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 下载】学而不同—《论语别裁》读后感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20:53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2-24 10:42
【论语别裁 下载】学而不同—《论语别裁》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2-24 10:59
【答案】 [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
最近在读南怀瑾先生写的《论语别裁》,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感慨颇多,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几乎每翻开一页,没读完一章,都能让我心情愉悦,思如泉涌,让我不得不写点东西出来.正如论语里所说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而,正是在《论语别裁》的“学而第一”部分里面提到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让我开始感叹于南怀瑾先生的睿智,感叹于他对《论语》一书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辟独到的分析.
看到这句话,就回想起上中学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都深信不已,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当时的学生,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只求只字片解,其实只是因为文学修养还不够,自然没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批判了.正如南怀瑾说的,文学革命,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命”,如何去“革”?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第一”部分,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以为意义再明显不过的“子曰”,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居然还有另外一层完全不同的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有思想,不断地见习和体验,并反省,就是学问.能够从不断的体验反省中经常得到“会心一笑”,那就是“不亦说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没有人欣赏.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并不一定是指空间距离上的远,也有可能是时间.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兴起的,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美孔子,这个时间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间,孔子是非常“寂寞”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在中学时学到这句话就很诧异,如果每个人都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待朋友,有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做的比自己好的地方.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和打压.
《论语》,经历了汉朝董仲舒的篡改和宋朝朱熹的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其真实面目已经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读后感《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因此,这也成了孔子思想为再后来的人们说诟病的一个重要起因.
从《学而》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们都能明白,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
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
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被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最近在读南怀瑾先生写的《论语别裁》,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感慨颇多,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几乎每翻开一页,没读完一章,都能让我心情愉悦,思如泉涌,让我不得不写点东西出来.正如论语里所说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而,正是在《论语别裁》的“学而第一”部分里面提到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让我开始感叹于南怀瑾先生的睿智,感叹于他对《论语》一书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辟独到的分析.
看到这句话,就回想起上中学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都深信不已,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当时的学生,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只求只字片解,其实只是因为文学修养还不够,自然没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批判了.正如南怀瑾说的,文学革命,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命”,如何去“革”?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第一”部分,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以为意义再明显不过的“子曰”,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居然还有另外一层完全不同的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有思想,不断地见习和体验,并反省,就是学问.能够从不断的体验反省中经常得到“会心一笑”,那就是“不亦说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没有人欣赏.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并不一定是指空间距离上的远,也有可能是时间.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兴起的,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美孔子,这个时间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间,孔子是非常“寂寞”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在中学时学到这句话就很诧异,如果每个人都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待朋友,有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做的比自己好的地方.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和打压.
《论语》,经历了汉朝董仲舒的篡改和宋朝朱熹的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其真实面目已经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读后感《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因此,这也成了孔子思想为再后来的人们说诟病的一个重要起因.
从《学而》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们都能明白,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
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
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被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学而不同 — 《论语别裁》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2-24 12:11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