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来源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8 04:46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4-27 18:22
诗的来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27 19:14
一生涡
“一生涡尽文字出”——余英时人生简介
余英时在一篇自述性文章《我走过的路》里面,把自己一生求学走过的路作了叙述。“我求学所走过的路是很曲折的。现在让我从童年的记忆开始,一直到读完研究院为止,即从1937年到1962年。这是我学生时代的全部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37-1946年,乡村生活;1946-1955年,大变动中的流浪;1955-1962年,美国学院中的进修。”(余英时《我走过的路》,《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一 乡居九年,体认中国传统
余英时1930年出生在天津,祖籍潜山县官庄乡。在他父亲以前,他的家族是极为普通农家,世代生活在穷乡僻壤,半耕半读没有功名。他父亲余协中先生,从乡下私塾到新式学堂,自燕京大学到哈佛大学,完全是自己读出来的。1926年,余协中自美国学成归国,在南开大学任历史系主任,教授西洋历史。余英时的母亲张韵清女士是清雍正朝宰相张廷玉之后,外祖父家是200多年的桐城“相府”—其实是内阁大学士的府第。他母亲在曾经文风鼎盛的桐城,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能文、能诗、能词。他曾找到一本《桐旧集》 (桐城县历代文人诗词集,计24本),里面有他母亲和姨母的作品,可惜留下的不多。而他母亲在生他时,因难产而死。母亲显赫的家世,其实对他并无多大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余英时不到7岁。父亲由天津随校南迁,他则随伯父一家回到故乡潜山官庄,一住就是九年。余英时曾经说道:“这九年的乡居,在我个人的生命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相信:当时所见的官庄乡与一两百年以前的情况,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最原始的农村,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交通工具是轿子、滑竿、两条腿。他在乡下与祖母生活,还亲眼看到裹小脚等传统风俗文化。但这九年的生活,在余英时的记忆里“从第一天起便是愉快的”。其一,他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教育;其二,乡居九年也可称之为社会教育,他只觉地了解了在都市生活以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靠儒家的规范维系的,道德力量远远高于法律力量的生活。这九年里,余英时所受的学校教育和书本教育却是极少的,读过三四年私塾,所读的书籍仅限于《三字经》、《百家姓》、《左传》、《战国策》等,还读遍了《罗通扫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使他掌握了中国文字的规则。余先生以为,九年乡居的生活虽然失去受现代学校教育的机会,但却能在前现代的社会和文化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亲自体认到中国传统的内在意义,现在回想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幸运。因为这种直接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知识,绝不是任何书本上可以获得的。诚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今天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还有一点真切的了解,那便是受了这生活之赐。”
二 战乱流亡,师从钱穆
1946年夏天,余英时和分别了九年的父亲会面,辗转经过南京、北平,到了沈阳(1945年,余英时父亲在沈阳创立东北中正大学)。此时已16岁的余英时从未接触过现代式教育,父亲要求他在一年的时间里补修各种现代课程,主要是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经过一年的努力,1947年夏余英时考取东北中正大学历史系,奠定了他的治学道路。1947—1948年间,因为国共内战,余英时随家人先后从沈阳流亡到北平、上海。1949年秋,余英时考进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在燕京的一学期里,他修了西洋史、英文、中国近代史等课程,还系统地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三年间,余英时还读了不少梁启超、胡适等有关中国哲学史、学术史的著作,以及“五四”时期有关“人的文学”的作......余下全文>>
“一生涡尽文字出”——余英时人生简介
余英时在一篇自述性文章《我走过的路》里面,把自己一生求学走过的路作了叙述。“我求学所走过的路是很曲折的。现在让我从童年的记忆开始,一直到读完研究院为止,即从1937年到1962年。这是我学生时代的全部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37-1946年,乡村生活;1946-1955年,大变动中的流浪;1955-1962年,美国学院中的进修。”(余英时《我走过的路》,《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一 乡居九年,体认中国传统
余英时1930年出生在天津,祖籍潜山县官庄乡。在他父亲以前,他的家族是极为普通农家,世代生活在穷乡僻壤,半耕半读没有功名。他父亲余协中先生,从乡下私塾到新式学堂,自燕京大学到哈佛大学,完全是自己读出来的。1926年,余协中自美国学成归国,在南开大学任历史系主任,教授西洋历史。余英时的母亲张韵清女士是清雍正朝宰相张廷玉之后,外祖父家是200多年的桐城“相府”—其实是内阁大学士的府第。他母亲在曾经文风鼎盛的桐城,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能文、能诗、能词。他曾找到一本《桐旧集》 (桐城县历代文人诗词集,计24本),里面有他母亲和姨母的作品,可惜留下的不多。而他母亲在生他时,因难产而死。母亲显赫的家世,其实对他并无多大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余英时不到7岁。父亲由天津随校南迁,他则随伯父一家回到故乡潜山官庄,一住就是九年。余英时曾经说道:“这九年的乡居,在我个人的生命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相信:当时所见的官庄乡与一两百年以前的情况,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最原始的农村,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交通工具是轿子、滑竿、两条腿。他在乡下与祖母生活,还亲眼看到裹小脚等传统风俗文化。但这九年的生活,在余英时的记忆里“从第一天起便是愉快的”。其一,他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教育;其二,乡居九年也可称之为社会教育,他只觉地了解了在都市生活以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靠儒家的规范维系的,道德力量远远高于法律力量的生活。这九年里,余英时所受的学校教育和书本教育却是极少的,读过三四年私塾,所读的书籍仅限于《三字经》、《百家姓》、《左传》、《战国策》等,还读遍了《罗通扫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使他掌握了中国文字的规则。余先生以为,九年乡居的生活虽然失去受现代学校教育的机会,但却能在前现代的社会和文化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亲自体认到中国传统的内在意义,现在回想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幸运。因为这种直接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知识,绝不是任何书本上可以获得的。诚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今天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还有一点真切的了解,那便是受了这生活之赐。”
二 战乱流亡,师从钱穆
1946年夏天,余英时和分别了九年的父亲会面,辗转经过南京、北平,到了沈阳(1945年,余英时父亲在沈阳创立东北中正大学)。此时已16岁的余英时从未接触过现代式教育,父亲要求他在一年的时间里补修各种现代课程,主要是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经过一年的努力,1947年夏余英时考取东北中正大学历史系,奠定了他的治学道路。1947—1948年间,因为国共内战,余英时随家人先后从沈阳流亡到北平、上海。1949年秋,余英时考进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在燕京的一学期里,他修了西洋史、英文、中国近代史等课程,还系统地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三年间,余英时还读了不少梁启超、胡适等有关中国哲学史、学术史的著作,以及“五四”时期有关“人的文学”的作......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