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反映孔子什么思想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2:15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2-24 10:04
是可忍,孰不可忍反映孔子什么思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2-24 11:01
对“礼”的重视,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出处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
出处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24 13:15
对“礼”的重视,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出处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也成了千古经典名句。
- 2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2-24 11:42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控制鲁国政权,权势滔天,尤其是季孙氏位高权重,甚至发展到赶走鲁君,摄行君位的地步。鲁昭公就被季平子赶到齐国,鲁哀公也被赶到卫、邹、越等地,而鲁悼公时期,三桓强盛,公室弱小不堪。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钱穆在《孔子传》提供了两种解释, 一是说既然僭越季氏可忍为之,那么逐君弑君亦在季氏可忍而为之列,二是季氏僭越,犹可忍而不治,那么将来做什么事,才能不可忍而治之?
这句话根据孔子为人修养可知其本意并非告诫后人什么忍或者什么不忍的观念,而是慨叹季氏的背礼之道,以喻后世,僭越之道起于微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