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生活是什么意思,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9 08:11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5-18 16:04
后现代生活是什么意思,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05-18 16:19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在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它与现代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后现代主义”又是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文化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在这里它强调从任意艺术、反艺术、反文学、自我破坏艺术和新小说等方面来论述艺术的发展。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虽然“后现代”作为一个口号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尽人皆知,但它作为一个概念,涵义却既丰富又模糊,要对后现代主义下个特定的、精确的、统一的定义,并被大家所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没必要。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弄清每个定义所指向的内涵,隐含在该定义背后的价值取向,从而对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形成较深入、较全面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下文列举了几种学者对后现代主义内涵的界定,以供参考。
学者沈语冰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同时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有的学者提出,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那么谦恭。
学者王治河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错综复杂的思想潮流,将它分为三种形态,即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志在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西方思维方式,它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和“视角”。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则侧重于在激进后现代主义开辟的空间中从事建设性的耕耘,积极寻求重建人与世界、......余下全文>>
但是“后现代主义”又是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文化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在这里它强调从任意艺术、反艺术、反文学、自我破坏艺术和新小说等方面来论述艺术的发展。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虽然“后现代”作为一个口号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尽人皆知,但它作为一个概念,涵义却既丰富又模糊,要对后现代主义下个特定的、精确的、统一的定义,并被大家所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没必要。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弄清每个定义所指向的内涵,隐含在该定义背后的价值取向,从而对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形成较深入、较全面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下文列举了几种学者对后现代主义内涵的界定,以供参考。
学者沈语冰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同时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有的学者提出,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那么谦恭。
学者王治河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错综复杂的思想潮流,将它分为三种形态,即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志在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西方思维方式,它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和“视角”。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则侧重于在激进后现代主义开辟的空间中从事建设性的耕耘,积极寻求重建人与世界、......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