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源动力的成员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3-19 11:56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3-19 12:47
S2队:孔肖吟、张语格、李宇琪、戴萌
N2队:赵粤、陆婷、鞠婧祎、黄婷婷、李艺彤
H2队:刘佩鑫、许杨玉琢、张昕
X队:宋盺冉、邵雪聪、陈琳、张丹三
X2队:洪佩云
- 1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3-19 15:30
- 2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3-19 13:53
引用一点看法:参考。
科学的源动力是什么?听雨在上一篇中提到他的观点:科学的源动力是美。我觉得这个回答适用于少数自觉追求科学的人,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完全适用。 我觉得美是一种很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经过训练的心理适应,而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我觉得美不是先天的(即便有一部分是先天就有的,那也是在进化中逐步形成的),而是后天的教养过程塑造出来的。例如,一个没有受过艺术训练的人,初次看到维纳斯雕像,并不会感觉到那种震撼人心的美;但是,受过相应训练的人,面对着同一尊雕像,甚至会感动得潸然泪下。 而科学,我觉得是探索的套路和动机的结合。套路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修正假设、解释现象等等。动机呢?我们为什么要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想要对这些疑问探索下去?产生疑问并不是一定要觉得美,因为就是客观现象让我们觉得不可理解,不可思议,这就足够产生疑问了;但是支持我们探索下去的动力是不是也独立于美呢? 我觉得是部分独立的。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对一个疑问念念不忘、日思夜想并不是因为觉得这个疑问有多美,而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这个疑问如此之深,让人不思之就会觉得难受,觉得痛苦。但是另一种情况,对于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尤其是境界比较高、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的科学家来说,那么这和美是同一的,也就是这种探索的动力就是美。例如,爱因斯坦晚年为什么多年执著于广义相对论?据我所知那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具有一种深刻的美,吸引着他不断追求。我想学问做到一定的深度之后,那么学问和生活、和情绪、和美感,都是融为一体的。做学问是自觉的,主动的,一如美感。 综上所述并且以此类推,我觉得科学的源动力因境界而异:对于不自觉的科学工作者而言,那是本能的困惑、上级给的任务、利益的诱导、其他现实的逼迫,等等不一而足;对于自觉的科学家而言,那是对美的洞察,和对美的主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