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5:2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4-11 15:04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11 16:12
“精卫填海”比喻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与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大海经常吞没人们的生命财产,于是人们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所以精卫鸟便成为人们征服大海决心的象征。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
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扩展资料
后世记念
精卫誓水
人们同情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发鸠山
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游东海溺死后,为了报仇,便化做精卫鸟,“常衔西山之山石,以堙于东海”,这里所说的“西山”即指发鸠山。
发鸠山由三座主峰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苍穹的巨人。方山峰是发鸠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还高出120米。峰恋叠起,怪石峥嵘,云涛雾海,景色奇特。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与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大海经常吞没人们的生命财产,于是人们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所以精卫鸟便成为人们征服大海决心的象征。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
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扩展资料
后世记念
精卫誓水
人们同情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发鸠山
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游东海溺死后,为了报仇,便化做精卫鸟,“常衔西山之山石,以堙于东海”,这里所说的“西山”即指发鸠山。
发鸠山由三座主峰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苍穹的巨人。方山峰是发鸠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还高出120米。峰恋叠起,怪石峥嵘,云涛雾海,景色奇特。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4-11 20:41
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潜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道理
褒义: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贬义:说明了做事,不要自不量力,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
- 2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4-11 19:34
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潜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道理
褒义: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贬义:说明了做事,不要自不量力,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
- 3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4-11 18:53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与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大海经常吞没人们的生命财产,于是人们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所以精卫鸟便成为人们征服大海决心的象征。“精卫填海”比喻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扩展资料:
神话解析
对于“精卫填海”神话的解析,如袁珂认为精卫填海“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此类解释与长期影响中国的神话研究的马克思对于神话的解释有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们往往强调其精神价值,认为古人认识水平有限,无法正确认识自然反映自然,以想象、虚构、夸张的手段来描述史事而创造出神话。
并且把“精卫填海”用“执著”、“矢志不渝”的主旨关键词解说为先民战胜自然的信念和理想,歌颂了“精卫”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或者阐释为对精卫悲壮与坚强的神话表达。
此外,倪浓水从叙事学角度将其解读为“南北方文化斗争”的一个寓言和象征,“认为它是当时南北历史文化和政治对抗的一种隐喻性神话叙事”。
田兆元通过“东”与“山”要素分析认为“炎帝神农氏的东进失败是败在蚩尤氏手下,就相当一次溺水,化为精卫鸟表达炎帝部落失败后还保持自己的精神理想,填海表达一种复仇对抗的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 4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11 17:37
“精卫填海”比喻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与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大海经常吞没人们的生命财产,于是人们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所以精卫鸟便成为人们征服大海决心的象征。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
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扩展资料
精卫填海神话中的两个原型炎帝和女娃,均是上古传说的人物。炎帝父女在教民传耕中,与大自然特别是与水患抗争的精神深入人心。从这个时代起,即有精卫填海的传说。
至战国时代,《山海经•北山经》的作者把这个故事辑入其中,为简单易传,不述经过,只述女娃溺死后誓填平大海的决心和毅力。据学者分析,所谓“填海”,很可能是理水,治理浊漳河、漳河、海河,以至延介到东海。
上古人们认为,江河之所以泛滥成灾,洪水都源于大海,海水变为洪水,这中间都是由龙来操作的,所以治水的根本是治海,把大海填平,水患即根除。
精卫填海故事即源于此。炎帝、女娃与浊漳河均在长子境内,而发鸠山是浊漳河源头,所以把精卫安排在发鸠山,安排在浊漳河源头,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此,《山海经•北山经》的作者和长子县、高平市在上古时期的先民,是精卫填海的故事首席传承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 5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4-11 16:43
精卫填海是个神话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言弃;面对厄运要知难而进,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做到问心无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