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孔子的世界观是什么`
拜托需要大家帮助``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5 11:43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5-04 18:1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5-04 18:26
孔子的世界观即孔子的“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为人生的根本追求。什么是孔子的“道”呢?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明了万物、生命的起源。那么“游魂”又从何而来?孔子进一步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人人本具的性体,此性天然而有,寂静光明,无生无死。太极动则显象起用,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阴阳消长,于是太极失明,转变为游魂,流转生死。总之,儒家认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五行体现于人则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所以,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述而第七》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心向着“道”,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中庸》说:“率性之谓道”,循性不变就是“道”。“德”出于“道”,所以,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道”是体,“德”是相,两者皆是内在。由内而外起作用,即是“仁”和“艺”。“依于仁”就是一切从“仁”上开始。“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所以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我们知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同时又对具体方法有指导作用。《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述而第七》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心向着“道”,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中庸》说:“率性之谓道”,循性不变就是“道”。“德”出于“道”,所以,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道”是体,“德”是相,两者皆是内在。由内而外起作用,即是“仁”和“艺”。“依于仁”就是一切从“仁”上开始。“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所以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我们知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同时又对具体方法有指导作用。《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5-04 19:39
孔子的宇宙观继承了《易经》的宇宙观。《易经》就是一部研究日月星辰、天地自然的著作。董仲舒说:“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繁露·玉杯第二》)所谓“本天地”也就是模拟、描摹、取法、效仿、演习、演化“天地”运行变化的意思。《周易·系辞上传》也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段话更加清楚地说明了《易经》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来源于“天文”,来源于“地理”,用符号和文字的形式说明天、地的形象及运行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天地形象和变化的特点,《易经》发现了很多自然规律和关系到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许多必须遵循的准则。如“平衡观”、“矛盾观”、“变化发展观”、“谨慎从事观”、“先思后行观”等。这种认识方法也就是“取类比象”的方法。“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周易·系辞上传》)其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即:“制用”、“利用”、“民咸用”:“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周易·系辞上传》)
“成象之谓乾。”(《周易·系辞上传》)这话告诉人们:《易经》是研究和认识的“成象世界”。什么叫“成象世界”?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实体形象(模样)的特征。如人、兽、草木、日月等显示出不同特征的物体都是“成象世界”。“成象世界”有一个生成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宏观世界,其生成发展过程十分漫长。宇宙是怎么生成的?是怎么发展的?开头是什么样子?中途是什么样子?这些情况,不是《易经》认识的范围。《易经》只是观察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琢磨现在的宇宙运动变化的规律。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进序看,先是表面进而推及里层的认识方法。但对里层的认识由于仅限于肉眼的观察,因而其认识是模糊和不具体的,只能大体把握事物的趋向性、本质性特质。中国传统医学就充分运用了这一认识方法,被现代人称为“黑箱理论”。中医是科学,与西医相比各有所长,前者长于整体认识,后者长于局部认识。把二者结合起来,不失为医治病人的最佳手段。
孔子在《论语》里好些地方都提到了“天”,“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第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第七》)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莫我知也乎!”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第十七》)
孔子这些话里的“天”,无疑是自然的天,是肉眼看得见的天(当然是古人的错觉)。这个“天”指的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的一种人们难以认识到的力量。这个“力量”中包含着规律性的东西。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规律。什么是规律?指事物本质的特征特性及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轨迹。打个比方说,太阳要发光发热,月亮却是一个冷“美人”;又如中药,有气质温热的药,也有与此相反而寒凉的药。这些性质,改变不了。改变了太阳发热发光的本质,太阳就不成其为太阳了。这就是特征特性;每一个事物都向着固有的方向发展,所经历的途径就是轨迹。这个方向和轨迹也不能改变,改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就会发生变化。太阳脱离了它运行的轨道就会毁灭。由此可知,孔子的“天”就是指的决定着事物发展规律性的那种神秘的力量。“畏天命”,也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