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伯乐”“庸伯乐”的事列谁知道?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7-20 05:52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7-20 06:08
悲哀:“假伯乐”与屈死的千里马
2005年9月14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茅广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前,“中科院三年一次的考核,茅广军没有通过被解聘,据说是文章数太少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让他把房子交回,并一年内另找单位离开。”
如何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水平,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改革方案”令人眼花缭乱,变化之快,差距之大,与“科学”二字实在沾不上边,不过是迫使科研人员尽快做出成果的“胡罗卜”和“大棒”而已。更可笑的是,有些学术单位竟然将每年拿多少万元的研究项目作为聘任职称的考核标准,学术水平的评价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此看来暴富者应该最有学术水平!
一位学者曾记述了他在芝加哥大学做助理教授时,与该校一知名教授的对话——问:“文章要有多少才可升级?”答:“据我所知,从来不计多少。”再问:“发表的学报声望计多少?”答:“从来没有想过。”再问:“多取几个名衔怎么样?”答:“没有谁管你的名衔。”“没有博士也可升级?”“当然可以。”再问:“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表过,可以升级吗?”答:“可以的。”又问:“连文稿也没有一篇,也可以升级吗?”答:“那会比较困难,但要是你能多说话,表达你的思想,若够分量,升级单靠口述是可以的。”问:“那由谁决定呀?”答:“我们这些正教授……”[1]
或许有人会怀疑上述对话的真实性,不过,我的一个出国同学曾讲给我一个同样的事,这完全是真实的。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主要表现在他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贡献,是很难用数量化的模式来鉴别的。不是同行专家,给不出正确的评价。用小学生都会的加减法来评价一个专家的学术水平[2],只能闹出“按图索骥”的笑话。学术水平的评价就这么简单吗?这种使人人都能成为伯乐“评定方案”纯属害人自愚的无稽之谈。评价的所谓“数量化”的标准并不科学,不同的参考因素及其权重的取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因素未必就是问题的本质,大部分是表面现象。
同一个茅广军,有截然不同的两个评价:其一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对茅广军“很满意”、“你们送的学生如果都和茅广军一样棒就好了”,茅广军先生的师弟顾建忠先生认为“茅广军一直是拔尖的人物,理论功底极扎实,而且喜欢挑战国际性的难题”;其二是,茅广军没有通过考核被解聘,据说是文章数太少了。文章数少就水平低吗?
1956 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且提出了“李一杨假说”,即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后来这一假说被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因此也获得了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篇不足200字的文章在一年后获得诺贝尔奖,能用文章的数量来衡量学术水平吗?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在中国,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伯乐太少,确切地说,是“有权”的伯乐太少。1925年,清华大学筹办国学研究院,拟聘四位导师。梁启超先生向曹云祥校长举荐陈寅恪先生。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不是博士,连学位都没有。曹又问:他有什么著作?梁答:只有数篇论文,未辑成书。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火了,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论著作可算是等身了,但我的全部著作还不如陈寅恪寥寥数百个字有价值。接着梁又告诉曹,柏林、巴黎诸大学几位知名教授都推崇陈寅恪的学问,清华不请,外国大学也会请他。曹云祥听了,这才登门礼聘。最后,陈寅恪先生不独成为赫赫有名的“四大导师”之一,即便是国学研究院解散之后,也是清华惟一的文史两系双料教授,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梁启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伯乐。
马大猷院士最近指出,大多数留学生(到国外)经过三五年基础研究都能取得博士学位,少数后来还获得诺贝尔奖,多数成为名教授。受同样的教育,到了国外就这样与国内不同,原因是环境改变了,科研体制不同[3]!
“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太原始了,博士后茅广军竟成为牺牲品。如果再给他三五年的研究时间,如果给他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像马院士说的那样,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定会有成果的。花重金培养的博士后,为什么偏偏要“以死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