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近体诗中的禁忌末尾处三字均为平声,这样的禁忌称为什么?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7 15:57
近体诗中的禁忌末尾处三字均为平声,这样的禁忌称为什么?
近体诗中的非押韵句或压仄韵句,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指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三平与拗句
全部回答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李海涛

第一节 近体诗的格律

我国古代诗歌起初并无严格的格律,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向格律方向发展,到唐朝,诗的格律完全形成且定型化。故唐朝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诗”,而把唐朝以前那些不受格律严格约束的诗体称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近体诗十分严格地讲究格律,而古体诗则不讲究格律。

关于近体诗的格律,有四句话可以概括:“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求工整,用韵韵部应统一”。

一、格律诗的句式——“限字限句有定数”

格律诗分“五言”和“七言”。“言”,是指字。每句五个字的诗,叫“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诗,叫“七言诗”。

格律诗又分“绝句”、“律诗”和“长律”(又称“排律”)。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长律是律诗的延长。

五言律诗限定8句40个字,七言律诗限定8句56个字。律诗的前两句称“首联”,第三和第四句称“颌联”,第五和第六句称“颈联”,最后两句称“尾联”。律诗中间的三四句(颌联)、五六句(颈联)必须为对仗句。二、四、六、八句末尾的字,必须押韵,而且必须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绝句之“绝”含有“截”、“断”、“截然而止”之意,意思是截取了律诗的一半。或取律诗的前四句,或取中四句,或取后四句,或取首尾各两句并为四句,皆可为绝句。五言绝句限定4句20个字,七言绝句限定4句28个字。

二、格律诗的平仄——“平仄相间要协调”

严格区分平声字与仄声字,是格律诗词写作遣词造句的首要条件之一。

平、仄是汉字声调的两大基本类型。我国现代汉语拼音,把声调分为四声,即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对现代汉字如不辨平仄,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看拼音上边的四声标注符号(ˉ、ˊ、ˇ、‵)判明。

我国古代汉字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声。在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分别化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声与仄声的区别:“平声悠扬尾音长,如击钟鼓;仄声短、实、重、疾,如击木石。”关于古代四声的区分方法,《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仄在格律诗中的使用规律:①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在同一句中,一般是两字一换平仄。如:“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②平仄在对句中对立。每联的上句(严格说是对仗句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对立(相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③平仄在两联间相粘。即下联的上句(如:“欲穷千里目”)与上联的下句(如:“黄河入海流”),除尾字(偶句是平,奇句是仄)和倒数第三字外,其余都相同(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同)。这就叫下句粘上句。如:“……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诗使用平仄字的一般要求,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应把握两点:

一是:“一三五一般不论,二四六务必分明。”即在一般情况下,每句的七个字中,第一、三、五个字可平可仄,不必过于论计;而句中第二、四、六个字,必须严格按照律诗和绝句的八种体式之格律要求,该用平声字就用平声字,该用仄声字就用仄声字。

二是:“遇到孤平要拗救,避免三仄和三平。” 在押韵句中避免“孤平”和“三平调”(又称“三连平”或“平三连”),在不押韵的奇数句中避免“三仄尾”(又称“三仄脚”),是“一三五一般不论”的前提条件。

所谓“孤平”,是指在押韵句中,最后的五个字,除了韵脚(即在句尾应有的一个平声字不算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平声字的现象。如:“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或“平仄(仄平仄仄平)”。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设法调整、纠正。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孤平”是专指押韵句(平收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句字的末尾是仄声字的奇数句),即使整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顶多算是“拗句”,可纠可不纠。

所谓“三平调”,是指在押韵句中,一句的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的现象。如:“仄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调”是古体诗的专用形式,而在近体诗中却为大忌。

所谓“三仄尾”,是指在不入韵句的奇数句中,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的现象。如:“平平仄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仄”,这也是格律诗禁忌的。

五言诗使用平仄字的要求与上相同,只是“一三一般不论,二四务必分明”。

三、格律诗的对仗——“对仗恰当求工整”

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语句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格叫“对仗”。它是由古代达官贵人出行时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而得名。“对仗”又称“对偶”、“对章”(意思是章句相对)。

在近体诗中,一个韵句称为一联,它包括两个单句,其中上句称“出句”(又称“上联”),下句称“对句”,又称“下联”。对仗联要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语义相关、平仄相对,从而且产生修辞上的对称美、内容美、音节美,而且出句、对句相互映衬补充,相互烘托渲染,力求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律诗的中间四句即颌联、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多数不对)。

绝句可以前两句对仗,可以后两句对仗,可以前两句、后两句四句全对仗,也可以四句全不对仗。

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仗,以便结束。

对仗规则,主要有四点:一是出句、对句句式要相同。即同一联中的上句和下句,语法结构要一样。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的句法结构都是“主谓定宾状”。二是词类、词意、平仄要相对。①词类相对(词性相同)。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或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感叹词对感叹词。②词意相对(内容相反或相关)。如: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③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为便于记忆可概括为“名对名,动对动,形容对形容;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三是同一联上下两句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现了“有”对“有”的现象,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而在格律诗中则绝不允许。至于同一句中出现相同的字,那是允许的,尤其“叠字”(又称重言),还会增加诗语言的特殊美。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四是同一联上下两句之语意不能重复或雷同。重复或雷同者称为“合掌”。犹如人的两手,虽分左右而同具五指。“合掌”是作对仗句的大忌。如:“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刘琨《重赠卢谌》)。其中“宣尼”、“孔丘”皆指孔子,“悲”与“涕”同义,“获麟”与“西狩”指同一件事,这便内容一样,形式呆板。

四、格律诗的韵律——“用韵韵部应统一”

押韵是韵文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押韵”,即句子末尾使用相同韵脚的字,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至于是每句用韵,还是隔句、隔几句用韵,用平声韵还是用仄声韵,在在同一首诗中可否变韵等,这种押韵的方式,称之为“韵律”。

格律诗用韵应着重把握四点:一是格律诗须全押平声韵。二是一韵到底不容变韵。三是偶句的尾字必须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末尾的字,必须押韵;第一句末尾的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四是用韵韵部应统一。写诗用韵应以标准韵书为依据,一首诗的韵脚只能用韵书规定的同一个韵部中的字。

《押韵歌》称:“近体诗押平声韵,偶句末尾是韵脚,奇句须用仄声收,首句押否皆为可。五言首句少押韵,七言首句押的多。一般遵奉平水韵,也可放宽来改革。”(湖南黄奕编)。

格律诗用韵有八忌:①忌出韵。即格律诗用韵必须严格遵守一首诗选用同一个平声韵部韵字的规定。首句也可用邻韵,但不常见。②忌倒韵。即不能为了押韵乱倒字句。如将“云霞”、“山川”倒换成“霞云”、“川山”。③忌重韵。一首诗中一个韵字只能用一次。④忌凑韵。切忌为了押韵勉强使用意思不确切甚至有害诗意的词句。⑤忌僻韵。最好不用冷僻字作韵脚。⑥忌涩韵。在今声今韵里有些入声字已化作平声,其中有些字生硬晦涩,应慎用。⑦忌窄韵。有些韵部字较少,应慎用。⑧忌同义韵。如“花”与葩,“忧”与“愁”等。

注:标准韵书:①《佩文诗韵》,清代康熙50年(公元1711年),由张玉书等人奉皇帝旨令编著而成,因康熙皇帝读书处叫“佩文斋”而得名。近三百年来,是诗界通用的韵书。《佩文诗韵》又称“平水韵”,包括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共106个韵部。②《词林正韵》,是清代人戈载,取宋代以来各家之长编著的词韵书,将“平水韵”之106个韵部归结为19个韵部,其中,平、上、去三声分为14部,入声分为5部。与古体诗的宽韵大致相同,比较适用,故后人常“以词韵入诗”。③《中华新韵》(十四韵),《中华诗词》编辑部编印,曾在《中华诗词》杂志2004年第6期上刊出。标准韵书和汉语词典,都是写诗填词必备的工具书。

第二节 格律诗的体式

通常人们习惯把律诗和绝句分为八种体式。现根据上节所述有关近体诗格律的四项基本规则,特别是必须在保证不用韵的奇数句(仄收句)不出现“三仄脚”,押韵的偶数句(平收句)不出现“三连平”和“孤平”的情况下,每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不论,以此为前提,将律诗和绝句的八种体式开列出如下:

1、五言绝句平起式:

○○○●●,(平起仄收);首句也可为:○○⊙●△(平起平收)。

⊙●●○△。

⊙●⊙○●,

⊙○⊙●△。

注:①○(○)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声韵,▲押仄声韵。(下同)。②鉴于每句的一、三、五字之平仄可“一般不论”,不用韵的奇数句尾字均为仄声,押韵句的尾字均为平声,很好把握,可不必费心研究;为突出重点,便于观察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在此有意将二、四、六字的平仄标注符号染成了红色。③上述平仄标注符号,是沿用的中华诗词网上使用的符号。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用“—”表示“平”,用“︱”表示“仄”,用“△”表示韵脚。

例1:〔唐〕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首句平起仄收)

○○○●●

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

●●○○●

时时误拂弦。

○○●●△

2、五言绝句仄起式:

●●⊙○●,(仄起仄收);首句也可为:●●●○△(仄起平收)。

⊙○⊙●△。

⊙○○●●,

⊙●●○△。

例1:〔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首句仄起仄收)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例2:〔唐〕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首句仄起平收)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

3、五言律诗平起式:

首联:○○○●●, (平起仄收),首句也可为:○○●●△(平起平收)

⊙●●○△。 (第二、四字与上句平仄相对,谓之“对”)

颌联:⊙●⊙○●, (第二、四字与上句平仄相同,谓之“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三四句对仗)

颈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五六句对仗)

尾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

例1:〔唐〕王维《山居秋暝》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句平起仄收)

○○○●● ○●●○△

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

○●○○● ○○●●△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仗)

●○○●● ○●●○△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例2:〔唐〕李商隐《晚晴》

首联: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首句平起平收)

○○●●△ ○●●○△

颌联: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对仗)

○●○○● ○○●●△

颈联: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对仗)

●○○●● ○●●○△

尾联: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

4、五言律诗仄起式:

首联:●●⊙○●, (仄起仄收),首句也可为:●●●○△(仄起平收)

⊙○⊙●△。 (第二、四字与上句平仄相对,谓之“对”)

颌联:⊙○○●●, (第二、四字与上句平仄相同,谓之“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三四句对仗)

颈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五六句对仗)

尾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

例1:〔唐〕杜甫《春望》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句仄起仄收)

●●○○● ○○●●△。

颌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仗)

●○○●● ●●●○△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仗)

○●○○● ○○●●△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例2:〔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首句仄起平收)

●●●○△ ○○●●△。

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对仗)

○○●●● ○●●○△

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对仗)

●●○○● ○○●●△

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

5、七言绝句平起式:

○○⊙●⊙○●,(平起仄收),首句也可为:○○⊙●●○△(平起平收)

⊙●⊙○⊙●△。

⊙●⊙○○●●,

⊙○⊙●●○△。

例1:〔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首句平起仄收)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例2:〔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平起平收)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6、七言绝句仄起式:

●●⊙○○●●(仄起仄收),首句也可为:●●⊙○⊙●△(仄起平收)

⊙○⊙●●○△

⊙○⊙●⊙○●

⊙●⊙○⊙●△

例1:〔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首句仄起仄收)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例2:〔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首句仄起平收)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7、七言律诗平起式:

首联:○○⊙●⊙○●, (平起仄收),首句也可为:○○⊙●●○△(平起平收)

⊙●⊙○⊙●△。 (第二、四、六字之平仄与上句相对,谓之“对”)

颌联:⊙●⊙○○●●, (第二、四、六字之平仄与上句相同,谓之“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三四句对仗)

颈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五六句对仗)

尾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

例1:〔唐〕刘锡禹《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首句平起仄收)

○○●●○○● ●●○○●●△

颌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对仗)

○●○○○●● ●○○●●○△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

○○●●○○● ●●○○●●△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

例2:〔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句平起平收)

○○●●●○△ ●●○○○●△

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喙春泥。(对仗)

●●●○○●● ○○○●●○△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仗)

●○●●○○● ●●○○●●△

尾联: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 ●○○●●○△

8、七言律诗仄起式:

首联:●●⊙○○●●, (仄起仄收),首句也可为:●●⊙○⊙●△(平起平收)

⊙○⊙●●○△。 (第二、四、六字之平仄与上句相对,谓之“对”)

颌联:⊙○⊙●⊙○●, (第二、四、六字之平仄与上句相同,谓之“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三四句对仗)

颈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五六句对仗)

尾联:⊙○⊙●⊙○●, (与上句平仄相粘)

⊙●⊙○⊙●△。 (与上句平仄相对)

例1:〔唐〕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首联: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首句仄起仄收)

●●●○○●● ○○○●●○△

颌联: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对仗)

○○●●○○● ○●○○●●△

颈联: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对仗)

●●●○○●● ●○○●●○△

尾联: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

注:施,读yì,给。看,读kān,平声。

例2:〔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一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句仄起平收)

●●○○○●△ ○○○●●○△

颌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对仗)

○○○●○○● ●●○○●●△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对仗)

○●●○○●● ○○●●●○△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

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其格律与律诗完全相同,只是中间的对仗句增加了。因此其体式没有必要再加例举。

第三节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略)

见“诗词知识(二)”《古体诗的种类与特点》第三部分“古体诗的特点”之“2、起承转合……”。

犯三连尾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马南村卫生所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龙之谷物理箭神刷图天赋
我的电脑玩游戏会不会卡
女同学生日了,送什么好阿
如何用3GQQ修改个性签名?
形容古代小女娃的句子,古风小正太外貌描写
如果经常吃黑芝麻对少年白有用么?
我吃了一段补肾的药,就是金贵肾气丸和五子衍
有时候网络总是援迟到几百为什么?
男的不会抽烟不会喝酒是不是很没用啊?
朋友背着老婆和情人过情人节,问他为什么要这
问道怎么玩啊啊啊啊
翰林学生之家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我想知道萍乡至深圳的火车票多少钱?有哪些时
胖子学什么舞蹈好
推荐资讯
我国西昌高的楼是
新手怎样分别PSP2000跟3000
红眼的要学噬魂之手吗
阿尔伯特的条件3
安庆申安物流有限公司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
足球球迷问答
有河北唐山的考生收到绥化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吗
诺基亚N81、N85、N96哪个实用价值高点?
刀剑怎么做生意赚钱?指的是老区
带一和九的诗句,感叹自己又老一岁的大气诗句
水泥掉在车上,当时没发现 现在已经干了 ,
请教画淡妆要用到哪些化妆品,快速化妆的小技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