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阔海洋雨水反少?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9 20:17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10-19 06:19
为什么广阔海洋雨水反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10-19 06:36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奇怪。海洋上水分蒸发旺盛,水汽充足,雨水怎么会少呢?其实,情况就是这样,除了一些特殊的海区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洋流和北太平洋黑潮等暖洋流上,云雨丰盛之外,大部分海区上的雨量,都比相邻陆地上(当然不是指干旱沙漠地区)为少。这是因为,没有水汽,当然是不会下雨的。可是,只有水汽,也还不一定能下雨。比如,长江中下游7〜8月伏旱季节里,因为气温高,加上地面有河流,水田,水汽可算得充沛了,空气中水汽的总含量名列全国第一,但就是缺雨。所以,水汽仅仅是降雨的必要条件之一,还要有另一个必要条件,即气流上升运动。气流一上升,空气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包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为组成云雾的无数小水滴,水滴逐渐增大,掉下来就是雨。能造成降水的较大规模的气流上升,一般有三种原因:一种是冷暖空气南来北往,两军相遇,把比较轻的暖空气抬升到冷空气的背上去;第二种是气流越过海岛、山脉,也就把气流本身抬髙了;第三种是热力作用。太阳出来以后,晒热了地面,地面把近地层的空气烤热变轻了,发生上升运动,于是午后在天空生成了许多馒头、菜花和大山般的对流云块。第一和第二种情况,大陆和海洋上是差不多的,只有第三种情况不同。具体说来,大陆上热对流以地面最热、地面和大气间温差最大的午后最强,所以雨多下在午后;而海洋上则以夜间热对流最强(海洋上夜间海水暖于空气),雨多下在夜间。但是因为陆上白天地面和大气间的温差比海上夜间海面和大气间的温差大得多,对流也强烈得多,因此雨量也多得多。同样,从大陆上移到海洋上来的降雨天气系统,也会因海洋上对流不发达而降雨强度减小以至停止。另外,海面摩擦力小,降雨天气系统移动速度比陆上快,这也使海上雨量偏少。此外还有测量仪器上的问题。海面、海岛上因为风大,风把雨滴吹斜、吹跑,掉入雨量筒中的雨滴减少,也使雨量偏少。当然这是测量误差问题。我国沿海岛屿上年雨量比陆地上的偏少程度各地相差很大,从10〜600毫米都有。平均说来,沿海岛屿上的年雨量大约只有陆地上的60%〜90%。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岛屿雨量偏少得少些。例如,渤海的长岛,比相邻的山东蓬莱县要少87毫米,长岛年雨量是蓬莱年雨量的87%。长江口以南岛屿雨量偏少比较明显,特别是台湾海峡偏少得更多。例如浙江北部舟山群岛比宁波年雨量少188毫米,舟山是宁波年雨量的83%,台湾海峡内的福建金门岛比大陆上漳州年雨量少606毫米,金门年雨量只占漳州年雨量的60%。台湾海峡南部的福建东山岛,比福建诏安县年雨量少311毫米,东山年雨量只是诏安年雨量的 76%。广西涠州岛年雨量比北海少312毫米,占北海年雨量的 71%,等等。再如,西沙永兴岛为1506毫米,而同纬度的越南顺化达 2904毫米,菲律宾首都马尼拉2027毫米。岛屿年雨量差不多只有陆地雨量的一半。沿海岛屿上的降雨日数也比陆地上偏少,一般每年要少 3〜30天左右,约占年雨日的5%〜25%左右,甚至还要多些。说来奇怪,岛屿的雨量还与岛屿的大小有关。岛屿越大,陆地地面增温作用愈明显,气层越不稳定,对流强,雨就多;又因为岛屿大,一般地形起伏也大,气流在山坡上被迫抬升,地形雨也较多。南海诸岛地形平坦,海拔只有几米,岛屿也不大,所以雨量、雨日都比较少,以至于在终年暖热的热带海洋里年雨量也只有1000〜1500毫米左右。海洋上降雨日变化的特点,是夜雨比日雨多。前面说过,由于海洋热容量大,又流动不息,大量蒸发耗热,所以白天里海水的温度升不高。相对来说,海上夜间水温高而气温低,云层顶部向宇宙空间辐射热量而冷却的结果,又加强了海上夜间的对流发展,所以海上夜雨多于白天。例如,作者曾经统计过辽宁大连,山东成山头、石岛和河北秦皇岛四站的夏季雨量日变化(因为雨量日变化以多雨的夏雨季最明显)。这四站7〜8月份,白天大约11时〜21时之间每小时的平均雨量都只有5毫米左右,但从22时起雨量开始急增,到早晨8时左右,每小时平均雨量达到15〜16毫米,也就是夜雨量为日雨量的3倍多。越是远海小岛,这种规律越明显。同样道理,内陆大型湖泊水面夜雨也较多些。例如,青海省的青海湖地区夜间云雨较多,夜雨与日雨量之比也达到了 6: 4,甚至更大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