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5:1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最佳答案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初中阶段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而且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还能“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我们知道,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日月星辰、昼夜晨昏、江河湖海、花鸟虫草、人情世态、真善美丑,内容之丰富,风格之多样,真是美不胜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美的构思、美的意境、美的人性,就一定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并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一、吟诵品味――欣赏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语言的结晶,不仅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的特点,还富有音乐美和意蕴美。
  如《冰心诗四首》,四首诗形式大致整齐,不过分追求韵律,语言清新自然又意境深远,格调柔和亲切,如心中絮语,像穿涧山泉,似抒情小曲,令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回味隽永。像《嫩绿的芽儿》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抓住色彩特征,分别对果树的芽、花、果进行了描述,既形象表述了果树由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又准确地修饰了各自的中心词“芽儿”“ 花儿”“果儿”,使诗的内容既有活力,又有朝气,让人耳目一新。再加上采用“……和青年说……”这一间接反复的格式,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所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吟诵品味,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再像《纸船》中“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中的“一只一只”叠用,简洁地突出了纸船的数量,更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所以笔者也通过吟诵品味的方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其语言的意蕴之美。
  在教学中,笔者还注意根据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吟诵品味语言的不同美质。如:诗歌,侧重于吟诵品味其语言的凝练之美;散文,侧重于吟诵品味其语言的朴素、绮丽之美;小说,侧重于吟诵品味其描写环境时语言的精致之美,描写人物心理时语言的细腻之美;均能使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境,耳醉其言”的美感效果。
  二、遵路识真――欣赏结构美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路”,就是文章的结构,它包括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详写略写、层次段落、线索安排等因素。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文章特有的、神妙动人的结构美。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美感、发展学生的思维颇有裨益,而且对爱好写作的学生来说,必然会迁移到写作中,成为善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情思清楚、环环紧扣的审美表达力。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欣赏结构美的能力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如学习《过零丁洋》一诗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绝世佳联。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这两个颇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巧妙成对,从中渗透自己的忧虑不安之情:惶恐滩是作者曾经兵败的地方,零丁洋又是如今身俘后被押经过的地方,作者触景生情――惶恐滩是自己当时最惶恐、最不安的地方,零丁洋是自己感到最孤苦零丁(同“伶仃”)的地方。地名与心境的巧合使作者生发如此巧联,成为千古绝唱。学生更感到,作者没有如此亲身的经历和出众的艺术才华是很难写出这样出色的对联来的。学生赏读后,深受美联的感染,课外自主阅读对联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在读书笔记本上写起对联来,学生间还掀起了对句热。
  三、铺桥搭路――欣赏意境美
  所谓“意”,是指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境”,是形象思维构织的图景。两者交融和谐,构成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探寻的意境。
  如朱自清的《春》,给读者诗一般的意境美。笔者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其中的形象美、绘画美、情态美、音乐美。这些在文本中俯拾皆是,像该散文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他独具慧眼,巧用比喻,将春色这一无形、无声的“空灵之物”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象征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比作是“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生发爱慕之心;比成是“健壮的青年”,让人感到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信心与力量;从而使春天变成了充满“新”“美”“力”的有形、有声、有情、有神的“生灵之物”,同时还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和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还有像该诗描写春花一段:“桃树、杏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到趟儿。”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热闹场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一一与上句的桃树、杏村、梨树的顺序照应,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五彩缤纷;花下还有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着,地上还有“野花遍地”“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让人感到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引人喜爱。整个一段,色与味、实与虚、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勒出一幅春花竞放、活力无限的春花图。
  四、剖析渲染――欣赏人性美
  文学作品总是运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意的。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人物的作品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遴选出来的,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导向性和熏陶性。通过学习,对学生优秀思想品格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笔者充分利用这些人物形象,对学生加以人性美的熏陶。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将,他把整个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极好榜样。所以,笔者在教学《一面》一课时,紧紧抓住通过人物外貌来表现人物思想的写作特点来渗透品德教育:“作者不避重复,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对鲁迅先生作了三次肖像描写,为的是抓住鲁迅先生的一个什么特点,这个外貌特征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赏析,感受到:三次比较集中的外貌描写,都抓住鲁迅先生的特点――“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从而突出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学生深受感染,纷纷表示在学习中也要发扬这种顽强拼搏的意志与精神。
  当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教育规律,按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规律编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其他课程的美育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全部回答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什么是审美情趣呢?依照美学论述,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爱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审美客体的较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它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就是师生和课文。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审美趣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诱发美感 语文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中学语文教材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充满情趣的美的世界。尤其是现行高中教材更是选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以此着重陪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就为广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提供了直接的第一手审美客体。同时,新课标也要求,要重视审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要帮助他们意识到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处处需要美,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也必须想方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培养学生对这些精品美文的审美爱好,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也让当今的学生摆脱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对他们的诱惑,在学生可能接受到的文化产品中,学会识别和自觉抵制那些低级趣味、甚至有毒害的东西。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有了这种美感和爱好,就为他们提高审美情趣打下了基础。 二、 培养美读 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美感之后,那就要适时地培养他们的美读习惯。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曾说:“我们的许多大学生,甚至学者写的论文语言贫乏,没有美感。究其原因不是平时作文练习少,而是对优秀作品读得太少了。由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分量,我们只有侧重于审美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只有美文读多了,才能形成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较高的文学品位。”可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美读。什么是美读呢?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指出,“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语文教学应将精美课文中蕴情的无声文字化成溢情的有声有色的语言,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美文所蕴涵的美学因素,通过诵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语文强大的美的魅力。当然,美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可以课堂上齐读,课下单读;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教读,举办朗诵会登台赛读等等。总之,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浓厚的美读氛围。 三、 欣赏美情 既然培养了学生们美读的良好习惯,那么他们在长期的美读中,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文章的美,品位到文章的美,欣赏着文章蕴育的美情。大家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广大师生只要多读、多练、多品味,就一定会欣赏到无穷无尽的美情。经过长期的学习,自然就陶醉于课文中那湖光山色、飞瀑急流、长河落日、小桥流水、梅兰松竹、鸟语花香的自然美,领略到《杜工部集》、《红楼梦》、《四世同堂》、《人间喜剧》等文学名著高度浓缩的社会美,体味到“七月流火”、“种豆南山上”、“竹喧归浣女”那种朴实的劳动美,认识到马克思、达尔文、曹冲等科学家探索发现的科学美,欣赏到《女史箴图》、《兰亭序贴卷》、《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美。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英国的克莱夫贝尔认为:“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唤起这种感情的物品,我们称为艺术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艺术品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欣赏课文中这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能动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一旦有了这一“审美方式的起点”,那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真的“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四、 写作美文 学生对语文学习情有独钟了,在欣赏中产生的诸多情感就会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来,写作的欲望、兴趣和激情将会“渤然兴之”。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鼓励引导学生到更高境界——写作美文。一提起作文,好多学生会感到头痛。因为他们阅读量小、经历少、感情不丰富,根本是生活积累贫乏。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看来,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充实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材料来源问题,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美文。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长期蓄积的欣赏美情,无疑成为他们写作美文的丰富而鲜活的生活源头。因此,经常不断地指导学生练习写作美文,不但提高了作文的兴趣和质量,而且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和审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双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急!!!怎麼让快速启动栏回到原来的位置??
捷安特文安兴文道专卖店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
悲伤用韩语怎么写
dell c2100是否可以加显卡
德语,关于物主代词的一个问题外研社,《新编大
火箭队22连胜那赛季战绩是多少?
Merida(美利达)廊坊文安专卖店地址好找么,我
菱智m5收音机调时间,有车友可以回答一下这个
犀角地黄汤的功能是A.清热解毒,凉血散瘀B.利
有谁知道合肥桑塔纳2000提前报废补助多少
沉船之城在海上打败其他船后怎么占领船?急!
梦幻诛仙挖宝图 放妖是怎么回事 说的详细点
气魄的近义词是什么了
ps新建画布大小尺寸为什么不是建的尺寸
想买一个笔记本,可以兼顾英雄联盟,还有cad
推荐资讯
温泉汤属于威海市的那个区啊
美佳人婚纱礼服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庆丰大街/曙光路(路口)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
拳皇97ol46万战斗力没有40万的耐打跟什么有关
如图是某市20003~2006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
锐诚汽车维修服务部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
求这个衣服上基德的原图
临沂兰山哪里有做墙壁彩绘的?
美容装饰保养保险洗车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取名字 四个字,本人姓鲁,男孩女孩都要谢谢
保险杠下坠修理方法有哪些,有没有人可以分享
如何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志趣的朋友?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