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头无孝子真的吗?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11:38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3-25 13:59
久病床头无孝子真的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2-08 11:09
虽然从心里想说不是真的,但这肯定是假话。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一句民间俗语。是千百年来对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总结。
“久病床前无孝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千百年来,不论何时何处,父母对自已子女的爱往往要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几倍甚至百倍啊。如果是母亲对待生病的孩子,她会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的照料和担心着;而做子女的往往是相互推诿,总是要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已开脱;世上还是慈母多过孝子啊。所以现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爱老,每个人都要从自已做起才对,别人就象一面镜子,他可以照出也就是比较出你做得好不好。
人们的各种情感,包括孝心,也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本身就是个波动的过程。情感的波动,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高涨——下降——平稳。高涨和下降阶段的情感,都不是常态的,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平稳状态,才是常态、持久的,因为它是波动、调整后的结果。孝心也是这样,也要经历一个“高涨——下降——平稳”,最后比较恒定的过程。在最后的恒定阶段,人们所能付出的孝心,才标志着常人的能力所能付出的孝心水平。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可以问心无愧。所谓的“无孝子”,其实是常态水平的孝心,是我们能力所及的孝心,尽管不完美,但那是实实在在的孝心、是真真诚诚的孝心、是可以维持长久的孝心。因为长久,所以难能可贵。
“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病情看法的变化过程。发病初期,人们倾向于把病情看得过重,导致病人和家属本人,容易大惊小怪、草木皆兵。时间长了,病人和家属对于疾病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心情也逐渐松弛下来,病人和家属就能更有效、更现实地接受照料和尽孝了。表面上看,是孝心下降了,实际上,是孝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就是一个长期接受别人照料的人,自己也比较焦虑。因为他一方面会为久病不愈而焦急,也会为牵累亲人而内疚,所以,病人的潜意识中,对于亲人的照料和孝心,也有强烈的排斥欲,想与亲人拉开点距离,减少自己的内疚、减少自己的依赖。所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一个病人和孝子的双向运动的结果,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一句民间俗语。是千百年来对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总结。
“久病床前无孝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千百年来,不论何时何处,父母对自已子女的爱往往要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几倍甚至百倍啊。如果是母亲对待生病的孩子,她会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的照料和担心着;而做子女的往往是相互推诿,总是要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已开脱;世上还是慈母多过孝子啊。所以现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爱老,每个人都要从自已做起才对,别人就象一面镜子,他可以照出也就是比较出你做得好不好。
人们的各种情感,包括孝心,也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本身就是个波动的过程。情感的波动,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高涨——下降——平稳。高涨和下降阶段的情感,都不是常态的,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平稳状态,才是常态、持久的,因为它是波动、调整后的结果。孝心也是这样,也要经历一个“高涨——下降——平稳”,最后比较恒定的过程。在最后的恒定阶段,人们所能付出的孝心,才标志着常人的能力所能付出的孝心水平。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可以问心无愧。所谓的“无孝子”,其实是常态水平的孝心,是我们能力所及的孝心,尽管不完美,但那是实实在在的孝心、是真真诚诚的孝心、是可以维持长久的孝心。因为长久,所以难能可贵。
“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病情看法的变化过程。发病初期,人们倾向于把病情看得过重,导致病人和家属本人,容易大惊小怪、草木皆兵。时间长了,病人和家属对于疾病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心情也逐渐松弛下来,病人和家属就能更有效、更现实地接受照料和尽孝了。表面上看,是孝心下降了,实际上,是孝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就是一个长期接受别人照料的人,自己也比较焦虑。因为他一方面会为久病不愈而焦急,也会为牵累亲人而内疚,所以,病人的潜意识中,对于亲人的照料和孝心,也有强烈的排斥欲,想与亲人拉开点距离,减少自己的内疚、减少自己的依赖。所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一个病人和孝子的双向运动的结果,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3-09 05:30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