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之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6:10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1-03 01:37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蝶之生 ①清晨4时许,天空已有微光。我带着一应俱全的野外装备去等一只蝴蝶的羽化。 ②大雨一阵阵,不知那个预示今朝将羽化的蛹,会不会在赖床?虽然与蝴蝶近距离相处已近两年,但对每个蛹的羽化时辰,还是难以完全掌握。都说蝴蝶一般在破晓羽化,有一回,我在天刚亮即到达野地现场,却见初生的彩蝶已出蛹挂在枝条上;有时候以为它清晨应该出来,偏偏它撑过了下午。为目睹蝴蝶破蛹而出的片羽吉光,这回我在夜色未尽便来到野林之中。 ③灌丛林内八分黑,灯光下蛹壳已呈透明状,几乎可以透视壳内黑的蝶翅与鲜黄的蝶腹,而蛹壳外,正滴挂着闪亮的雨珠。水汽如此浓重,它会在破晓羽化吗? ④等待,是最惯常的事。放眼四望,万物有形无色,静听夜歌最后一章,雨声偶尔来串场,所幸这会儿雨不大也不连续。 ⑤雨,停了,天也亮了,阳光被挡在云朵后面,四面无风。从蛹的色泽变化,我知道它今早一定会有一场非生即死的巨变,但这是一场没有约定时间的等待。曾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甲)破蛹而出的是寄生蜂,那死亡的蛹,已成蝶形;也曾经,彩蝶羽化的过程出了意外,(乙)蝶体粘黏蛹壳,飞向蓝天成了不可及的梦;更多的时候,它们在蛹的阶段即因各种因素而死亡。 ⑥曾有朋友问我最喜爱哪些动物,又为什么喜欢。我回答的其中之一便是蝴蝶,原因是幼虫化蛹后重生成蝶的神奇蜕变,这也正是我对自我人生的期许。那时候,我还没有研究蝴蝶,也不曾看着一只蝴蝶在野地长大,而眼前这个即将重生的蛹,却是在我时时探看的情况下长大的。从它还是颗蝶卵,我便记录着它,当然也记录着它众多的兄弟姐妹,这些虫儿们饱受天候的考验,在这过程中,大部分的幼虫先后死亡,能顺利化蛹的屈指可数,着实不易。而最令我期待的,莫过于它接下来即将展示的生命变化。 ⑦6点9分,蛹的顶部出现了一隙裂缝!接着裂缝慢慢被顶开,蝴蝶的前足向外探索;然后再将蛹盖撑开些,脚用点儿力,头部出壳;停顿会儿,脚再用点力,胸部出壳;最后六足齐动,翅翼与腹部被快速拉出这世界。一个腹部肥大,翅膀皱巴巴的小团状蝶体呈现眼前,我屏气凝神盯着这看起来有点陌生的生物,它节奏均一地微动着皱翅,动着动着,血液淋巴注入翅脉,顷刻间皱翅撑平,一只我所熟悉的黄裳凤蝶在微雨中新生。整个过程只有1分多钟。 ⑧我一边进行调查,一边等待新生的彩蝶起飞,看着草上啃着茎叶的幼虫,再探看准备起飞翔舞的成蝶,我还是惊叹不已: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蜕变的! ⑨10时左右,那只蝴蝶晾干了翅翼,在我附近试舞一段后飞出林外,展开我无缘再时时探看的空中旅程。对它,我自然是充满祝福,但在不远的海上,强烈的台风已经向着这座岛屿而来;在经历过生命中的重重考验之后,它挥动美丽的双翼,又将迎接一场风雨……(杜虹/文)(1)第①段中画线处一个“等”字传达出怎样的意思?把它换成“看”表达效果一样吗?说出理由来。(2)文章开头几处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第⑤段中“非生即死”写出了________;“巨变”写出了________;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4)你认为⑤段中介绍蝴蝶羽化“关键时刻”的甲乙两种情形能否删掉一个?为什么?(5)从全文内容看,只有第⑦段写的是“蝶之生”,那么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6)第⑦段中“整个过程只有1分多钟”这句话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说出理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1-03 02:37
答案:略解析: (1)“等”一方面说出蝶的羽化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说出了“我”的期待与担忧,从而说明生命的奇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见到的(2)特点:写出了光线的幽暗与气候的多变。用意:说明成长的不易,既需要挑战自我,又得接受外在的种种考验(3)羽化的结果只有两种:不是愿望达成,就是愿望落空 羽化愿望的达成可以使生命升华,产生质的飞跃 要想创造生命的奇迹,就要面对成功与失败的考验(4)不能。甲乙分别指代决定彩蝶羽化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两种情形。删去后无法完全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5)①写作的重点不在于突出蝶如何辉煌,而在于突出蝶是如何走向辉煌的,告诉人们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这个道理。②详写前文是为后文写羽化蓄势铺垫 (6)不是。①羽化只是一瞬间的事,而为这一瞬间需要整整一生的准备。说明成才需要全力付出。②以时间的短暂来突出本段的细节描写。③短时间完成羽化,说明蝶生命力的蓬勃与旺盛。提示: (1)点拨:要想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不可望文生义。(2)点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烘托环境气氛,表现人物心情,可从此角度来答题。(3)点拨:要理解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必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4)点拨:做此题先肯定能否删去,然后述说原因,第一步分析两种情形在文中的作用,第二步分析删去后的影响。(5)点拨:结合文章主旨或写法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6)点拨: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可以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两方面去考虑。做此题选取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1-03 03:16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