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的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22:39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3-20 15:11
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3-20 15:19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在这段话中,诗人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有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么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浅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创新立意,选择学生喜好题材 指导学生作文选材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在写塑造好人好事的题材时,常常选择“拾钱包”之类早已写滥的内容,似乎这才是他们最熟悉的,学生写起来搬硬套,毫无创新。其实,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学对那些熟悉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生活中事物呈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我们提倡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多角度多侧面比较分析,找出符合学生写作的最佳角度,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新意。比如,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谈谈对圆的设想。学生们思路开阔,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自然的角度看,有太阳、地球、向日葵、荷叶、山洞、甲鱼壳等;从吃的角度看,有月饼、西瓜、苹果等;从生活用品的角度看,有草帽、锅、水果盘等;从体育用品的角度看,有篮球、足球等。学生兴趣浓厚,写起来自然不受限制。 另外,我还经常布置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情况下,学生选中“洗碗”、“洗衣”、“做饭”等题材往往占三分之二。我这样引导:“老师看了大家所选的材料,洗碗、洗衣、做饭这些活儿,你不讲我都知道,老师想看到最具你特色的第一次”,学生似有所悟。我接着说:“生活中处处都是题,只要你细心找就能到。作文也一样,要选择你有而别人没有或不知道的事来写。”我列举了生活中以小见大的典型事例后,学生们终于悟出了选材的方法,兴趣浓厚,思路也打开了。于是,《第一次说相声》、《第一次流泪》、《第一次放风筝》等有新意的选材呈现在我面前,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二、广拓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写作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活动,它需要不断创新。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来,教师应为学生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除此教师应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开辟新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体验,写出真情实干的文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持续的处于兴奋状态,保持写作的兴趣,为创造好的作品而乐此不疲。成功的创作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并体验创新的无穷乐趣。 (1)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行愉快写作。 社会是广阔的天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人际交往,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积极地、自主的练笔。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条件,如:爱护环境,可以对生态环境评估;爱国主义基地考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自然景区的观光,赞美祖国的山河等。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际活动。广泛接触社会,认识大自然,不仅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而且能从中受到品德情感的教育。 (2)体检家庭生活,进行愉快写作。 家庭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场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离不开家庭的生活实践。让孩子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特点,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观察生活,如洗衣做饭、布置房间,让孩子当家一天,体验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学生学做家务,掌握家庭生活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自理的自立的生活的生活能力;在家庭开展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加强孩子同父母的感情;在家庭开展体育活动、做亲访友、接待客人,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和口语能力。实践活动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学生学会礼貌,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体验了亲情和友情,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进行愉快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主动投入学校实践,进行愉快写作。 校园是学生学校场所,让学生不光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学会课外知识。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增强写作的兴趣。如;新学期布置教室设计一副“精美的剪贴画”。新年之际为亲朋好友制作一份贺卡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生有写作内容,也乐于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开展游戏活动,进行趣味写作,如:“双人顶球跑”、“老鹰捉小鸡”、“猜谜语”等,在游戏中提高学生兴趣,为写作降低了难度,学生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同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在生活中学写作文,符合学生学习作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做到愿写、会写、乐写、写出真情,写出童趣。 三、读写结合,极大丰富学生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简意赅地说明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思路,思考不懂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另外,积累也是写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教学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读书积累本,并让学生自己给起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还需要重视模仿写作训练。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可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开始时比较机械,也加以肯定。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感觉,借鉴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到逐步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要想写好作文,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化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从而达到谙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3-20 16:31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难指导,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微,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是让学生喜爱作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鲁迅说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难指导,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微,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是让学生喜爱作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我认为这里的“学习”,不单是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还离不开课外的延伸。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有时候某个同学读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讲台前念给全班听,与同学共同分享,还有的同学找别人借作文书,更有甚者,专门利用周末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作文书籍,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换,共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素材也逐渐多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潜移默化中也学到了很多写作知识和技法,在实际写作中,不仅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而且也能运用很多灵活的表现手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平时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却指望着“拔苗助长”,一蹴而就,那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时间稍长,学生对写作便失去了兴趣,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前不久,刚学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又该让学生进行写作演练了,根据本单元写作的要求,是记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作文布置下去后,第二天,同学们陆续地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流露出上初中后学习上的不适应,甚至是学业负担带给自己的诸多烦恼。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特别提到数学带给自己的苦恼,在作文的最后她发出了这样的“呼救”——谁能帮帮我,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给她批上这样一段很平常的话:有一个人能帮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况,数学老师在课后还说你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呢!从这以后,我不仅能察觉到这位同学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还听说她在数学课上表现很积极。试想,如果自己当时评改作文的时候,就是简单的一个等级和日期,她也许会如此茫然下去,永远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