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总结及解释.(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学过化学竞赛,但初赛取上了,所以想去试试,混个小奖.请大家给我提供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12:51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2-10 03:52
符号总结及解释.(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学过化学竞赛,但初赛取上了,所以想去试试,混个小奖.请大家给我提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10 04:23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考点归纳:纵观近年来的化学试题中有关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试题,大致有以下考点: 1. 确定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预测它的性质. 2. 考察创新能力.打破元素在三维世界中的正常排布规律,让参赛者在全新条件下或“规律”的情况下,进行元素的电子排布或重新绘制元素周期表,并推测元素的化合价、性质等. 3. 根据几种元素间的关系,推测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 应用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考察最新科技成果. 趋势预测:今后的化学竞赛试题,将更加强调化学与物理知识点上的衔接,强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参赛者打破“旧知识”,建立“新知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若考查上述知识点,仍将在上述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指一种元素的1摩尔质量对核素12C的1摩尔质量的1/12 的比值.这个定义表明: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纯数.②单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元素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多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元素的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二. 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玻尔行星模型 1. 氢原子光谱 1833年巴尔麦找出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各谱线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B是常数. 在1913年里德堡总结出谱线之间的普遍联系通式为ν=R(1/n12-1/n22),R为里德堡常数,其值为3.19×1015周/秒.上述公式n1和n2对应于各区谱线的关系为: 紫外区:n1=l,n2=2, 3, 4…… 可见区:n1=2,n2=3, 4, 5. 红外区:n1=3,n2=4, 5, 6…… 2. 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特点) 1913年玻尔在普朗克量子论、爱因斯坦光子学论和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为了阐明氢原子光谱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结构理论的三点假设,称为玻尔理论,其要点如下: ①原子核外的电子不是在任意轨道上绕核运动,而是轨道角动量P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P=nh/2π,n为正整数,h为普朗克常数.符合上述条件的轨道称为稳定轨道,在稳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并不放出能量. ②电子的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通常电子是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时原子的能量最低,称为基态.当原子从外界获得能量时,电子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远的高能量轨道上去,此时称为激发态. ③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电子会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并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同时玻尔还根据经典力学和量子化条件计算和推导了能量公式: 玻尔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不能解释多电子体系的原子光谱,甚至对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亦无法解释.19世纪初,由于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人们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规律——波粒二象性有所认识,这两种性质通过普朗克常数定量地联系起来,E=hν P=h/λ,从而很好地揭示了光的本质.其中E为能量,P为动量,λ为波长,h为普朗克常数.后来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波长λ=h/mυ,m为电子的质量,υ为电子运动的速度. (二)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模型 ①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Ψ|2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元里出现的几率,称为几率密度.几率密度与该区域的总体积的乘积为电子在该区域里出现的几率. 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的一种图象,它是与几率密度|Ψ|2相联系的,它从统计的概念出发对核外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作形象化的图示.即是|Ψ|2的具体图象. 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a.主量子数n 它表示电子层层数和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以及能量的高低.取值为1,2,3,…,0(正整数). b.角量子数l 它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取值为0, 1,2,…,(n-l).如l=0时,为s轨道,星球形分布;l=1时,为p轨道,呈哑铃形分布;l=2时为d轨道,呈花瓣形分布.在多电子体系中l还与能量有关,如同一主层中各亚层轨道的能量还有差别,即Ens<Enp<End c.磁量子数m 它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取值为0,±1,±2,…,±l 如l=1时,m可有三个值,即0,+1,-1,说明p亚层轨道有三个不同的伸展方向,即px、py、pz三种轨道. d.自旋量子数ms 它不依赖于n、l、m,不是薛定谔方程求解的结果,而是实验测定的结果.它证明电子绕自身的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取值分别为+1/2或-1/2. 三. 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性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理.②保里不相容原理.③洪特规则. 2.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其它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销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2-10 05:00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