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材料一、材料二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三的观点如何?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对孔子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6:04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3-03 02:5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03-03 04:21
(答案→) 解析:(1)比较对孔子的不同认识,要注意从材料出处。伏尔泰作为启蒙思想家,更推崇孔子的道德思想,以此抨击天主教教权和封建专制统治;康有为强调孔子的变革思想,目的是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通过孔子的权威来减少阻力。(2)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并不针对孔子个人,而是指出孔子的思想被利用,当作树立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同时期的中外人物都关注孔子,恰好说明了孔子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及地位;不同的认识受时代背景、作者立场的影响;从康有为到李大钊对孔子的认识,体现出中国的近代化由制度发展到思想层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3-03 05:47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