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哪年与赵明诚结婚 后与张鲁周的关系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12:24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3-16 17:59
李清照哪年与赵明诚结婚 后与张鲁周的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3-16 19:36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结婚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使他们志趣相投,心情愉快欢娱。但是赵明诚在太学读书,平时居住在太学校舍夜晚不能回家。因此,每月只有初一或十五才可以请假,回家与李清照幸福团聚。赵明诚回家后,夫妻俩便去集市挑选购买喜欢的金石碑文。夫妻情深恩爱,自得其乐。二人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因此在非常浓厚的诗文和学术氛围中度过。然而新婚离别,无奈分手。半月短暂相聚,转眼分居两地。天上的月亮总有阴晴圆缺,而新婚夫妇每月只有两次团圆。孤独空守新婚洞房,也使李清照品尝到了新婚离别的苦涩滋味。因此,她也写下了许多相思别离的词句。例如在《怨王孙》词里写道: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当时李清照住在都城汴京,晚春闺中寂寞孤独,思念愁绪无人诉说。相思怀念丈夫,又无处排泄寄托。庭院深深锁暮春,心头离别思绪在缠绕。情深深,恨绵绵。面对暮春花儿衰败景色,门外秋千悄然冷落。从白天守到月亮升起,只有明月的银辉洒向梨花。她对丈夫感情如此深厚,时时刻刻在思念愁苦,没有兴趣外出游春观赏春景。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情思悠悠,期盼重逢。虽然新婚离别令人伤感,赵明诚每月只有两次回家。但是她并不过于低沉悲观,也没有过度伤心欲绝。
特别是李清照结婚后的第二年,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政坛发生风云动荡。她的公公赵挺之积极追随蔡京,开始发起废除旧法,迫害旧党的政治主张。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被打入“元佑党人”之列,并且受牵连被赶出了京城。赵、李两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在朝廷里也算是敌对势力。李清照夹在水与火中间,心理上承受了巨大压力。她本幻想公公赵挺之能站出来说情,可惜最终没有效果。为此李清照看清了公公利欲熏心的嘴脸,开始用诗歌来表达自己不满和愤怒。然而在这动荡的险恶政治风云中,她的丈夫赵明诚却与自己同心同德,共同度过了风雨飘摇的磨难。赵明诚与父亲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却得到了李清照的欢心和喜爱。
由于对“元佑党人”的迫害,也株连到子女身上,子女们按照禁令都要离开京城。然而当时女子出嫁后可以随丈夫家,所以朝廷还没有完全禁令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娘家。因此被政治风云影响的李清照,只能往返奔波于京城和故乡明水之间。在朝廷禁令严厉时跑回娘家住,在禁令松弛时再回到京城丈夫家里。由于分离,情思不断,牵肠挂肚。李清照写出了许多离别思念的作品,她在自己的词句里透露了期盼与丈夫重逢的愿望。她不愿意与丈夫分离,期望赵明诚陪伴在身边。例如她在《蝶恋花》里说: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倚,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她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春天解冻时节”,希望寒冷的冬天能快点过去。看到窗口外的柳树枝芽吐放,梅花都会齐开放。到那时,心里自然觉得春意昂然。“春心动”,是在说户外的一片春意,也是在暗指自己内心无法抑制的春情思念。赵明诚不在身边,随着新春季节的来临,心头产生了对春光无人共同鉴赏和孤独寂寞的愁绪。无奈之下,写出一句“酒意诗情谁与共?”,这也是心情郁闷时刻发出的痛苦自问。心里的思念和别离的愁绪,象浪潮一般涌上心头。因此遏制不住流下自己的热泪,泪水浸泡了脸上的粉妆和鬓发。由于泪水渗透了鬓发,连首饰花钿也变得沉重起来。面对窗户外的春色,李清照试图改变寂寞孤独的心境,也想出去宣泄自己的愁苦。于是穿起自己的金缕夹衫,换下了冬季的棉衣走出去消遣。然而等到不眠之夜,愁苦还是折磨人,更加难以入睡。她倚靠在枕头上,金凤钗都损落在旁边。此刻自己“独抱浓愁无好梦”,心绪更缭乱。只能毫无兴致,心情枯燥;情意阑珊,独对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喜事临门的好兆头。她在失眠的夜晚,故意剪弄灯花。是寄托着重逢期望,也是自我安慰或解闷的方法。
李清照经常通过咏物来寄托离别愁绪,有时也靠描写“梅花”来宣泄自己的情思。她觉得自己如同一朵欲放的梅花,因此在另一首《玉楼春》里深情地写道: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籍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词句里描写了春日绽放的梅花,象红酥琼玉一样美丽纯洁。虽然梅花的南枝还没有完全开遍,但是已经为大地点缀了无限的春意,为春天酝酿了许多芳香。词句里赞誉了梅花的滋润丰满和芬芳,却在比喻李清照的光彩夺目和艳丽照人。她在词里以梅花自喻,却也是自我形象的写照。梅花的开放与少妇的美丽容貌最相似。然而在春天的景色下,自己的憔悴之态和心理上郁闷却形成反差。她倚靠在阑干上观望梅花,却也摆脱不了对丈夫的思念。最后,她用急切的心情盼望丈夫快些归来,能与自己一起饮酒赏花。因为时间不等人,春光不留情。如果过了这个美好时节,明天风起忽然吹落梅花。到那时,花飞花落撒满地,见面后只能是“无花空折枝了”!
李清照在赵明诚离别后的重阳佳节,写下的《醉花阴》里,同样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思念丈夫的愁绪。一句著名的“人比黄花瘦”,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却独自躺在纱橱里。头枕着玉枕头,身心都觉得凉透了。半夜醒来,对白天情景回忆。欲借酒来消愁,反而更忧愁。一阵西风吹来,帘子卷起。帘外的菊花,相比帘内的词人,她却为伊消得人憔悴,自己比菊花更消瘦!词句描写了离别之苦,暗示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却没有一个字直接表露离愁之心,而字字句句浸泡着离别之情。这种高超绝妙的艺术境界,难怪会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鉴赏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当时李清照住在都城汴京,晚春闺中寂寞孤独,思念愁绪无人诉说。相思怀念丈夫,又无处排泄寄托。庭院深深锁暮春,心头离别思绪在缠绕。情深深,恨绵绵。面对暮春花儿衰败景色,门外秋千悄然冷落。从白天守到月亮升起,只有明月的银辉洒向梨花。她对丈夫感情如此深厚,时时刻刻在思念愁苦,没有兴趣外出游春观赏春景。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情思悠悠,期盼重逢。虽然新婚离别令人伤感,赵明诚每月只有两次回家。但是她并不过于低沉悲观,也没有过度伤心欲绝。
特别是李清照结婚后的第二年,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政坛发生风云动荡。她的公公赵挺之积极追随蔡京,开始发起废除旧法,迫害旧党的政治主张。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被打入“元佑党人”之列,并且受牵连被赶出了京城。赵、李两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在朝廷里也算是敌对势力。李清照夹在水与火中间,心理上承受了巨大压力。她本幻想公公赵挺之能站出来说情,可惜最终没有效果。为此李清照看清了公公利欲熏心的嘴脸,开始用诗歌来表达自己不满和愤怒。然而在这动荡的险恶政治风云中,她的丈夫赵明诚却与自己同心同德,共同度过了风雨飘摇的磨难。赵明诚与父亲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却得到了李清照的欢心和喜爱。
由于对“元佑党人”的迫害,也株连到子女身上,子女们按照禁令都要离开京城。然而当时女子出嫁后可以随丈夫家,所以朝廷还没有完全禁令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娘家。因此被政治风云影响的李清照,只能往返奔波于京城和故乡明水之间。在朝廷禁令严厉时跑回娘家住,在禁令松弛时再回到京城丈夫家里。由于分离,情思不断,牵肠挂肚。李清照写出了许多离别思念的作品,她在自己的词句里透露了期盼与丈夫重逢的愿望。她不愿意与丈夫分离,期望赵明诚陪伴在身边。例如她在《蝶恋花》里说: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倚,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她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春天解冻时节”,希望寒冷的冬天能快点过去。看到窗口外的柳树枝芽吐放,梅花都会齐开放。到那时,心里自然觉得春意昂然。“春心动”,是在说户外的一片春意,也是在暗指自己内心无法抑制的春情思念。赵明诚不在身边,随着新春季节的来临,心头产生了对春光无人共同鉴赏和孤独寂寞的愁绪。无奈之下,写出一句“酒意诗情谁与共?”,这也是心情郁闷时刻发出的痛苦自问。心里的思念和别离的愁绪,象浪潮一般涌上心头。因此遏制不住流下自己的热泪,泪水浸泡了脸上的粉妆和鬓发。由于泪水渗透了鬓发,连首饰花钿也变得沉重起来。面对窗户外的春色,李清照试图改变寂寞孤独的心境,也想出去宣泄自己的愁苦。于是穿起自己的金缕夹衫,换下了冬季的棉衣走出去消遣。然而等到不眠之夜,愁苦还是折磨人,更加难以入睡。她倚靠在枕头上,金凤钗都损落在旁边。此刻自己“独抱浓愁无好梦”,心绪更缭乱。只能毫无兴致,心情枯燥;情意阑珊,独对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喜事临门的好兆头。她在失眠的夜晚,故意剪弄灯花。是寄托着重逢期望,也是自我安慰或解闷的方法。
李清照经常通过咏物来寄托离别愁绪,有时也靠描写“梅花”来宣泄自己的情思。她觉得自己如同一朵欲放的梅花,因此在另一首《玉楼春》里深情地写道: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籍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词句里描写了春日绽放的梅花,象红酥琼玉一样美丽纯洁。虽然梅花的南枝还没有完全开遍,但是已经为大地点缀了无限的春意,为春天酝酿了许多芳香。词句里赞誉了梅花的滋润丰满和芬芳,却在比喻李清照的光彩夺目和艳丽照人。她在词里以梅花自喻,却也是自我形象的写照。梅花的开放与少妇的美丽容貌最相似。然而在春天的景色下,自己的憔悴之态和心理上郁闷却形成反差。她倚靠在阑干上观望梅花,却也摆脱不了对丈夫的思念。最后,她用急切的心情盼望丈夫快些归来,能与自己一起饮酒赏花。因为时间不等人,春光不留情。如果过了这个美好时节,明天风起忽然吹落梅花。到那时,花飞花落撒满地,见面后只能是“无花空折枝了”!
李清照在赵明诚离别后的重阳佳节,写下的《醉花阴》里,同样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思念丈夫的愁绪。一句著名的“人比黄花瘦”,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却独自躺在纱橱里。头枕着玉枕头,身心都觉得凉透了。半夜醒来,对白天情景回忆。欲借酒来消愁,反而更忧愁。一阵西风吹来,帘子卷起。帘外的菊花,相比帘内的词人,她却为伊消得人憔悴,自己比菊花更消瘦!词句描写了离别之苦,暗示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却没有一个字直接表露离愁之心,而字字句句浸泡着离别之情。这种高超绝妙的艺术境界,难怪会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鉴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3-16 21:13
李青照年轻是因丈夫外出打仗,不幸遇难,后来一直守寡了。夫妻感情可想而知
- 2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3-16 20:49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南宋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在去湖州上任途中病逝,年49岁,李清照年46岁。至于李清照是否再嫁张汝舟,几百年来学术界也一直为此争论不休,现在尚无定论。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