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社会位置的变动,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更,又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社会成员社会关系的改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在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井,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分别为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驾长、舁夫、篦头、修脚、修养、倡家、小唱、优人、杂剧、响马贼。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这一时期社会流动节奏之快是空前绝后的。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在传统贵族因为自然原因人数减少时,都铎国王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限的任命贵族,使贵族人数总量基本不变。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迈克尔·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威廉·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社会流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引起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指出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社会位置的变动,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更,又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社会成员社会关系的改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晚明时期社会流动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05:56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1-27 00:3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27 01:14
(答案→) 解析:第(1)小问依据“社会流动”的概念,可知明代社会流动的特点从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更、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换、社会成员社会关系的改变三个方面分析,同时依据材料一“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二十四民”可知明代社会成员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从材料一“二十四民”中“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可知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转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同时从材料可总结概括出社会成员的流动是双向流动。第(2)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明代引起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结合材料一“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可以看出,经济方面朝廷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从“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方面,政府的控制放松、科举制度的推动。第(3)小问结合材料二,从16-18世纪英国的历史阶段特征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来分析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第(4)小问,结合两则材料可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分析社会流动中英两国的相同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27 02:26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