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2:37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2-05 16:3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2-05 18:05
时间,空间的顺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说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
写作很有特点, 使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看见的,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先写静止的,再写动态的;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这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整个文章内容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鲁迅。
该作描写了鲁迅12至17岁的事情,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全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深层含义,实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复返。
鲁迅对于三味书屋的情感仍有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小部分人则认为是:通过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三味书屋喜爱以及热爱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说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
写作很有特点, 使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看见的,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先写静止的,再写动态的;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这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整个文章内容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鲁迅。
该作描写了鲁迅12至17岁的事情,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全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深层含义,实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复返。
鲁迅对于三味书屋的情感仍有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小部分人则认为是:通过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三味书屋喜爱以及热爱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2-05 19:26
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二、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三、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课文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5.第2自然段顺序鲜明,视觉==>听觉==>味觉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二、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三、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课文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5.第2自然段顺序鲜明,视觉==>听觉==>味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