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到底要如何才对?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13:48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03-23 09:50
我们的爱到底要如何才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23 10:37
前几天刷朋友圈,无意间发现仍有转发2月份北大男生拉黑父母、与父母决裂的新闻,忍不住想再说点什么。
这位北大男生在《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了我30年》中写万字书信控诉父母“罪行”:
从小遭受父母的语言暴力,极少得到安慰和理解;总是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中,极少被父母接纳和看见;父母以爱的名义裹挟他,却从不反思这是种伤害;即便他已成年出国,依然无法摆脱父母的监视和掌控??
他的恨全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父母的控制在他的心里,都是伤害,绝非保护。
控制型父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一出来,总是能让我们大跌眼镜!
那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和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特有的独立人格。而且,在特定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都会有不同的凸显变化。
3、4岁时,孩子渴望活动自主,参与成人活动,认为别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喜欢说“不”、“我自己做”。例如,看到妈妈在洗衣服,他们会不顾反对参与进去,玩水式地、有模有样地捣鼓,尽管可能干不好或者存在一定危险。
7、8岁时,孩子处于儿童叛逆期:寻求自主、自由。例如,关于兴趣班的选择、买衣服的样式,他们会觉得“我不是小孩了,我已经是大人了,我要自己决定。”
13、14岁,他们步入青春叛逆期:精神和行为上的独立自主意识,好面子。他们会有自己的“偶像”,有自己的想法,反感父母、老师的唠叨,追求与成人的平等意识。例如,“我和谁交朋友,自有我的看法”、“你怎么就知道我不对了”。
孩子每一次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是他们心理成长、走向独立的表现。孩子在独立、在成长,而父母却忍不住去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的控制欲,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表现。
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也不是疏远,而是尊重与平等、爱与自由。
那么,如何防止对孩子的爱变为控制呢?或许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经会带给我们明晰的答案。
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奥巴马,于去年考取哈佛大学。中学时期,连续6年获得特等奖学金,研习五国语言,担任音乐社团副团长,参与百老汇演出,担任过指挥、贝斯手??可谓是德才兼备、光环十足!
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经吧!
独立
在女儿6、7岁时,奥巴马夫妇就与女儿共同商定整理家务的规定:独立整理床铺、承担一定家务(擦桌子、洗盘子、收拾玩具等)并给予每周1美元的工资。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自主权
童年时期,对于女儿学习时间的教育,他们和我们多数家长一样严格有加:按时上、下学。但是他们严格中却不失自由:关于课外班的选择,孩子拥有决策权。甚至在女儿选择大学的重要问题上,他们做的只是陪孩子参观六所不同的学校,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女儿。
安全感
“我们可以约好,你做错了事情我绝对不打。但是请你和我好好聊一聊,我愿意和你讨论事情的后果。”
中学时期,女儿的成绩曾经出现大幅下滑。对此,奥巴马的做法是:选择和女儿一起外出散心,帮助女儿分析失败原因,并一起制定改进的计划。
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也成为不了总统。但是,他的“皇家教子套餐”却是人人都可以学习获得的财富:和孩子共同探讨计划、事件,评估并告知孩子事件可能的风险,提供自己的建议,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在安全的范围内,赋予孩子恰当的自由、独立的行事权利,给予孩子前行路上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孩子未来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健康。
这位北大男生在《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了我30年》中写万字书信控诉父母“罪行”:
从小遭受父母的语言暴力,极少得到安慰和理解;总是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中,极少被父母接纳和看见;父母以爱的名义裹挟他,却从不反思这是种伤害;即便他已成年出国,依然无法摆脱父母的监视和掌控??
他的恨全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父母的控制在他的心里,都是伤害,绝非保护。
控制型父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一出来,总是能让我们大跌眼镜!
那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和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特有的独立人格。而且,在特定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都会有不同的凸显变化。
3、4岁时,孩子渴望活动自主,参与成人活动,认为别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喜欢说“不”、“我自己做”。例如,看到妈妈在洗衣服,他们会不顾反对参与进去,玩水式地、有模有样地捣鼓,尽管可能干不好或者存在一定危险。
7、8岁时,孩子处于儿童叛逆期:寻求自主、自由。例如,关于兴趣班的选择、买衣服的样式,他们会觉得“我不是小孩了,我已经是大人了,我要自己决定。”
13、14岁,他们步入青春叛逆期:精神和行为上的独立自主意识,好面子。他们会有自己的“偶像”,有自己的想法,反感父母、老师的唠叨,追求与成人的平等意识。例如,“我和谁交朋友,自有我的看法”、“你怎么就知道我不对了”。
孩子每一次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是他们心理成长、走向独立的表现。孩子在独立、在成长,而父母却忍不住去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的控制欲,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表现。
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也不是疏远,而是尊重与平等、爱与自由。
那么,如何防止对孩子的爱变为控制呢?或许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经会带给我们明晰的答案。
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奥巴马,于去年考取哈佛大学。中学时期,连续6年获得特等奖学金,研习五国语言,担任音乐社团副团长,参与百老汇演出,担任过指挥、贝斯手??可谓是德才兼备、光环十足!
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经吧!
独立
在女儿6、7岁时,奥巴马夫妇就与女儿共同商定整理家务的规定:独立整理床铺、承担一定家务(擦桌子、洗盘子、收拾玩具等)并给予每周1美元的工资。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自主权
童年时期,对于女儿学习时间的教育,他们和我们多数家长一样严格有加:按时上、下学。但是他们严格中却不失自由:关于课外班的选择,孩子拥有决策权。甚至在女儿选择大学的重要问题上,他们做的只是陪孩子参观六所不同的学校,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女儿。
安全感
“我们可以约好,你做错了事情我绝对不打。但是请你和我好好聊一聊,我愿意和你讨论事情的后果。”
中学时期,女儿的成绩曾经出现大幅下滑。对此,奥巴马的做法是:选择和女儿一起外出散心,帮助女儿分析失败原因,并一起制定改进的计划。
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也成为不了总统。但是,他的“皇家教子套餐”却是人人都可以学习获得的财富:和孩子共同探讨计划、事件,评估并告知孩子事件可能的风险,提供自己的建议,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在安全的范围内,赋予孩子恰当的自由、独立的行事权利,给予孩子前行路上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孩子未来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健康。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