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6:40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2-24 12:34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几条??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渊鱼
- 2021-02-24 13:35
第13条
《论语 · 学而第一》菁华选粹
白话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话解: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解:一个关怀世道人心的君子,必定很专注、很用心于根本的事情,根本建立好了,人道自然因此产生。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应该是仁的根本吧!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解:孔子说:「刻意说出甜蜜中听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那样的人很少有仁心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白话解: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划事情,有没有尽心?和朋友相交,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所传授的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解: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师长,做事应谨慎说话要诚信,对众人要平等友爱,特别应该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此修行还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功。」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白话解:子夏说:「一个人,能用尊敬贤能的人,来替代爱好美色的心,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服事君主时贡献心智不余其力,和朋友交往,能做到诚信不欺,这样的人,纵使他谦虚地说没有读过书,我也必定肯定他很有学问。」
『贤贤易色』另解:娶妻重德而轻色。(明夫妇之伦)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解: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威严,不为人尊敬,肯向学就不至于顽固粗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己的人为友!如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要害怕去改。」
※(虽然无友不如己者;只是我心常见,人之胜己,故友之。)
8.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白话解:曾子说:「对于亲人过世时的丧葬事宜,如果能够谨慎守礼,对于亡故很久的祖先,仍然不断地追思怀念,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啊!」
9.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白话解:子贡说:「老师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
1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解: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传下来的道,以礼为最美好,不论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这个时候如果只知道要『和』,一意孤行地用『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行的。」(为和而和,没有原则失去立场,和有何益?)
1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解:有子说:「与人有约应该守信,但所约定的事必须合乎义理,方能实践遵守。对人恭敬,必须合乎礼节。才能避免被人轻视侮辱。如果他所依靠的是一个值得亲近的人,那么这个人就值得尊敬和效法了。」
1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饮食不强求温饱,居处不强求安逸,勤勉任事,出言谨慎,又能常向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能这样子可以算是好学了。」
※(志在圣贤,不在安饱。)
1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白话解:子贡说:「虽然贫穷也不谄媚,虽然富有也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以为如何呢?」孔子回答说:「可以算不错了,只是还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话解:孔子说:「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我,应该忧虑我不能了解别人。」
※(求他人的了解是求其在他,君子求其在我。不知人则无法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故知人是进德修业所必须。)
《论语 · 学而第一》菁华选粹
白话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话解: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解:一个关怀世道人心的君子,必定很专注、很用心于根本的事情,根本建立好了,人道自然因此产生。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应该是仁的根本吧!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解:孔子说:「刻意说出甜蜜中听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那样的人很少有仁心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白话解: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划事情,有没有尽心?和朋友相交,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所传授的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解: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师长,做事应谨慎说话要诚信,对众人要平等友爱,特别应该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此修行还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功。」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白话解:子夏说:「一个人,能用尊敬贤能的人,来替代爱好美色的心,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服事君主时贡献心智不余其力,和朋友交往,能做到诚信不欺,这样的人,纵使他谦虚地说没有读过书,我也必定肯定他很有学问。」
『贤贤易色』另解:娶妻重德而轻色。(明夫妇之伦)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解: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威严,不为人尊敬,肯向学就不至于顽固粗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己的人为友!如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要害怕去改。」
※(虽然无友不如己者;只是我心常见,人之胜己,故友之。)
8.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白话解:曾子说:「对于亲人过世时的丧葬事宜,如果能够谨慎守礼,对于亡故很久的祖先,仍然不断地追思怀念,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啊!」
9.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白话解:子贡说:「老师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
1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解: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传下来的道,以礼为最美好,不论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这个时候如果只知道要『和』,一意孤行地用『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行的。」(为和而和,没有原则失去立场,和有何益?)
1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解:有子说:「与人有约应该守信,但所约定的事必须合乎义理,方能实践遵守。对人恭敬,必须合乎礼节。才能避免被人轻视侮辱。如果他所依靠的是一个值得亲近的人,那么这个人就值得尊敬和效法了。」
1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饮食不强求温饱,居处不强求安逸,勤勉任事,出言谨慎,又能常向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能这样子可以算是好学了。」
※(志在圣贤,不在安饱。)
1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白话解:子贡说:「虽然贫穷也不谄媚,虽然富有也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以为如何呢?」孔子回答说:「可以算不错了,只是还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话解:孔子说:「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我,应该忧虑我不能了解别人。」
※(求他人的了解是求其在他,君子求其在我。不知人则无法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故知人是进德修业所必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2-24 14:31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从对话的内容可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应该是子贡再询问孔子如何做人,所以这样译:(即使)贫穷也不谄媚,(即使)富有也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以为怎么样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