账损失”。
以前年度发生的坏账又收回的时候,坏账转回,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问题二:什么是坏账?怎样处理坏账?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企业发生坏帐,造成坏帐损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过3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具体彩何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问题三:企业要注销,坏账怎么做处理? 未计提出现坏账,不管你计入什么科目 只要进入损益科目就要牵扯利润,年底汇算清缴都要调整,可以算算缴纳多少。是否去一家税务所出个财产损失报告。
关于资产损失的列支。
按照财税[2009]57号的规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按照国税发[2009]88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两大类。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第二十三条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问题四: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会计处理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即 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会计处理上有顶种处理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计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计提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问题五:对于企业的坏账准备应怎样处理?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以前年度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直接记: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坏账准备余额,其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比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或: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求采纳问题六: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后没发生坏账该怎么处理? 如果你有年限长的应收款建议你挂帐,如果没有年限长的就做反分录冲回问题七: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进行坏账准备的核算,首先要明确一点:“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年末时始终保持“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固定比例,这一点记住了,不管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年中”如何变化,“年终”都要保持这个比例!
上题中你没有给出坏账的提取比例,以0.5%为例:
1、07年应提取
300000*0.5%=1500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坏账准备 1500
2、08年末,坏账准备应保持余额250000*0.5%=1250,由于当年没有发生坏账,因此年初结转的“坏账准备”没有发生变动,因此超额1500-1250=250,应冲减
借:管理费用 -250
贷:坏账准备 -250
3、09年发生坏账10000,意味着“坏账准备”发生变动
借:坏账准备1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
这样的话,09年初账面上提取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250不足以列支10000的坏账,出现了借方余额1250-10000=-8750。而09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0,那么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应为贷方400000*0.5%=2000,要保持这个余额,需要提取8750+2000=10750.分录同1问题八: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处理方法有哪些 二、如何处理坏账?
坏账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冲销法,二是备抵法。(1)、直接冲销法。
直接冲销法下,公司要等到信用部门确定顾客的款项不可收回时,才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确认为坏账。在注销某一客户应收账款的同时,把坏账损失列为发生期的管理费用。
优势:简便易行,对于规模小,且应收账款数额较小或坏账不易发生的企业,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弊端: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即在前期不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由于不能当期确认损失,容易使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高估。不符合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2)、备抵法。
直接冲销法应用起来十分简单,如果坏账损失金额不大,它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错误。但它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不够准确。相比之下,备抵法是一种应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坏账费用的更好方法。
备抵法是按期计提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确认某一应收账款为坏账是,注销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
计提坏账准备主要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
对于年内报表(月报或季报),企业可使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因为该法容易应用。年末,企业可使用应收账款账龄法以确保应收账款预期可实现金额,即预期可收回金额列报。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很好,因为百分比法着重衡量利润表中的坏账费用,而应收账款账龄法用于衡量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净额。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这种方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估计收不回应收账款金额,并为之建立相应的坏账准备。其中估计坏账率是一个会计估计问题,所采用的比例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和当前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且及时调整,但并不是随意的。
②账龄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应收账款的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理论上讲,应收账款被拖欠的期限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利用账龄分析表提供的信息(不同期限的账款估计坏账率不同),就能确定坏账准备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时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其中预付账款较少而计入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是应剔除。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比例: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一是比例不限,二是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滥用,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由以上可以看出,企业采用备抵法:
优势:将坏账及时入账,体现了配比原则,避免了企业利润虚增,真实揭示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我国目前一般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
劣势:核算手续比较繁琐,坏账准备是估计金额,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估计金额受会计人员的学识、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利用坏账的处理来掩盖挪用或贪污公款的情......余下全文>>问题九:企业坏账的会计分录 2002年
借;资产减值准备5000
贷:坏账准备5000
2003年坏账损失6000
借;坏账准备6000
贷:应收账款6000
200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准备5500
贷:坏账准备5500
2004年发生坏账3000
借;坏账准备3000
贷:应收账款3000
同时收回上年已冲坏账4000
借:应收账款4000
贷;坏账准备4000
借:银行存款4000
贷:应收账款4000
2004年营收账款余额80万计提坏账。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准备2500问题十:如何确定企业的坏账? 1.债务人依法被宣告破产的,企业应当取得其破产公告、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注销工商登记的证明,或者是政府部门责令其停业的文件等相关的法律资料,扣除以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仍然不能收回的货款,应当记为“坏账损失”;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死亡或失踪,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并且没有继承人承担的应收账款,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记为“坏账损失”。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如果债务人属于自然死亡,应该取得当地政府部门开具的死亡证明;如果债务人依法被宣告死亡的,应当取得法院等相关部门死亡宣告;如果债务人失踪,应当取得政府部门的失踪宣告。除此之外,应当取得法院有关债务人遗产或财产的分配的裁定书等有效法律文件。
3.债务人因遭受意外事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停产的,其财产在3年以内无法清偿的账款,并取得相关证明资料后,记为“坏账损失”。
4.涉诉的应收账款,由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判定为胜诉但是因无法执行而被终止执行的,记为“坏账损失”。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