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拜一哆嗦”的礼节内容和出处如何?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20:46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4-08 01:42
我们都知道“二十四拜一哆嗦”是中原民间红白大典上极其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时常见过一些场合中的祭拜做派,但就是不明白是否像拳种套路或广播体操那样每一招式的分解动作和意义,如为什么是二十四而不是别的什么数?更不了解它的创立起源出处及发展完善过程。曾查,似与《礼记》《孝经》或历代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图说都联系不上。因此,想求助于专家学者或民间礼俗文化的关注、集大成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4-08 02:58
民间老话说“二十四拜都拜了,不差这一哆嗦了”,意思是说只要再加一把劲儿,事情就会取得好的结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4-08 04:29
三十六个头都磕过了,就差一个揖没作了。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就做成了
也有人说:八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
二十四拜都拜了——不大差这一哆嗦
这是一句歇后语.
没有具体出处,源于古代礼节
古时男子行礼,要作揖并扣拜,女子则不必(各地有异,有些地方则是男子行拜礼,女子作揖即可)
八拜礼用以君臣,兄弟结义
二十四拜礼也叫“大礼”。为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见父母长辈、举行婚丧礼仪活动时所行
三十六拜礼在瑶族仍然流传,他们实行若无事“男嫁女当”就是在接亲仪式上不见新朗,新郎要到晚上正式拜堂时才公开亮相,拜堂仪式,新娘不下跪,只作辑,而新郎即时行九叩三十六拜礼。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