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10:51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2-28 04:08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02-28 04:34
百度词典的解释更为合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粮食和肉类不满足于精细,意思是说粮食舂得再精,肉切得再细也不能完全满足,换一种说法就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百度百科是人人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正因为是人人可以编辑,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正确。就这句话的解释来说,百度百科这个版本上的解释就是不合理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粮食和肉类不满足于精细,意思是说粮食舂得再精,肉切得再细也不能完全满足,换一种说法就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百度百科是人人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正因为是人人可以编辑,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正确。就这句话的解释来说,百度百科这个版本上的解释就是不合理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2-28 04:54
关于这句话,素来就有分歧:
1、一说是“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论语新解》第245页)说,“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这样解释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告诫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第二种说法是“做饭要做的越精越好,烤肉是越细越好,越香越好”。因为本身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上下文理解,就是说食物要精制细做,因为“割不正不食”是孔子的规矩。他还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3、从下文所讲,煮的不熟或过熟太烂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正餐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等等。
4、再从前文看,斋必变食,原来说的是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第一种解释有些牵强。
1、一说是“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论语新解》第245页)说,“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这样解释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告诫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第二种说法是“做饭要做的越精越好,烤肉是越细越好,越香越好”。因为本身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上下文理解,就是说食物要精制细做,因为“割不正不食”是孔子的规矩。他还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3、从下文所讲,煮的不熟或过熟太烂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正餐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等等。
4、再从前文看,斋必变食,原来说的是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第一种解释有些牵强。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