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6:33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3-19 12:25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3-19 12:45
问题一:形如枯木,心如死灰 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故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境界。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二:生如槁木心如死灰什么意思? 这里的“生”不是生产、诞生,
而是生活、活着的意思!
这里的“心”不是心脏、思想,
而是思念、欲望的意思!
话面直释就是:
(我已经觉得现在)活着犹如一段死木头,
心里的欲望也像一堆
即将熄火的草灰,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寂寞大山人问题三:我已经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不能纠缠红尘,只愿遁入空门什么意思 答案是:遁入空门
【释义】: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遁入空门指避开尘世而入佛门,指出家为僧尼。也作逗遁迹空门地。
【出处】:
1.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十八章)
2.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曹雪芹《红楼梦》五回)
3.我已经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不能纠缠红尘,只愿遁入空门。(王火《战争和人》(二)卷三)
4.不料一年之后,那夫人倒也写了一封六朝文体的绝交书,寄与所夫,也遁迹空门去了。(《孽海花》一三回)
【近义词】:遁迹空门、削发为僧问题四:为什么要形如枯槁心如死灰 是庄子的一种哲学思想。
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
这是庄子的境界。 在现在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五:槁木的形如槁木 槁:干枯。《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用“形如槁木”形容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木头。巴金《春》四:“我心上的伤痕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纵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我也如何能够忘记!”问题六:形若槁骸,心如死灰的读音 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xíng ruò gǎo hái, xīn rú sǐ huī问题七:心如死灰之木出自何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故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境界。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八: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出处?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答焉似丧其耦③。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
【注释】
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
②嘘:吐气。
③答(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④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
⑤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⑥固:诚然。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固:岂,难道。
⑧“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
⑨偃:见注④。
⑩而:你,人称代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乃是“尔问之不亦善乎”之倒置。
(11)簌(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簌”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簌”、“天簌”相对应,所谓“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声响。
(12)敢:表示谦敬的副词,含有“冒昧地”、“斗胆地”的意思。方:道术,指所言“地簌”、“天簌”的真实含意。
(13)大块:大地。噫(yī)气:吐气。
(14)是:此,这里指风。唯:句中语气词,含有仅此的意思。作:兴起。
(15)窍:孔穴。呺(háo):亦作“号”,吼叫。
(16)翏翏(liú):亦作飂飂,大风呼呼的声响。
(17)林:通作“陵”,大山。畏佳(cuī):亦作“嵔佳”,即嵬崔,山陵高峻的样子。
(18)枅(jī):柱头横木。
(19)污:停滞不流的水塘。
(20)激:水流湍急的声音。
(21)謞(xiào):这里用来形容箭头飞去的声响。
(22)譹(háo):嚎哭声。
(23)宎(yǎo)深而沉。
(24)咬(jiāo):鸟鸣叫的声音。一说哀切声。
(25)于、喁(yú):风吹树动前后相和的声音。
(26)泠(líng)风:小风,清风。
(27)厉风:迅猛的暴风。济:止。
(28)调调、刁刁:风吹草木晃动摇曳的样子。“刁刁”亦作“刀刀”。
(29)是:这样。已:矣。
(30)比:并合。竹:这里指并合在一起可以发出声响的、不同形状的竹管。
(31)这句及以下是表述“天簌”的,故有人疑“夫”字之后缺“天簌者”三字。
(32)使其自己:意思是使它们自身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说“己”当作“已”,是停止的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不......余下全文>>问题九:我真的对她失望至极!心如死灰.. 70分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故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境界。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十:朱孝廉的译文 当年孟龙潭先生,与朱举人客居京城之时,二人常相邀同游。一日偶至一处寺院,四下甚是荒僻寥落。寺内有一老僧,见二客至,忙整衣出迎,引二人入院观赏。此间殿宇禅舍虽不甚弘敞,却也别致。殿中塑有保志神僧像,两壁绘画精妙,人物如生。东壁上所画的是散花天女,内中有一少女,发丝轻垂,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一派仙姿灵态,直摄人心魄。朱生凝视许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失魂。霎时间只觉身子轻飘飘似要飞起,须臾已到壁上。但见殿阁重重,已非人世。一老僧端坐殿上说法,座下聆听者甚众。朱生初到,茫然杂立其间。正不知何往,忽似有人暗暗牵动其衣角。回头一看,正是方才壁上少女,一时大喜。少女见其回顾,不禁侧脸含羞,随即轻笑而去。朱生会意,忙追上,一路跟随。穿过几道曲栏,少女走进一间小花房。朱生虽然心中早生邪念,却不敢妄动,只在门外踟踟蹰蹰不敢进前。少女回首含笑,轻摇指尖鲜花,遥遥做招状。朱生心花怒放,赶忙跟了进去。小小花房一片寂静,除他二人别无生物。朱生此时已是欲火焚身,饿狼般急拥她入怀。而少女亦不甚拒。二人遂相拥直向榻上倒卧而去,卿卿云雨,渐忘所在。事毕,少女嘱其小心待在花房,莫要出声,只管于此静候便是,随即关好门窗,独自离去。移时入夜,少女又至,复与朱生共试云雨之私。如此缠缠绵绵过了两日,少女的同伴们已多有察觉,乃相约同到花房搜寻,果然搜出一个白面公子。朱生一脸尴尬,少女满面含羞。众仙子打趣她道:“肚里孩子恐怕都已不小了吧,竟还要披着头发装处女么?”说着纷纷拿起簪环,要给她梳妆冠笄,做出嫁状。少女含羞不语,一任众女伴摆布。一仙子道:“姐妹们,咱们也别在这儿待得太久了,耽搁人家大事,有人要不高兴的。”众人一听,群笑而去。朱生再看少女,已是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先前秀发垂肩之时,更是美丽动人。四顾无人,一时难耐,遂又相拥榻上,互销香魂……正缠绵间,忽闻窗外皮靴踏地,锁链铿锵。紧跟一阵纷乱嘈杂的呵斥、分辩声。少女惊起,与朱生同到窗下窥视,只见一个面色漆黑的金甲使者,一脸凶恶地立在那里,一手绾锁一手握槌,而众仙子环绕周围,做畏惧跟随状。使者问道:“都到齐了吗?”众仙子道:“到齐了。”使者又道:“如有藏匿下界之人,务必老实交代,不要自讨苦吃。” 众仙子道:“绝无此事,使者明察。” 使者不信,反身怒目,似将搜匿。少女大骇,面如死灰,张皇间,急令朱生藏入榻下,随后打开壁上一扇小窗,仓皇逃出暂避。朱生躲在榻下,屏声敛气,未敢稍动。忽闻靴声已至房内,所幸仅环走一圈,即复离去。未几,烦喧渐远,心下稍安,然户外却又响起二三人往来谈论之声。朱生惊魂难定,只觉耳际蝉鸣,目中火出,满心惴惴,惶遽不安,一时难受之极。但也别无他法,只得继续屏声敛气,以待少女归来,而自身本何所从来,此时怕是早已忘至九霄云外。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瞬不见朱生踪影,急向老僧询问。老僧笑答:“朱施主往听佛法去了。”孟生惊问:“在何处?”老僧继续笑道:“不远不远。”说时以指弹壁,轻呼道:“朱施主,何久游不归啊?”话音未落,朱生画像竟倏地显现在了壁上,且正倾耳伫立,若有听察。老僧再叩道:“孟施主已候你多时啦!”言已,朱生忽自壁上飘下,惊魂未定,神色张皇,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目瞪足软。孟生大骇,忙问其故。原来朱生伏在榻下,忽闻叩声如雷,急忙爬出探听,不想转瞬复入人世。 二人共视拈花少女,竟已螺髻翘然,发丝不复披垂。朱生大惊,伏地再拜,叩请老僧告知缘故。老僧笑答:“幻由心生,贫道如何能解!”朱生闻言,并无所悟,只是回想少女仙姿,犹复沾恋,然细思方才所有之事,又觉恍惚,一时满心抑郁。而孟生只觉惊奇,满心骇叹,却不知是何道......余下全文>>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二:生如槁木心如死灰什么意思? 这里的“生”不是生产、诞生,
而是生活、活着的意思!
这里的“心”不是心脏、思想,
而是思念、欲望的意思!
话面直释就是:
(我已经觉得现在)活着犹如一段死木头,
心里的欲望也像一堆
即将熄火的草灰,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寂寞大山人问题三:我已经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不能纠缠红尘,只愿遁入空门什么意思 答案是:遁入空门
【释义】: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遁入空门指避开尘世而入佛门,指出家为僧尼。也作逗遁迹空门地。
【出处】:
1.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十八章)
2.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曹雪芹《红楼梦》五回)
3.我已经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不能纠缠红尘,只愿遁入空门。(王火《战争和人》(二)卷三)
4.不料一年之后,那夫人倒也写了一封六朝文体的绝交书,寄与所夫,也遁迹空门去了。(《孽海花》一三回)
【近义词】:遁迹空门、削发为僧问题四:为什么要形如枯槁心如死灰 是庄子的一种哲学思想。
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
这是庄子的境界。 在现在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五:槁木的形如槁木 槁:干枯。《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用“形如槁木”形容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木头。巴金《春》四:“我心上的伤痕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纵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我也如何能够忘记!”问题六:形若槁骸,心如死灰的读音 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xíng ruò gǎo hái, xīn rú sǐ huī问题七:心如死灰之木出自何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故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境界。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八: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出处?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答焉似丧其耦③。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
【注释】
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
②嘘:吐气。
③答(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④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
⑤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⑥固:诚然。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固:岂,难道。
⑧“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
⑨偃:见注④。
⑩而:你,人称代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乃是“尔问之不亦善乎”之倒置。
(11)簌(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簌”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簌”、“天簌”相对应,所谓“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声响。
(12)敢:表示谦敬的副词,含有“冒昧地”、“斗胆地”的意思。方:道术,指所言“地簌”、“天簌”的真实含意。
(13)大块:大地。噫(yī)气:吐气。
(14)是:此,这里指风。唯:句中语气词,含有仅此的意思。作:兴起。
(15)窍:孔穴。呺(háo):亦作“号”,吼叫。
(16)翏翏(liú):亦作飂飂,大风呼呼的声响。
(17)林:通作“陵”,大山。畏佳(cuī):亦作“嵔佳”,即嵬崔,山陵高峻的样子。
(18)枅(jī):柱头横木。
(19)污:停滞不流的水塘。
(20)激:水流湍急的声音。
(21)謞(xiào):这里用来形容箭头飞去的声响。
(22)譹(háo):嚎哭声。
(23)宎(yǎo)深而沉。
(24)咬(jiāo):鸟鸣叫的声音。一说哀切声。
(25)于、喁(yú):风吹树动前后相和的声音。
(26)泠(líng)风:小风,清风。
(27)厉风:迅猛的暴风。济:止。
(28)调调、刁刁:风吹草木晃动摇曳的样子。“刁刁”亦作“刀刀”。
(29)是:这样。已:矣。
(30)比:并合。竹:这里指并合在一起可以发出声响的、不同形状的竹管。
(31)这句及以下是表述“天簌”的,故有人疑“夫”字之后缺“天簌者”三字。
(32)使其自己:意思是使它们自身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说“己”当作“已”,是停止的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不......余下全文>>问题九:我真的对她失望至极!心如死灰.. 70分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故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说人丧失了自我,就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形体就像是立着的枯木,无感无觉,无灵无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境界。
这是庄子的境界,而这句话在现实中,一般是用做贬意的.形容人心灰意冷,毫无生气.问题十:朱孝廉的译文 当年孟龙潭先生,与朱举人客居京城之时,二人常相邀同游。一日偶至一处寺院,四下甚是荒僻寥落。寺内有一老僧,见二客至,忙整衣出迎,引二人入院观赏。此间殿宇禅舍虽不甚弘敞,却也别致。殿中塑有保志神僧像,两壁绘画精妙,人物如生。东壁上所画的是散花天女,内中有一少女,发丝轻垂,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一派仙姿灵态,直摄人心魄。朱生凝视许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失魂。霎时间只觉身子轻飘飘似要飞起,须臾已到壁上。但见殿阁重重,已非人世。一老僧端坐殿上说法,座下聆听者甚众。朱生初到,茫然杂立其间。正不知何往,忽似有人暗暗牵动其衣角。回头一看,正是方才壁上少女,一时大喜。少女见其回顾,不禁侧脸含羞,随即轻笑而去。朱生会意,忙追上,一路跟随。穿过几道曲栏,少女走进一间小花房。朱生虽然心中早生邪念,却不敢妄动,只在门外踟踟蹰蹰不敢进前。少女回首含笑,轻摇指尖鲜花,遥遥做招状。朱生心花怒放,赶忙跟了进去。小小花房一片寂静,除他二人别无生物。朱生此时已是欲火焚身,饿狼般急拥她入怀。而少女亦不甚拒。二人遂相拥直向榻上倒卧而去,卿卿云雨,渐忘所在。事毕,少女嘱其小心待在花房,莫要出声,只管于此静候便是,随即关好门窗,独自离去。移时入夜,少女又至,复与朱生共试云雨之私。如此缠缠绵绵过了两日,少女的同伴们已多有察觉,乃相约同到花房搜寻,果然搜出一个白面公子。朱生一脸尴尬,少女满面含羞。众仙子打趣她道:“肚里孩子恐怕都已不小了吧,竟还要披着头发装处女么?”说着纷纷拿起簪环,要给她梳妆冠笄,做出嫁状。少女含羞不语,一任众女伴摆布。一仙子道:“姐妹们,咱们也别在这儿待得太久了,耽搁人家大事,有人要不高兴的。”众人一听,群笑而去。朱生再看少女,已是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先前秀发垂肩之时,更是美丽动人。四顾无人,一时难耐,遂又相拥榻上,互销香魂……正缠绵间,忽闻窗外皮靴踏地,锁链铿锵。紧跟一阵纷乱嘈杂的呵斥、分辩声。少女惊起,与朱生同到窗下窥视,只见一个面色漆黑的金甲使者,一脸凶恶地立在那里,一手绾锁一手握槌,而众仙子环绕周围,做畏惧跟随状。使者问道:“都到齐了吗?”众仙子道:“到齐了。”使者又道:“如有藏匿下界之人,务必老实交代,不要自讨苦吃。” 众仙子道:“绝无此事,使者明察。” 使者不信,反身怒目,似将搜匿。少女大骇,面如死灰,张皇间,急令朱生藏入榻下,随后打开壁上一扇小窗,仓皇逃出暂避。朱生躲在榻下,屏声敛气,未敢稍动。忽闻靴声已至房内,所幸仅环走一圈,即复离去。未几,烦喧渐远,心下稍安,然户外却又响起二三人往来谈论之声。朱生惊魂难定,只觉耳际蝉鸣,目中火出,满心惴惴,惶遽不安,一时难受之极。但也别无他法,只得继续屏声敛气,以待少女归来,而自身本何所从来,此时怕是早已忘至九霄云外。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瞬不见朱生踪影,急向老僧询问。老僧笑答:“朱施主往听佛法去了。”孟生惊问:“在何处?”老僧继续笑道:“不远不远。”说时以指弹壁,轻呼道:“朱施主,何久游不归啊?”话音未落,朱生画像竟倏地显现在了壁上,且正倾耳伫立,若有听察。老僧再叩道:“孟施主已候你多时啦!”言已,朱生忽自壁上飘下,惊魂未定,神色张皇,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目瞪足软。孟生大骇,忙问其故。原来朱生伏在榻下,忽闻叩声如雷,急忙爬出探听,不想转瞬复入人世。 二人共视拈花少女,竟已螺髻翘然,发丝不复披垂。朱生大惊,伏地再拜,叩请老僧告知缘故。老僧笑答:“幻由心生,贫道如何能解!”朱生闻言,并无所悟,只是回想少女仙姿,犹复沾恋,然细思方才所有之事,又觉恍惚,一时满心抑郁。而孟生只觉惊奇,满心骇叹,却不知是何道......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