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科的植物有哪些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7:51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3-01 02:29
山茱萸科的植物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3-01 03:01
问题一:山茱萸科的品种分类 青荚叶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日本也有分布。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大叶通草”。落叶灌木。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刺状细锯齿,托叶线状分裂。花单性异株,常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的中脉上,稀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花3~5数。浆果由绿色至红色、黑色,有3~5分核。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洒金桃叶珊瑚的花 洒金桃叶珊瑚: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别名:洒金东瀛珊瑚、花叶青木。桃叶珊瑚的栽培变种。常绿灌木。小枝粗圆。叶对生,革质,暗绿色,有光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广楔形,叶缘疏生锯齿。叶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雌雄异株,3-4月开花,花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短椭圆形,11月成熟,成熟时鲜红色。 原产日本和朝鲜半岛。问题二:“茱萸”是什么植物? 茱萸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史籍茱萸在中国史料及中医著述中,有藙、樧、枣皮、药枣、蜀枣、蜀酸枣、魁实、石枣、鼠矢、鸡足、汤主、山萸肉、萸肉、肉枣等名称。古人已经认识到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并把它用于祭祀,还把它作为地方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分布茱萸分布较广,山茱萸、吴茱萸多分布在陕西秦岭、四川、河南、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英国、美国、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用途祭祀《周礼·内则》中记载:“三牲用樧。”清代段玉裁解释道:“樧,煎茱萸。”饰物中国古人在重阳节时,头插茱萸,登高游兴。
药用维基百科的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西晋冯翊(今陕西关中西部)太守孙楚《茱萸赋》一文中写到:“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历汉女而始育,关百载而长生。森蔓延以盛兴,布绿叶于紫茎。鹑火西阻,白藏授节,零露既凝,鹰隼飘厉。攀紫房于歉枝,缀朱实之酷烈。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中国古代许多医学名著,如晋代《神农本草经》、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以及《吴晋本草》、《健康记》、《图经本草》等,均记载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山茱萸之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茱萸还是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爱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主药。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涩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利尿、降压、防癌作用。
辟邪屈原的《离骚》里提到了茱萸是恶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茱萸的品质“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古人“悬其子于屋,辟鬼魅”。南朝时就有插茱萸辟邪的记载。晋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雅号“辟邪翁”。
酿酒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咏颂茱萸酒的篇章。现代人生产山茱萸系列果酒、饮料,味道淳美,药效显著。
风俗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
茱萸峰位于中国河南焦作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景区,形似茱萸。每逢农历九月季节,秋高气爽,山上野生茱萸茂盛,佩带茱萸,登高以健身、望远、怀念。登上茱萸峰,喝杯怀菊花茶或怀菊花酒,顿觉神清气爽。登高远足、喝菊花茶/酒、插茱萸都具有驱病消灾、健身长寿的意义。
茱萸 (消歧义)可以指:
山茱萸,山茱萸目山茱萸科植物。
吴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
蜜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蜜茱萸属植物。
食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花椒属植物。
草茱萸,山茱萸目......余下全文>>问题三:山茱萸是什么药材 山茱萸
原料别名:药枣皮、蜀枣、魃实、鼠舌、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红枣皮
食用提示:内服:煎汤,6至10克,或入丸、散。
原料介绍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山茱萸一般清明时节开有黄色的花,“秋分”至“寒露”节气时会生长成熟山茱萸的食用和药用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茱萸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至1.5厘米,宽0.5至1厘米,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或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柄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
相关人群
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食物相克
本品与桔梗、防风、防己相克制作指导
本品大剂量(30-60克)服用可治疗大汗亡阳欲脱之证,可配人参、附子同用凡肝肾精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者,可与熟地、山药、牡丹皮等配伍;凡肾元亏损,封藏失司,症见遗精,滑泄者,可与菟丝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配伍;凡肺肾气虚,卫阳不固,虚汗不止者,可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五味子等配伍食疗作用
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质润敛降1.补肾益干,涩精止遗本品酸涩收敛,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月经过多等症状2.敛汗固脱小便频数,五更泄泻,虚汗不止,崩中漏下,心悸怔忡本品甘酸温润,主入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长于固涩下焦,为肝肾亏虚、下元不固之要药问题四:请问山茱萸属应该属于哪个植物区系? 山茱萸属(学名:Cornus),又称梾木属,是山茱萸科的一个属,约30-50种,为灌木或乔木。
详见zh.wikipedia.org/...%B1%9E问题五:百度一下山茱萸是什么样子的 真 水 堂
重阳节到了,茱萸是什么样?看图吧
真水渔郎!关注
阅读:11032010-10-15 20:04
标签:汉中吴茱萸山茱萸科芸香科《本草纲目》杂谈
今天在诗歌报论坛浏览诗歌大厅,见到情巅大僧一首有关九月九插茱萸的诗歌,一下子唤起我对天下朋友及亲人的思念。那么你知道茱萸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发几张大家看看,果实感觉像大枣,花朵有点像菊花。图 X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 zhūyú
作为植物,茱萸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山茱萸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
山茱萸
别名: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等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灯台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吴茱萸 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骨突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去核后的果肉入药。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长区,自古就是山茱萸的著名产地。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
产区分布于浙江、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问题六:朱萸是个什么植物? 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问题七:山茱萸归什么类 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
原来主要作为中药,因为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现在以山茱萸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开发,可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还有作为观赏植物,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山茱萸花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问题八:茱萸的种类有哪些 山茱萸科-种类
红瑞木
山茱萸科,梾木属。又名红梗木、凉子木。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 山茱萸科
灯台树
有几层近于轮生的枝条,上部树冠较窄,下部较宽,形如灯台,故名。喜生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局部平坦地区;树形美观,为好的行道树种;果实俗名“灯台籽”,含油量较高,民间用以榨油,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器具和雕刻等用。
毛梾
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山东中部以及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分散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密林中或杂木林下。树高6~15米;树皮厚,黑褐色,条形块状开裂,小枝近于对生。叶对生,冬季凋落。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子房下位,花柱棍棒形,核果球形,核骨质,无孔穴。毛梾为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量达27~38%,供食用或高级润滑油用;木材红褐色,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和农具等;叶和树皮可提取栲胶;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石缝中,为一种“四旁”绿化或水土保持树种。
山茱萸
产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有卵形总苞片4,厚纸质至革质,暗紫色,开花后脱落。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味酸涩,性微温,为弥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礌的功效。
四照花
产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分布于海拔600~2200米的森林中。为落叶小乔木,高2~10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对生,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顶生球形头状花序,具有4枚白色至淡黄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的总苞片;花小,黄色。果为聚合果。四照花成熟的果实味甜多汁,俗称“山荔枝”,可以生食。又可为酿酒原料,花序极为美观,常引种为庭园观赏植物。
桃叶珊瑚
台湾及华南各省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为常绿小乔木,稀灌木状,树皮灰绿色。枝、叶均对生;叶厚革质,椭圆形,边缘有5~7对粗锯齿。花单性异株,呈顶生圆锥花序,花4数,子房下位。核果圆柱状,幼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常1~2年生果序同生于枝上。本种冬季有鲜红色的圆锥状果序及常绿叶片,可栽培作观赏植物。
青荚叶
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日本也有分布。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大叶通草”。落叶灌木。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刺状细锯齿,托叶线状分裂。花单性异株,常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的中脉上,稀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花3~5数。浆果由绿色至红色、黑色,有3~5分核。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 洒金桃叶珊瑚的花
洒金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别名:洒金东瀛珊瑚、花叶青木。 桃叶珊瑚的栽培变种。常绿灌木。小枝粗圆。叶对生,革质,暗绿色,有光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广楔形,叶缘疏生锯齿。叶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雌雄异株,3-4月开花,花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短椭圆形,11月成熟,成熟时鲜红色。 原产日本和朝鲜半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下全文>>问题九:您好 我想问一下山茱萸科梾木属中有没有株木这种植物。如果株木不是这一科中的那是属于哪一科的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所提到的株木全名为金枝偃伏株木、
在植物学分类上隶属梾木属山茱萸科、
木质坚硬、柔度较小、可用于家具建材等、问题十: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叶柄有什么像被包围,有点像山茱萸的叶子 20分这是 菝葜也称金刚藤,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日本。琉璃蛱蝶幼虫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菝葜。若种植可在3月播种。
中文学名
菝葜
拉丁学名
Smilax china?.
别称
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山归来
二名法
Smilax china?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百合目
科
菝葜科
亚科
菝葜亚科
属
菝葜属
种
菝葜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史籍茱萸在中国史料及中医著述中,有藙、樧、枣皮、药枣、蜀枣、蜀酸枣、魁实、石枣、鼠矢、鸡足、汤主、山萸肉、萸肉、肉枣等名称。古人已经认识到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并把它用于祭祀,还把它作为地方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分布茱萸分布较广,山茱萸、吴茱萸多分布在陕西秦岭、四川、河南、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英国、美国、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用途祭祀《周礼·内则》中记载:“三牲用樧。”清代段玉裁解释道:“樧,煎茱萸。”饰物中国古人在重阳节时,头插茱萸,登高游兴。
药用维基百科的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西晋冯翊(今陕西关中西部)太守孙楚《茱萸赋》一文中写到:“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历汉女而始育,关百载而长生。森蔓延以盛兴,布绿叶于紫茎。鹑火西阻,白藏授节,零露既凝,鹰隼飘厉。攀紫房于歉枝,缀朱实之酷烈。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中国古代许多医学名著,如晋代《神农本草经》、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以及《吴晋本草》、《健康记》、《图经本草》等,均记载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山茱萸之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茱萸还是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爱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主药。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涩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利尿、降压、防癌作用。
辟邪屈原的《离骚》里提到了茱萸是恶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茱萸的品质“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古人“悬其子于屋,辟鬼魅”。南朝时就有插茱萸辟邪的记载。晋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雅号“辟邪翁”。
酿酒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咏颂茱萸酒的篇章。现代人生产山茱萸系列果酒、饮料,味道淳美,药效显著。
风俗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
茱萸峰位于中国河南焦作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景区,形似茱萸。每逢农历九月季节,秋高气爽,山上野生茱萸茂盛,佩带茱萸,登高以健身、望远、怀念。登上茱萸峰,喝杯怀菊花茶或怀菊花酒,顿觉神清气爽。登高远足、喝菊花茶/酒、插茱萸都具有驱病消灾、健身长寿的意义。
茱萸 (消歧义)可以指:
山茱萸,山茱萸目山茱萸科植物。
吴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
蜜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蜜茱萸属植物。
食茱萸,无患子目芸香科花椒属植物。
草茱萸,山茱萸目......余下全文>>问题三:山茱萸是什么药材 山茱萸
原料别名:药枣皮、蜀枣、魃实、鼠舌、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红枣皮
食用提示:内服:煎汤,6至10克,或入丸、散。
原料介绍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山茱萸一般清明时节开有黄色的花,“秋分”至“寒露”节气时会生长成熟山茱萸的食用和药用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茱萸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至1.5厘米,宽0.5至1厘米,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或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柄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
相关人群
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食物相克
本品与桔梗、防风、防己相克制作指导
本品大剂量(30-60克)服用可治疗大汗亡阳欲脱之证,可配人参、附子同用凡肝肾精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者,可与熟地、山药、牡丹皮等配伍;凡肾元亏损,封藏失司,症见遗精,滑泄者,可与菟丝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配伍;凡肺肾气虚,卫阳不固,虚汗不止者,可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五味子等配伍食疗作用
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质润敛降1.补肾益干,涩精止遗本品酸涩收敛,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月经过多等症状2.敛汗固脱小便频数,五更泄泻,虚汗不止,崩中漏下,心悸怔忡本品甘酸温润,主入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长于固涩下焦,为肝肾亏虚、下元不固之要药问题四:请问山茱萸属应该属于哪个植物区系? 山茱萸属(学名:Cornus),又称梾木属,是山茱萸科的一个属,约30-50种,为灌木或乔木。
详见zh.wikipedia.org/...%B1%9E问题五:百度一下山茱萸是什么样子的 真 水 堂
重阳节到了,茱萸是什么样?看图吧
真水渔郎!关注
阅读:11032010-10-15 20:04
标签:汉中吴茱萸山茱萸科芸香科《本草纲目》杂谈
今天在诗歌报论坛浏览诗歌大厅,见到情巅大僧一首有关九月九插茱萸的诗歌,一下子唤起我对天下朋友及亲人的思念。那么你知道茱萸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发几张大家看看,果实感觉像大枣,花朵有点像菊花。图 X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 zhūyú
作为植物,茱萸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山茱萸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
山茱萸
别名: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等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灯台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吴茱萸 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骨突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去核后的果肉入药。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长区,自古就是山茱萸的著名产地。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
产区分布于浙江、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问题六:朱萸是个什么植物? 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问题七:山茱萸归什么类 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
原来主要作为中药,因为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现在以山茱萸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开发,可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还有作为观赏植物,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山茱萸花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问题八:茱萸的种类有哪些 山茱萸科-种类
红瑞木
山茱萸科,梾木属。又名红梗木、凉子木。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 山茱萸科
灯台树
有几层近于轮生的枝条,上部树冠较窄,下部较宽,形如灯台,故名。喜生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局部平坦地区;树形美观,为好的行道树种;果实俗名“灯台籽”,含油量较高,民间用以榨油,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器具和雕刻等用。
毛梾
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山东中部以及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分散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密林中或杂木林下。树高6~15米;树皮厚,黑褐色,条形块状开裂,小枝近于对生。叶对生,冬季凋落。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子房下位,花柱棍棒形,核果球形,核骨质,无孔穴。毛梾为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量达27~38%,供食用或高级润滑油用;木材红褐色,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和农具等;叶和树皮可提取栲胶;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石缝中,为一种“四旁”绿化或水土保持树种。
山茱萸
产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有卵形总苞片4,厚纸质至革质,暗紫色,开花后脱落。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味酸涩,性微温,为弥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礌的功效。
四照花
产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分布于海拔600~2200米的森林中。为落叶小乔木,高2~10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对生,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顶生球形头状花序,具有4枚白色至淡黄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的总苞片;花小,黄色。果为聚合果。四照花成熟的果实味甜多汁,俗称“山荔枝”,可以生食。又可为酿酒原料,花序极为美观,常引种为庭园观赏植物。
桃叶珊瑚
台湾及华南各省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为常绿小乔木,稀灌木状,树皮灰绿色。枝、叶均对生;叶厚革质,椭圆形,边缘有5~7对粗锯齿。花单性异株,呈顶生圆锥花序,花4数,子房下位。核果圆柱状,幼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常1~2年生果序同生于枝上。本种冬季有鲜红色的圆锥状果序及常绿叶片,可栽培作观赏植物。
青荚叶
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日本也有分布。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大叶通草”。落叶灌木。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刺状细锯齿,托叶线状分裂。花单性异株,常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的中脉上,稀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花3~5数。浆果由绿色至红色、黑色,有3~5分核。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 洒金桃叶珊瑚的花
洒金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别名:洒金东瀛珊瑚、花叶青木。 桃叶珊瑚的栽培变种。常绿灌木。小枝粗圆。叶对生,革质,暗绿色,有光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广楔形,叶缘疏生锯齿。叶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雌雄异株,3-4月开花,花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短椭圆形,11月成熟,成熟时鲜红色。 原产日本和朝鲜半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下全文>>问题九:您好 我想问一下山茱萸科梾木属中有没有株木这种植物。如果株木不是这一科中的那是属于哪一科的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所提到的株木全名为金枝偃伏株木、
在植物学分类上隶属梾木属山茱萸科、
木质坚硬、柔度较小、可用于家具建材等、问题十: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叶柄有什么像被包围,有点像山茱萸的叶子 20分这是 菝葜也称金刚藤,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日本。琉璃蛱蝶幼虫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菝葜。若种植可在3月播种。
中文学名
菝葜
拉丁学名
Smilax china?.
别称
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山归来
二名法
Smilax china?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百合目
科
菝葜科
亚科
菝葜亚科
属
菝葜属
种
菝葜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