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9 03:00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11-28 10:16
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1-28 11:5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认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在他看来,教育首先应该是人学,作为教师,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特长爱好、才能禀赋,就谈不上教育。
在教育这种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同时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让人很失望,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 “人”在渐渐被丢失。学生要么被当成知识的容器、口袋或仓库,要么被当成出气筒任由教师摆布。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意志、人格和尊严逐渐丧失。从发展的眼光看,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教育事关国家的命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新的历史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祈盼新的教育机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本思想呢? 一、 尊重学生,适应学生学习需要
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高度尊重学生。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以自己的爱心去激起学生心中的火花,决不能以分数来论英雄。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点微笑,多一份关爱,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许多语文老师常常感叹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激情,而且把责归于学生基础差,没有天赋等,尤其对差生更是如此,根本没有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在无意中被忽视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也就逐渐衰落了。其实,这是我们老师的失职。请问我们尊重学生了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了吗?没有!我们常常把教材通过自己的认识像填鸭一样灌输给学生,表面上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但是“人”在教学中悄然消失。
例如学校在举行感恩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写感恩日记,许多同学写了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自然。最后许多人无题材可写便把歌词抄上应付老师的检查,老师认真改,学生认真应付。这样有意义吗?学生绞尽脑汁编故事,他们不苦吗?在这种苦的动力下试问他们还愿意学习吗?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我们应该去尊重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激发起他们愿意学的动力。 二、 善待学生,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学生学习成绩不易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要么认为自己基础太差无法赶上来要么认为自己存在智力障碍自暴自弃,态度消极。
要想让教育成功学生有进步我们就得走近学生,关心学生,重视学生现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们相信自己敢于学习,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多角度的去和学生接近,因为语文学课的教育资源并非像其它科单一。因为语文教学往往是心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心便于交流。并且在作文周记中语文老师更拥有不同的课程资源,以及更多的教育机会,比如可以在周记上留下老师鼓励的话语,可以找学生来谈心,可以推荐相关读物等。语文老师只要留心处处是课堂,处处是教育感化的契机。记得在我教初一的时候有一位叫杨杰的同学因父母在外打工成绩逐渐下降,自己要学会独立生活,没有了以前的依赖,他在作文中写出对父母的依恋对父母的不理解以及学习上的矛盾,作文情真意切。在上晚自习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完这封信,然后让同学到台上和大家交流感受,或者谈谈个人类似经历等等从而让杨杰同学明白这样的孤独矛盾痛苦并不是他一个人才有,然后每个同学的处理方法,生活态度对他都有很好的借鉴。从而让他在内心感到温暖,整个集体与他同在,从而树立起对生活学习的信心。 三、 欣赏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特长
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可能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让有特长的同学去帮助差生,老师对差生要更多的关心而不是语言暴力和体罚,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语言暴力如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 这堂课被他搅得简直没法上,大家看怎么办。结论式: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活宝了。预
言式:我看你早晚会闯祸什么也学不好学不会。挖苦式:你白吃了几十年饭,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看你爸那样就知道教不出什么好东西。诸如此类的话语对他的伤害威力不在肢体体罚之下,它不但伤害了学生的尊严更对其精神心理进行了摧残,从而使差生更差。我们要善待学生的缺点不要求全责备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错误。找到差生的闪光点用人性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生活学习的更好。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合作探究。实际上就是强调差异的共享,让不同学生都参与到不熟悉学习中通过交流互动探究知识本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最终达到自己独立的目标。 四、 启迪学生,丰富学生学习乐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入迷,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许多老师都知道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的好坏都和学生课外阅读有直接的关系于是都着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当然做读书笔记成了最佳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做这项工作中许多学生还是没有兴趣,懒于读书,就随便抄一些应付老师,其实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将就读笔记评奖,每周就优秀的读书笔记由同学自己编辑出一份报纸,供全班同学借鉴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针对语文教学的枯燥我们还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
心智,譬如: 对话活动
如《雨说》这首诗里春雨已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你想对春雨说几句什么话呢?写几句诗或几句话都行。 写作活动
如《在上的那边》以“我”终于见到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海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这样多方面启迪学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写作。 欣赏活动
如冰心《纸船》组织配乐朗读活动,个性化朗读活动,想象描述活动,背诵比赛活动。
以上种种活动不但丰富了课堂,开启了学生了心智,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引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以实际的教学细节体现来尊重人尊重学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教育这种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同时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让人很失望,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 “人”在渐渐被丢失。学生要么被当成知识的容器、口袋或仓库,要么被当成出气筒任由教师摆布。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意志、人格和尊严逐渐丧失。从发展的眼光看,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教育事关国家的命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新的历史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祈盼新的教育机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本思想呢? 一、 尊重学生,适应学生学习需要
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高度尊重学生。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以自己的爱心去激起学生心中的火花,决不能以分数来论英雄。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点微笑,多一份关爱,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许多语文老师常常感叹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激情,而且把责归于学生基础差,没有天赋等,尤其对差生更是如此,根本没有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在无意中被忽视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也就逐渐衰落了。其实,这是我们老师的失职。请问我们尊重学生了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了吗?没有!我们常常把教材通过自己的认识像填鸭一样灌输给学生,表面上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但是“人”在教学中悄然消失。
例如学校在举行感恩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写感恩日记,许多同学写了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自然。最后许多人无题材可写便把歌词抄上应付老师的检查,老师认真改,学生认真应付。这样有意义吗?学生绞尽脑汁编故事,他们不苦吗?在这种苦的动力下试问他们还愿意学习吗?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我们应该去尊重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激发起他们愿意学的动力。 二、 善待学生,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学生学习成绩不易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要么认为自己基础太差无法赶上来要么认为自己存在智力障碍自暴自弃,态度消极。
要想让教育成功学生有进步我们就得走近学生,关心学生,重视学生现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们相信自己敢于学习,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多角度的去和学生接近,因为语文学课的教育资源并非像其它科单一。因为语文教学往往是心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心便于交流。并且在作文周记中语文老师更拥有不同的课程资源,以及更多的教育机会,比如可以在周记上留下老师鼓励的话语,可以找学生来谈心,可以推荐相关读物等。语文老师只要留心处处是课堂,处处是教育感化的契机。记得在我教初一的时候有一位叫杨杰的同学因父母在外打工成绩逐渐下降,自己要学会独立生活,没有了以前的依赖,他在作文中写出对父母的依恋对父母的不理解以及学习上的矛盾,作文情真意切。在上晚自习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完这封信,然后让同学到台上和大家交流感受,或者谈谈个人类似经历等等从而让杨杰同学明白这样的孤独矛盾痛苦并不是他一个人才有,然后每个同学的处理方法,生活态度对他都有很好的借鉴。从而让他在内心感到温暖,整个集体与他同在,从而树立起对生活学习的信心。 三、 欣赏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特长
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可能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让有特长的同学去帮助差生,老师对差生要更多的关心而不是语言暴力和体罚,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语言暴力如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 这堂课被他搅得简直没法上,大家看怎么办。结论式: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活宝了。预
言式:我看你早晚会闯祸什么也学不好学不会。挖苦式:你白吃了几十年饭,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看你爸那样就知道教不出什么好东西。诸如此类的话语对他的伤害威力不在肢体体罚之下,它不但伤害了学生的尊严更对其精神心理进行了摧残,从而使差生更差。我们要善待学生的缺点不要求全责备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错误。找到差生的闪光点用人性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生活学习的更好。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合作探究。实际上就是强调差异的共享,让不同学生都参与到不熟悉学习中通过交流互动探究知识本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最终达到自己独立的目标。 四、 启迪学生,丰富学生学习乐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入迷,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许多老师都知道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的好坏都和学生课外阅读有直接的关系于是都着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当然做读书笔记成了最佳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做这项工作中许多学生还是没有兴趣,懒于读书,就随便抄一些应付老师,其实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将就读笔记评奖,每周就优秀的读书笔记由同学自己编辑出一份报纸,供全班同学借鉴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针对语文教学的枯燥我们还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
心智,譬如: 对话活动
如《雨说》这首诗里春雨已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你想对春雨说几句什么话呢?写几句诗或几句话都行。 写作活动
如《在上的那边》以“我”终于见到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海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这样多方面启迪学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写作。 欣赏活动
如冰心《纸船》组织配乐朗读活动,个性化朗读活动,想象描述活动,背诵比赛活动。
以上种种活动不但丰富了课堂,开启了学生了心智,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引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以实际的教学细节体现来尊重人尊重学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1-28 12:59
一、“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先来自于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哲学思潮,人本主义原意是人道或人性,也可解释为人道主义或人性论,它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他反对传统哲学中认识对象“本体论”,而以认识主体为本体,即以人为本体;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人的意志、生命派生的;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只有用知觉的方法通过体验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20世纪上半叶,以法国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进一步发展了人本主义理论,更加突出了人的价值和地位、生活和道德、自由和命运等触动人心弦的问题。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真正体现了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的贯彻提出了与传统教育相对的学习主张,如意义学习、自由学习、自由评价等。从根本上实现了学习理论从动物学习研究转移到对人的学习研究上来,渗透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思想。因此学校教育要汲取人本主义的合理内核,把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具体地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格,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指学生目前的发展,更指向于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这个发展的目标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即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竞争与合作、关注社会、关心他(她)人能力的培养;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二)开展活动,自由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知识存在于活动之中,学习活动的情景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景;从情境中得到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用的。活动是将一切影响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转化为智能因素的有效形式,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导致新需要的产生,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己才智的机会和舞台,活动锤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活动也能评判学生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说过:我们想象中的学校将努力培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几个核心学科,并且鼓励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在更广泛的社区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完成必要的工作。学校模仿儿童博物馆那种新奇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探索新鲜事物和陌生的现象,在学生独立完成个人专项作业时,给予持续的指导和鼓励。二、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教学关系和谐发展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精神、知识、能力三方面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一)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可以在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自主地、开放性地开展探索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而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有时甚至成为与学生一样的学习者。这种变化不是对立、排斥,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互动、相互作用,对教师的多角色、多层次的要求;这种变化促进了民主、和平、平等、相互帮助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促进了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必须实现角色意识的转换。即表现为“制度权威”到“魅力权威”的教师权威意识的转换;从“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的师生关系意识的转换;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的文化传道意识转换;从“科技之上”到“人文关怀”的教育使命意识转换。(二)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和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上,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同智力因素一样,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需求和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进而使他们搞好学习,发展智力。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罗杰斯也强调:学习不应该只发生在“颈部以上”,还要重视与自我有关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需要等对学习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华东师大终生教授叶澜说过:只要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就达到了育人的目的。(三)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对待知识应持一种动态、发展的态度;不仅善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要善于从生活中、自然界、社会和网络中获取知识;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具有批判精神。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应该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有用的知识。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文化知识,而能力的提高又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发展;因此在实施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三、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者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消除“差生”、“落后生”的概念,消除歧视等不应有的心理倾向。多看学生的优点、亮点、闪光点、生长点;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心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中体现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兼顾个体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案,促进每个个体不同层次的发展。据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除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体现这一思想以外,还要在以下两方面展开:(一)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周期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文化背景和教学实际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目前学校教育要以“双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为主,逐步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结构过渡。原因有三:一是目前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适度超前,而各校的软硬件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以学为主”的条件,只能开展一些零星的、试验性质的学与教的活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学结构。二是教育观念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升学压力大;三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不能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组织教学。因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形势,追求高标准,只看效应不看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是以一节课或两节课为一个教学周期,是基于知识点的传授和结构化的教学过程。而新型的教学结构下必须重新认识这一问题,根据不同的主题、教学内容,动态地选择教学周期,如周期短的可以是一节课、两节课、一周或一个单元;长的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长;主体、教学内容可以是良构的,也可以是非良构的;结果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收敛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达到智能发展与人格完善的和谐统一。(二)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评价应从单一标准的、静态的,只注重智育,甚至智育中的某些部分转变成多元的、动态的,不仅要重视智育评价,而且要重视问题的解决,情感、技术创新的评价;既重质量,更重过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静态评价转换为动态评价.近几年盛行的电子学档、档案袋法是基于动态的理念。教师要求学生保留在校期间有价值的能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资料,如作品(电子作品)、作业、考试结果、教师给定的评语和评分、学生的心得和感想等。教师可借助它了解学生的改变状况以及目前的程度,来发现学生学习的轨迹,进而为他们设计适当的教学模式。2.机构评价转换为个性化评价机构评价通常是帮助学校行政作决定,如了解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效果等,同时也决定谁将接受补习,每个学生名次如何等。这种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使个别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意志和做人的尊严,产生严重的焦虑状态。相反个性化评价理念视学生个人的成长为评价的主要目的,希望通过评价学习状态,解决学习障碍,促进学生多层次发展。3.单一评价转换为多元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具有多元智能,多元智能是平等的,其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单一评价标准不符合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多元评价应成为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因为多元评价不但能进行认知能力的评价,还能兼顾情感、意志和技能的评价,兼顾问题解决、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评价。四、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增强教学的人文关怀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过程,除传播科学知识外,还要培养人的人格、情感和价值观等。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各类问题依然存在,如张贴学生成绩、强迫学生住校,甚至按学生成绩排座位,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等。我们的近邻——日本,对子女教育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日本的教育中,从不当面批评学生,多看优点、多给鼓励,学生在校有问题,教师通过家长妥善解决;学生的成绩是保密的,任何任课教师无权告诉学生。在美国,学生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虽然各国教育理念、文化背景等有差异性,但是国外一些富有人文意识和关怀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深思。教育培养人,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这已是教育定论。教育关注整个人生世界和意义世界,唤起和激发主体对新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追究。即使在信息时代里也应如此。哈佛大学校长罗登斯庭教授曾撰文“互联网与大学:珠联璧合”,指出即使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更为先进,计算机培养出来的“电脑孩”、“机孩”依然会像“狼孩”一样远离人类,人终归需要人与人特有的关系和感受,只有人与人这种特殊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人的个性和类主体性的“人”。因此,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有科学人文意识,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和谐圆融。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达到育人的目的,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目的。在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提升教学的人文意识、精神和关怀,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富有人文素养的未来健康公民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