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画松的几个问题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5 19:59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中【似】的意思是?,【寻思】的意思是?,这句话的句意是什么?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中【曾】的意思是?,【畔】的意思是?这句话的句意是什么?

最佳答案

似:像,如。


真:逼真 。“画作真会”,是清代诗论家张谦宜评论徐渭的七绝题画诗时提出的。


译意:画作中的松树是多么地像真松啊!暂且等我想想记得(在哪见过)不?


首句以“真”字开展诗思,唤起读者的艺术联想,引导大家从“真松树”落想。



曾:曾经。


畔:旁,边。


译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像这样的松),那是石桥南边的第三株。


结句拍合全篇,说这一株松树记得曾在天台山上“石桥南畔”见到过。句句从“真”字着笔,不断强化松树的真实感,从而暗示画松的艺术美。清张谦宜评此诗说:“一气承接如话,不惟工于赞画,连追想神情,声口俱活,极明快,却有蕴藉风味。”

全部回答
画 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南畔第三株。 (不是七绝,首句“树”字没压韵,首句“真”字失平仄.只差这两字!作者可能希望写出奇句而不理平仄吧!)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该是何等样的妙品啊,“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作为题画,此诗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作实在的形状描摹,如“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王安石咏松诗句)一类,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写来,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它在同类诗中是独树一帜的。网上有全文介绍.文章来源: 作者:周啸天 http://www.teachercn.com/zxyw/teacher/tsjs/199561121329274.Html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NBA 2K10免CD补丁
我的问问呢?
寓言飞飞怎么玩?
冬天用柠檬片.枸记子.玫瑰花.红枣混合泡水喝
睡觉早起总有痰怎么回事?
怎样把空间里的那个最近访客弄出来、就是我看
镇平县南阳丑得哭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空间问题,高手来
他真不知道他是为什么能告诉我吗
Dnf怎样开罐
吃什么能降内热啊
打造学到150需要多少帮贡呢?
通山县咸宁金牛管业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里
zey是谁啊?有图没?
学电工到那里好?
推荐资讯
濮阳县濮阳海底捞火锅(庆祖店)在哪里啊,我有
遇产期是生孩子的天吗?
电脑键盘进入系统后不能用
森马最近都赞助了哪些活动啊?
武汉哪家拔牙的技术好?
飞车多少级亮灯啊?
vista升级后用不用下驱动啊
寻找NOD激活码
胸部乳头上有点痒是怎么回事啊?
在重庆有没有DELL零售店或者特许经营店之类的
DNF 怎样给同一个号里的角色寄钱?
有什么网页游戏好玩?我不需要冲钱进去的,有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