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空明”境界一词,具体词语意思是指什么?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9 14:51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11-19 11:58
佛学中“空明”境界一词,具体词语意思是指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11-19 12:45
应该与第一条更接近。但“空”与“明”应当是两个概念,都是觉悟后心的认识。
【空】梵文 Śūnya(形容词),Śūnyatā(名词),音译舜若或舜若多。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重点之一。大乘佛教时期,尤其是般若经系统的大乘思想则进而以空为其理论基础。
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空可分“我空”、“法空”两种。我空,即认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个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断流转生灭,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我,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法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妙有”,这主要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
从论证的方式来说,空可分“分析空”、“当体空”两种。分析空即从统一之可分解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从事物的生灭变化上,说明事物的不实在和不自在,这主要是小乘所采用的方法;当体空则认为一切事物无须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观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这主要是大乘所采用的方法。
从是否终极真理来说,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两种。把空当作绝对的虚无,认识不到它实际是有的一种存在形式,即一种妙有,就是但空,也叫“恶取空”;反之,如能认识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不空的一面,认识到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这就是不但空,也叫中道。
从上述几种对空的基本解释出发,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方广锠)
【明】 从字面意义上讲是清楚,清晰,通透的意思。在这里是针对昏暗,沉迷,无明而言的。佛教修行的人因证得“缘起性空”而破“无明”得悟。
可见所谓“空明”之境是只可意会 是言语无法道明的。呵呵 一点浅见,不知所以。
【空】梵文 Śūnya(形容词),Śūnyatā(名词),音译舜若或舜若多。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重点之一。大乘佛教时期,尤其是般若经系统的大乘思想则进而以空为其理论基础。
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空可分“我空”、“法空”两种。我空,即认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个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断流转生灭,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我,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法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妙有”,这主要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
从论证的方式来说,空可分“分析空”、“当体空”两种。分析空即从统一之可分解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从事物的生灭变化上,说明事物的不实在和不自在,这主要是小乘所采用的方法;当体空则认为一切事物无须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观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这主要是大乘所采用的方法。
从是否终极真理来说,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两种。把空当作绝对的虚无,认识不到它实际是有的一种存在形式,即一种妙有,就是但空,也叫“恶取空”;反之,如能认识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不空的一面,认识到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这就是不但空,也叫中道。
从上述几种对空的基本解释出发,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方广锠)
【明】 从字面意义上讲是清楚,清晰,通透的意思。在这里是针对昏暗,沉迷,无明而言的。佛教修行的人因证得“缘起性空”而破“无明”得悟。
可见所谓“空明”之境是只可意会 是言语无法道明的。呵呵 一点浅见,不知所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11-19 14:32
皆可。吾想空明境界乃指心有所属,无杂,无尘,无念,无怨。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1-19 13:32
——我所理解:所谓空明,不是并列的结构,而是递进的结构,因“空”而“明”。空,即明了世界一切物质的规律;明,即因为前面“空”的获得结果,也就是得到了洞彻一切的心性。
——看看古人的理解也很相似:宋·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清·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别以为这些是文人,其实他们也是学识很高的居士呢。
——看看古人的理解也很相似:宋·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清·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别以为这些是文人,其实他们也是学识很高的居士呢。
- 3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1-19 13:15
空明并非佛法中专有名词,“空明”一词散见于古代其它文学作品中。
1.空旷澄澈。 唐·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北湖之空明,觑鳞介之惊透。”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其境界就是常寂光,寂而长照,照而恒寂,常寂光既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但是它有见闻觉知,没有受想行识,犹如明镜一般,是我们无法感受和想象的境界,唯有亲证,方能体会,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证得此境界的就是究竟圆满佛。
1.空旷澄澈。 唐·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北湖之空明,觑鳞介之惊透。”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其境界就是常寂光,寂而长照,照而恒寂,常寂光既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但是它有见闻觉知,没有受想行识,犹如明镜一般,是我们无法感受和想象的境界,唯有亲证,方能体会,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证得此境界的就是究竟圆满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