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1)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具有“一怒天下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
C.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的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2)这段话里孟子提出什么样的主张,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1:54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3-21 01:2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3-21 01:40
(1)C(2)①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 ②要在“仁”“礼”“义”上行动; ③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意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21 02:59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